王氏觉得辛安的提议甚好,“我也是糊涂了,差点坏事,若是得罪了人往后给你们表弟使绊子怎么行。”
“这人啊,不能急,一急就犯糊涂。”
辛安笑着看了一眼唐陌,这才对王氏笑道:“明日您再出门可就是侯府世子的母亲了,这身份又有了不同,表弟也没必要太过顾忌他恩师的那些人脉,混迹朝堂的人都不是傻的,谁也不会因为一桩婚事就给表弟小鞋穿?”
“表弟的表哥是侯府世子,未来的威远侯,手里可是有实权的。”
唐陌笑嘻嘻的开口,“表哥不仅有点实权,表哥还有在御史台的堂弟,还有散在朝中各部的好友,表哥也有点本事。”
辛安低头窃笑,王氏眨巴眨巴眼,眼泪顿时就出来了,“此事是真的?”
辛安拉着她的手,“真的,明日一早旨意就能到,一会儿还要辛苦母亲准备准备,明日接旨,还得要开祠堂告知先祖,求先祖保佑。”
“最好把大伯一家都请来,这也是唐家的大事嘛。”
王氏喜极而泣,很快擦了眼泪站了起来,“你俩也是,怎么不早说,耽误这么久,我现在就去张罗。”
说着风风火火的走了,哪里还有方才的郁闷,辛安拉着唐陌,让他将他手下那些尚未成亲且品性不错的都给他弄个册子,“我瞧瞧。”
“你要嫁春阳春绿?”
“有这样的想法,但也要那两个丫头愿意,我先看看人。”
唐陌自是愿意,下面的光棍儿也不少。
话音才刚落来来说王仕来了,“想要见二公子。”
“将二公子带来。”
唐陌这才想起,辛安在前院都有个可以待客的地儿,他却还没有,以后来访的人怕是不少,应该准备一个。
王仕是为了自己的婚事来的,没有哪个男子不希望能娶一个合心意的女子为妻,何况是王仕这种少年得志的,看不上那位文姑娘又拒绝不得,心头凄凉的很,来找表哥诉苦。
辛安琢磨了一下,等王仕坐下的时去了小客厅问他可有自己看上的姑娘,王仕摇头,辛安又问他是看姑娘的门第家世还是看模样才情?
王仕没有犹豫就开了口,“小弟是家中长子,自当撑门立户,改换门庭,让我王家得以久远。”
他的目的很清晰。
辛安点头,“那就是家世门第,庆侯府你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唐陌就想起了严世茂有个庶出的妹子,他还见过一回,就是忘记了叫什么名字。
王仕苦笑,“嫂嫂玩笑了,庆侯府哪里能看上我。”
辛安可没开玩笑,“庆侯府有个庶出的姑娘叫严云湘,十六了,模样好,识文断字性子爽利,是个能干姑娘,虽是庶女但过的和嫡出姑娘没什么不同,她姨娘是贵妾,娘家也不差,外祖从四品。”
“这姑娘定过亲,是她外祖父的学生,上一届科考榜上有名,可惜命不好,出门郊游坠马不治身亡。”
这么一说唐陌就全想起来了,“前不久还听严兄提起他那妹子,说后来又有人说亲,因着前面死了一个,后面说的都不太好。”
辛安对王仕道:“你可以自己去打听打听,若是觉得还行,让你表哥安排相看一眼。”
王仕拱手作揖,“多谢嫂嫂为我操心。”
就这条件他是心动的,至于死过未婚夫,他不介意。
说完话辛安就离开了,让他们兄弟去说话,刚回屋的辛安就看到了一脸哀怨的春阳春绿,春阳道:“人家还是先生家的姑娘都被挑剔嫌弃,我们就更不行了,我们不嫁。”
辛安敷衍开口,“行,不嫁,都在我身边当老姑娘。”
这夜辛安和唐陌都睡的好,王氏更是身心舒畅,老太太和往日没什么不同,只有唐纲心里百感交集,原本还想用侯府世子的位置拿捏唐陌,想着只要他不进宫去为唐陌请旨,这世子之位就会一直下不来,朝中各家有爵位的想要请旨,谁不是苦苦等待?
怎么到唐陌这里就如此容易?
如此一来,他的那些谋算又算什么?
算他闲的发慌?
不管怎么难受,该来的还是会来,次日一早唐豫和唐勇就带着一家子到了侯府,唐纲也被王氏从床上薅起来洗漱收拾,还给喂了一颗从辛安那里拿来的薄荷糖,清凉喉咙免得他咳嗽影响喜气。
老太太穿戴齐整到了前院,唐陌也扶着辛安过来了,算着时间出去了一趟,安排好差事又急急忙忙赶回来。
正堂里坐着一屋子的人,气氛多少有些怪,唐勇满脸是笑想要高声庆贺一番,又得顾忌唐纲的心情,唐豫一言不发,心里却是百转千回。
当家人都这样,女眷们也不好说什么,辛安看了一圈,觉得这样的喜事不应该如此沉默,好像唐陌的世子之位很不光彩似的,便主动开了口,“二叔,听闻今年的买卖不错?”
唐勇乐呵呵的开口,“是不错,年底买糖的人多,都想甜个嘴,幸亏你爹送来的货多,要不然都不够卖的。”
“朝廷现在大量采买糖卖到海外去,二叔害怕你爹明年都没货给我了。”
辛安笑道:“短了谁也不能短了二叔的。”
唐郡看了他爹唐豫一眼,便笑着和唐勇说要囤货的事,唐泉儿姐妹三个而后辛安说她的杂货铺来了一些花样各异的香胰子,抢手的很,“几次都没买到,嫂嫂,给我们留几个吧。”
辛安嗔怪的瞪了她们一眼,“还好意思说,搬走之前我是不是说要常来寻我说话?你们说都多久没来了,可晓得我多不习惯?”
“常来看看我,什么香胰子没有?”
“哪里是我们不想来,不是怕打扰嫂嫂休息嘛,怕哥怪我们。”
姐妹三个拉着她撒娇,唐陌大呼冤枉,“你们有你们嫂嫂护着,我敢怪你们?”
正堂里就这么热闹了起来,王氏自然是问赵氏姐妹三人何时定亲,定亲的时候她是一定要在场的,还带上了老太太,如此一来整个厅堂就唐纲没有说话的对象。
当然了,他也不稀得说话,只是很不满这些人这么快就忘了唐荣,在心里骂他们都是趋炎附势之辈。
张管事带着人在门口翘首以盼,探望消息的人跑到宫外头去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正堂里的人也没了说话的心思,不时看向大门,心头发紧,生怕不来。
又过了半柱香,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张管事快步而来,“宣旨的人已经出宫,还有半柱香就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