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是,此时的边军大多数都配备了燧发枪,以及火炮,他已经改变了此时的作战模式……骑兵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威力被大幅度减少……
而戚继光在年初在京城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的给朱翊钧提供过信心,而朱翊钧本身也有信心。
传统明军与蒙古骑兵作战时,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优势明显,常采用快速突袭、迂回包抄等战术……这两个战术也是游牧民族的看家本领。
燧发枪和火炮的大规模配备改变了这一局面。
火炮射程远、威力大,可在敌方骑兵尚远时进行火力打击,打乱其冲锋阵型……并且,轰鸣的炮声也能让马匹受惊,造成冲锋阵队的混乱。
燧发枪相对火绳枪,受天气影响小、击发速度快,能持续输出火力,使明军在面对蒙古骑兵冲击时,可依托工事或阵列进行射击,从以往以骑兵对骑兵、短兵相接的近战模式,转变为远程火力杀伤为主的作战模式……
增强明军在野外的战略战术能力,让其在战略上更具主动性……
战争两个字,特别沉重。
因为代表着鲜血,破坏……
面对战争的时候,若是少了勇气,信心,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输掉了……
………………
最先来到乾清宫的是张居正……冯保到了内阁的时候,张居正刚刚到来,他在内阁值班房外看完了戚继光的奏疏后,便没有任何耽搁,直接跟着冯保一起到了乾清宫。
等到张居正见到朱翊钧的时候,天子已经彻底平静下来,能够用平常心跟阁老谈论此事了。
张居正到了后,行礼,赐座,等到张居正坐下后,朱翊钧便开口说道:“爱卿,已经看了戚继光奏疏了吧。”
“陛下,臣看了。”
“那爱卿觉得,俺答汗我们要不要追究……”
张居正听完皇帝陛下的话后,顿了顿说道:“陛下,现在还没有铁证证明俺答与察哈尔部的图门联合在一起,若是我们先发制人的话,容易落其口实……”
丝毫没有出乎朱翊钧所料想一般。
张居正还是一心求稳,当然,也是对戚继光密奏中的内容,产生了怀疑……
“戚继光为人谨慎,若不是确切消息的话,他不会呈奏与朕的,爱卿啊,你也与靖海侯打了很多年的交道,对他还不了解吗?”
张居正赶忙回复道:“陛下,臣是信得过靖海侯的,可此事太过重大,若是战事一开,隆庆年间的俺答封贡,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可就全部付诸东流了……”
朱翊钧轻笑一声:“爱卿此言,朕是不认同的,怎么会是付诸东流呢?先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允许互市,他是臣服了我大明,换来西北十五年安定,也让朝廷休养生息,让西北一代百姓能够过十五年没有战火的日子……在朕看来,影响深远,功德无量……”
“此时,不是我大明失信于人,而是这个俺答他要背叛我们大明,放弃顺义王的封号,朕只能收回,在爱卿来之前,朕也想过了很多,我大明此时的储备,战马军械,完全能够再次复制洪武远征……”
“此战,朕要换来我边疆百年太平……”
张居正脸色大变。
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不是军事家。
可合格的政治家毕生追求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稳定……
而皇帝陛下说的洪武远征,这可不是人家来了,我主动防御这种小的战争场面,这是要深入老巢,给人家干啊……
张居正心中虽有万千思绪,却也深知皇帝心意已决,他是很难改变的,但他仍觉责任在肩,不得不进言。
他微微欠身,神情凝重地说道:“陛下,洪武远征之壮举,固然彰显我大明之威,然彼时之局势与今日大不相同……”
“昔年太祖高皇帝平定四方,麾下猛将如云,士卒皆身经百战,士气高昂,如今虽我大明国力渐盛,然多年承平,兵戈久息,将士恐难复当年之勇……”
“再者,洪武远征,粮草辎重之筹备,耗费巨大,陛下虽言我大明储备尚可,可此等大战,耗费之巨,实难估量,恐致百姓负担加重,于国本不利……”
“昔孟轲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俺答汗真有背叛之举,我大明出师有名,自可徐徐图之,先以威德服之,再以兵戈临之,方为上策……”
张居正说着说着,不由得站起身来。
而听着张居正话语得朱翊钧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看着张居正,沉声道:“爱卿所言,朕亦有思虑……”
说完之后,朱翊钧停顿片刻,随后目光坚定的看向张居正:“然今时不同往日,俺答汗若真欲与察哈尔部图门联合,此乃对我大明边疆之巨大威胁,若不及时遏制,他日必成大患……”
“我大明之威,不可轻辱,昔卫霍北击匈奴,深入漠北,虽耗费巨大,却换得边疆长久安宁,使匈奴不敢南侵,此等功绩,流芳千古……”
“朕亦欲效仿先贤,扬我大明国威,保我边疆百姓百年太平。且我大明将士,平素操练有素,也有百战将军,何惧一战……”
张居正心中一凛,却仍不肯放弃,再次拱手道:“陛下,卫霍之役,虽有大功,然亦使国库空虚,百姓困苦……汉武帝晚年,亦悔征伐之过……”
朱翊钧反驳道:“武帝晚年,悔征伐之过,只是他在晚年说的,若是让他在经历一遍,他还是会坚定的选择,发动与匈奴的战争……”
两个人现在的意见短时间内是无法统一的。
张居正说的也对,太祖高皇帝麾下的蓝玉,徐达,咱们现在可没有啊……他的谨慎也没有什么错误,再怎么说,现在大明局势一片向好,已有中兴之大势,若是深陷与蒙古的全面战争之中,必定会影响自己本身的大好局面。
但朱翊钧却觉得,戚继光,李成梁,西北的麻禄,麻贵等诸多名将,完全能够承担起历史交给他们的重担,逃避战争,是躲不过去的,只有与蒙古一决雌雄,才能让国家更加稳定,不然人家时不时的给你来一下,你怎么受得了……
…………………………
前天回到老家过元宵,今日返程……昨天晚上,喝酒喝多了,没有更新,今天到地方后,还会在写两张,以后,老李尽可能保证每日三张内容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