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护跋在心底轻叹一声,难道这就是生命的终结吗?
真是令人不甘心啊。
但无论多么不甘,也无济于事,更无法阻挡百炼蚕月刀,那锋利的刀刃。
寒光一闪,一道血柱喷涌而出,随后一颗大好头颅,滚落在地。
曾经不可一世,怀揣远大野望的莫护跋,就这样倒在了皑皑白雪覆盖的旷野上。
张燕凝视着倒地不起的莫护跋,在兴奋之余,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倘若莫护跋真的逃脱,他定会遭到龚都等人的无情嘲笑。
果不其然,张燕转头看向紧随其后的龚都等人,他们的脸上,都显露出丝丝可惜的神情。
这让张燕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心中暗想,这些家伙,果然没有一个靠得住!
随着莫护跋的战死,辽东鲜卑骑兵的士气彻底瓦解。
原本就迷茫无助的他们,此时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四处逃散。
张燕等人带领着金甲狼骑乘胜追击,毫不留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辽东鲜卑骑兵的数量本已寥寥无几,因此战场上的厮杀声逐渐消散,直至完全消失。
张燕等人割下战场上辽东鲜卑骑的头颅,携带着阵亡的金甲狼骑和莫护跋的遗体,向阳乐城进发。
随着金甲狼骑轰鸣的马蹄声渐行渐远,茫茫旷野上,只留下一片混乱和满地的无头尸体。
在阳乐城的城墙上,管亥双手背负,目光远眺,面露平静,却也难掩一丝严肃和担忧。
直至目睹金甲狼骑的归来,以及那满载胜利的队伍,他嘴角才微微上扬:“开启城门,随我一同迎接英雄的凯旋!”
城门缓缓开启,张燕高举辽东鲜卑的大纛,手提莫护跋的头颅,骑马进入城内。
城防士兵与全城民众欢声雷动,他们明白,这场胜利,不仅避开了又一次的灾难,也为阳乐城带来了难得的安宁与和平。
管亥亦是开怀大笑,此次战斗仅损失了少量羽箭,伤亡不足三千人,便击溃了辽东鲜卑两万骑兵的侵袭,歼敌万余,俘虏数千,还斩杀了包括莫护跋在内的十多位将领。
此外,还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以及大量的兵器、皮甲等物资,可谓是大捷。
然而,管亥心中明白,战争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尽管两万辽东鲜卑大军已败,但辽东鲜卑诸部势力犹存。
在复仇欲望的驱使下,他们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会选择卷土重来,再度发起攻击。
管亥与周异等人经过商议,决定向张泛上书,详尽阐述了此次阳乐城防守反击战的具体情形,并提出应趁机收复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彻底收复或消灭此四郡的异族,以根除后顾之忧。
之所以决定上书张泛,一方面是因为此次行动,涉及大规模对外用兵,必须得到张泛的批准,方能进行。
另一方面,所需兵力以及粮草、兵器、盔甲等军需物资,非幽州一地所能独立承担,需要张泛提供额外的支援。
当然了,若张泛能亲自前来坐镇,那无疑是最好不过了。
管亥与周异等人连夜起草文书,字斟句酌,力求将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表述得清晰明了。
他们知道,这封文书不仅关系到幽州边境的安危,更关系到整个幽州乃至更远地区的安定。
因此,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管亥亲自将文书封好,派遣信使快马加鞭送往张泛处。
与此同时,城内的百姓,在得知胜利的消息后,纷纷开始准备庆祝活动。
久经战火洗礼的他们,自然明了这场胜利的意义。
因此,尽管此次庆祝活动很是简朴,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征北军的敬意。
当张泛看到管亥等人的联名文书时,已是数日之后的事情了。
尽管通过系统,他早已预料到阳乐城攻防战的结果。
管亥的胜利,那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丰厚的因果值,以及大量金银、粮草的奖赏,已经明确地揭示了这一点。
然而,他对于这场战役的具体细节,却是一无所知。
张泛展开联名文书,目光迅速扫过密密麻麻的文字。
他仔细阅读着管亥等人详尽的叙述,从战前的准备到战斗的经过,再到战后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显得井井有条。
张泛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能感受到管亥等人,在文字中所倾注的热忱与精力。
在文书的最后,管亥等人提出了收复辽东四郡的请求,理由有也很充分,不仅能够巩固幽州的边防,还能为其治下的东北边疆,带来长久的和平。
张泛放下文书,皱着眉头,开始思索其中的利弊。
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政治上的挑战。
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需要慎之又慎,由不得张泛不谨慎。
为此,张泛派遣使者邀请戏忠和贾诩前来商讨。
收到张泛的召集令,戏忠和贾诩迅速抵达张泛的书房。
张泛将管亥等人的文书递给他们,要求他们先行阅读。
接过文书,两人目光迅速扫过,神情逐渐变得严肃。
戏忠首先发言:“管亥的计划看似周详,但辽东四郡的收复并非易事。
若要彻底根除后患,必须考虑到辽东鲜卑各部的联合反抗,以及可能的外部势力干预。
此战若胜,幽州边境将获得长久安宁,但若败,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北方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贾诩沉思片刻后回应:“志才所言甚是。不过,还有朝廷方面的反应,我们也必须考虑。”
贾诩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主公目前拥有强大的实力,朝廷和天子早已感到不安。
此战若败,将给他们提供攻击的借口;此战若胜,则会加剧他们对主公的忌惮。”
张泛点头表示认同:“你们所言极是,确实有这样的风险。
然而,我已下定决心,将全力支持管亥的计划,但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不测。
戏忠,你留守冀州,负责统筹后勤支援,确保物资充足;贾诩,你则随军,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为我提供决策支持。”
两人领命,各自开始着手准备。
张泛再次拿起文书,他凝视着手中的文件,心中默默盘算着每一个细节。
这场收复战役,不仅仅关乎幽州一地的安危,更是牵动着整个北方的稳定与和平。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谨慎行事,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
张泛深信,只要能够赢得这场关键的战役,那么胜利之后,所谓的朝廷和天子的忌惮与猜疑,在他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面前,也不过是如同轻微的疥癣之疾一般,根本无法影响到大局的稳定与其治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