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个新年来到了人间,潜龙带领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团队成员们一直从事着北极生物活体样本的养殖观察及科学研究工作,每天都处于严瑾认真的科学分析检测的实验室工作之中。
新年的一月二十号星期五上午九点多,潜龙接到总院院长通知他一月二十三号星期一带队乘坐中型高速科考船“东方红六号去渤海湾开展二十天的冬季海上科考。
接到新的科考任务后,潜龙立刻开始了科考队员的人员选拔,他依然选择了自己的学生李旭扬做为自己的助手,又选了海洋地质科学研究博士后程强做副队长和一些海洋生物学及海洋综合研究等专业顶尖人才组成了三十八人的精干科考小分队,并把人员名单上报给总院领导审批。
经过院领导成员和相关部门开会商讨后,下午二点多,潜龙接到正式回复,同意渤海冬季海上科考队队员三十八人参队科考。
收到正式通知后,潜龙便立刻召集这三十八一起开会,一起讨论科考工作的具体安排计划。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
会议室里,三十八名科考队员整齐地坐在会议桌前,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科考任务的期待与紧张。潜龙站在会议室的前方,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坚定而有力:
“同志们,这次渤海冬季科考任务意义重大。渤海湾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域,冬季的海洋环境变化复杂,生物活动也与平时大不相同。我们的任务是全面了解渤海湾冬季的海洋生态、地质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为后续的海洋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次科考将持续二十天,期间我们会面临极端天气、复杂的海洋环境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但我相信,凭借大家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潜龙翻开文件夹,开始详细分配任务:
“李旭扬,你负责协助我进行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初步分析。程强博士,你带领地质小组负责海底地质结构的探测和采样。其他小组按照专业分工,分别负责海洋物理、化学参数的测量以及海洋气象的实时监测。”
队员们纷纷点头,认真记录着自己的任务。
会议结束后,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实验室里,李旭扬和几名生物学家正在检查采样设备和实验仪器,确保一切正常运行。程强则带着地质小组在仓库里清点地质探测设备,搬运沉重的采样工具。
“这次的地质探测任务艰巨,渤海湾的海底地质结构复杂,我们可能会遇到坚硬的岩石层和松软的沉积物。”
程强一边检查设备,一边对队员们说道,
“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每一件工具,不能有任何疏漏。”
与此同时,负责海洋物理和化学参数测量的小组也在忙碌着。他们检查着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确保在海上能够准确地收集数据。海洋气象小组则在研究近期的天气预报,为科考船的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一月二十二号,科考队在港口集结,准备登船。港口上,寒风凛冽,但队员们热情高涨。
潜龙站在船头,望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他深知,这次科考不仅是一次科学探索,更是对团队凝聚力和专业能力的考验。
“沈老师,一切准备就绪!”
李旭扬从船上跑下来,向潜龙汇报。
潜龙点了点头,转身望向大海,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同志们,我们出发吧!”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东方红六号”缓缓驶离港口,向着渤海湾深处进发。队员们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探索的勇气。
渤海湾的冬季,海风凛冽,波涛汹涌。科考船在海浪中摇晃,队员们却毫不畏惧。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科考工作。
潜龙和李旭扬带领生物小组,在甲板上布下采样网,收集着海洋生物样本。程强和地质小组则操作着先进的量子声呐设备,探测海底地形。其他小组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记录着各种数据。
就在科考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平静。海浪汹涌,科考船剧烈摇晃,队员们在甲板上艰难地维持平衡。潜龙站在驾驶舱里,目视前方,他面色凝重。
“沈老师,风浪太大了,我们该怎么办?”
李旭扬焦急地问道。
潜龙沉思片刻,果断说道:
“大家不要慌,我们先暂停采样作业,确保船只安全。气象小组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向我汇报。”
队员们迅速行动,将设备固定好,回到船舱内。暴风雨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风浪才渐渐平息。
“这次的暴风雨只是一个小插曲,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潜龙在船舱内对队员们说道,
“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队员们点头回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过几天的艰难航行,科考队终于抵达了预定的科考区域。队员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潜龙和李旭扬在甲板上忙碌着,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生物样本,这些生物的形态与他们之前研究的北极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沈老师,你看这个生物样本!”
李旭扬兴奋地拿着一个装有生物样本的试管递给潜龙。
潜龙接过试管,仔细观察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种生物通常只生活在北极海域,怎么会出现在渤海湾?”
“难道是气候变化导致它们迁移?”
李旭扬猜测地问道
“这个可能性很大。”
潜龙点了点头,
“我们得尽快对这些样本进行详细分析,这可能是我们这次科考的重大发现。”
与此同时,程强带领的地质小组也有了意外收获。他们在海底探测中发现了一处神秘的海底断层,其地质结构与周边区域截然不同。
“沈队长,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海底断层,你看这个数据。”
程强拿着一份报告找到潜龙。
潜龙接过报告,仔细研究后说道:
“这个断层可能是渤海湾地质活动的关键区域,我们需要进一步采样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考任务逐渐进入关键阶段。队员们在海上已经度过了十几天,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让他们疲惫不堪,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
“大家一定要坚持住,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潜龙在一次简短的会议上鼓励大家,
“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为海洋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就在科考即将结束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负责海洋气象监测的小组发现,一股强烈的寒潮即将来袭,这可能会对科考船的航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沈老师,寒潮来得太快了,我们可能来不及完成最后的采样任务。”
李旭扬焦急地说。
潜龙沉思片刻,说道:
“大家不要慌,我们先完成手头的工作,然后尽快返航。安全第一,任务第二。”
队员们迅速行动,将最后一批样本采集完毕,然后将设备固定好,准备返航。
寒潮如期而至,海面上风浪大作,科考船在巨浪中艰难前行。潜龙站在驾驶舱里,紧紧握住舵轮,指挥着船只躲避巨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