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几乎在同一时间,所有激动的文人全都停下脚步,随之便是恐惧。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之前那场文坛浩劫中,贾凌云可是动手屠了好几百位文人,若是再没有记错的话,他这位亲传弟子石俊,还是当年为首闹事的几人之一,现在的他对贾凌云服服帖帖的。
咕嘟——
冷静下来后的文人们不由得咽了口唾沫,只觉得后脖颈微微泛凉,自己这是在做什么,找死...也不挑时候吗?
这就是贾凌云所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原因。
文人所思所虑所想太多,瞻前顾后,所以善于谋划而不善于征战。
如果今天这里是两千四百名莽夫,估计贾凌云便要往后退一退了。
“汉王....我们...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对对对...汉王千万不要误会了....”
说话的几人还非常识趣地往后退了退,生怕哪个不长眼的惹怒了贾凌云,到时候逃跑也方便。
“那你们是什么意思?”
面对贾凌云居高临下的俯视和压迫感,有的人已经吓得开始在发抖了,但其中不乏一些文人中的二愣子,他们壮着胆子质问道。
“汉王!!我们只是...只是想寻求一个公道!!”
“当年陶俑事件是那些文人受了有心人的挑唆,而...而我们今天是自发的!!”
文人说话注重逻辑,一句话便将今天的事与上次的事情隔开。
贾凌云不由得冷笑道。
“好一个公道,好一个自发,刚刚若非本王身边有墨卫护持,估计你们都要冲上来杀了本王吧?”
文人们一听这话,吓得连忙拜服在地。
“草民不敢!!!”
贾凌云见唬住了他们,随即开门见山的说道。
“你们所要的公道,本王可以给你们,请你们动动脑子好好想想,如果本王真要徇私舞弊的话,那何止提拔一个石俊,今日榜单上等者,都会是本王的人,哪里还轮得到你们?”
“亦或者,若本王真要徇私舞弊的话,何至于多此一举,来什么科举制?按本王今日的地位,提拔几名心腹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听到贾凌云这么说,文人们纷纷面面相觑,此时自知理亏,竟然无力反驳。
“汉王.....”
“本王给你们贫穷文人出路,让你们有机会一步登天,你们难道非要本王亲手把这条路堵上?”
“本王不喜欢讲道理,既然有吴蜀来考试的文人,那本王倒要问一问,有多少吴蜀文人登上上等榜单?”
唰唰唰——
贾凌云话音刚落,人群中不少人纷纷举手,约莫有三四十人左右。
“看看!!这些人难不成也是本王的心腹不成!!!”
在贾凌云炮语连珠下,文人们不敢再多说什么,贾凌云冲着一名考官挥了挥手。
“本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既然石俊有才,本王也不会埋没他的才华,来呀,将石俊文章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技不如人,就别说是命运不公!!”
随着石俊文章从贡院拿出,惊叹声此起彼伏,纵然文人相轻,可石俊头名状元的地位无人撼动,众位文人顿时心悦诚服,纷纷拱手说道。
“汉王,我等受教了!再无怨言!!!”
贾凌云来到榜单前面。
“石俊,你身为恩科状元,本王任命你为礼部尚书。”
自从文清被处斩后,礼部尚书职位一直空悬,贾凌云心里盘算若是将这个职务补缺上来,那朝廷六部尚书,基本都是自己的人了。
“恩师....不不不...汉王...草民觉得...草民觉得自己心思始终单纯,不足以思虑国家大事...只配...只配待在大魏周刊,还请汉王...还请汉王另择贤明!!!”
石俊原本还在为刚刚说错话的事情耿耿于怀,害怕自己担任尚书后会给贾凌云添乱。
“不会就好好学,本王要的是对本王的绝对忠心!!”
贾凌云说话掷地有声,清晰传入每一位文人耳朵里,石俊顿时明白贾凌云的意思,随即拱手说道。
“是!!”
文人眼中有羡慕,有嫉妒,但更多的是渴望。
“放心吧,本王不会厚此薄彼,上等榜单的人可以入本王府上做幕府官,中等榜单的人可以去朝廷,下等榜单的人....本王也给你们一条出路。”
“由于科举制有限制,当官之后便不能参加科举,而你们出身寒微,怕你们养活不了自己,所以本王决定在全国兴办学校,让所有孩童都能免费入校读书!”
“而你们可以去学校当任老师,这样一来有钱温饱的同时还能准备来年科举考试!”
“只是...本王提前说好,下等榜单排名靠前的人才有希望当老师,排名靠后的你该去干啥就干啥,说明你不是当文人的料!”
老师????
学校????
这两个新型词汇让文人们听的一头雾水,当即便有文人问道。
“汉王,老师与私塾先生有一定的联系吗?”
“有!!”
贾凌云耐心解释道。
“按照你们的理解,老师便是私塾先生,学校便是私塾!”
“噢~~~~”
文人们恍然大悟,合着汉王是给我们找了份私塾先生的工作呗。
贾凌云想象中的欢呼声并没有发生,随即放出重磅炸弹!
“当老师之后,你们也是朝廷十品官员,不同于微末小吏,你们的福利不止是发点俸禄,本王决定从四月份开始,给全国在册的老师发放五险!!”
五险?????
呃.....
五险.....
现场鸦雀无声,文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想从对方眼中看出答案,只可惜饶是翻遍古今史书,他们都不明白什么是五险。
“汉王...五险是什么?”
贾凌云只好耐心跟他们解释什么是五险,众人听完之后,安静了两三秒,随后便炸锅了。
“汉王!!”
“我愿意去当老师!!!”
“我也愿意!!”
“虽说当官没什么不好,可当老师对于我来说更加的海阔天空!!”
“我下等排名第一,当个老师不过分吧?”
......
一时间,现场喧闹沸腾,文人们称颂汉王的恩德,没办法,五险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对于穷酸的文人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差事。
最吸引人的是养老保险,两千四百名文人里,大多数已经年过四旬,两鬓斑白的不在少数,他们将科举考试看做是唯一出路,想要入朝当官,榜单放出来那一刻,他们想到了死,可现在他们又看见了活下去的希望。
就算来年不中,也不至于咬牙往独木桥上爬,就这么安安稳稳的当老师,其实也挺不错的。
“汉王...您对我们有天高地厚的恩德,以后谁敢对汉王不敬,老夫就跟他玩命!!”
“还有我!!”
“誓死追随汉王!!”
“汉王万岁!!!”
“汉王万岁!!!”
“汉王万岁!!!”
尽管贾凌云对这句话已经免疫了,可一旁的大儒韩世却听了不舒服,阴阳怪气地说道。
“好一句汉王万岁,不知汉王可担得起万岁之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