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曹义、曹训三兄弟来到司马懿马车前叩拜:“太傅。”】
【司马懿慢悠悠地从车上下来,一脚将曹爽踩在脚下。】
【“司马懿!”受此侮辱,曹爽怒喝一声,想要反抗。】
【然而立马有甲士围了上来,曹爽服软:“司马懿,你赢了。”】
【“你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夺走了我们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
【司马懿道:“我挥剑只有一次,但我磨剑磨了十几年呐!”】
【“来人呐,送大将军回府。”】
——“曹爽有王炸,被司马懿对二给吓懵了。”
——“让你去许昌你不去,这下好了吧,被人踩在脚下的滋味不好受吧。”
——“司马懿是没要你的命,但也没给你留一点脸面。”
【曹爽被押送回府。】
【百官依次入城,司马懿上车巡视,看到桓范:“这不是大司农吗?”】
【“智囊何故如此垂头丧气啊?”】
【在司马懿的揶揄之下,桓范挺直了腰杆,嗤笑了几声,大摇大摆地入城。】
【曹爽若是听了桓范之言,今日被踩在脚下的,应该是司马懿。】
【今日因此受辱,一百多年后,桓范曾孙桓温,会帮曾祖父出掉这口恶气。】
【看到桓范远去的背影,司马懿感叹道:“得非其主,可惜可惜啊。”】
【百官和天子都入城后,司马懿下令:“来人,召集兵士八百人,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
——“桓温的曾祖父!!!”
——“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的桓温吗?wc。”
——“怪不得桓温夺了司马家的权,原来是为曾祖父报仇啊。”
——“桓范:很好,这笔账我都记小本本上了,司马小儿,你等着吧。”
——“哈哈哈哈,历史就是一个大循环。”
——“司马懿都能成功,如果诸葛亮诈降魏国掌控兵权,之后回蜀会不会比直接伐蜀简单呢?”
【局势稳定下来,司马懿四处抓捕曹爽余党,要他们供出曹爽谋逆的罪行。】
【张当被一番讯问之后,仍旧死不松口,司马懿直接下令对其用刑。】
【这时曹爽书信送来,说家中断炊,恳请借粮。】
【司马懿安排道:“借给他一百斛粮食,大将军岂可饿死。”】
【“待等反情问实,奏明朝廷,自有圣上裁处。”】
——“曹爽:说好的富家翁呢,怎么现在连饭都吃不起了?”
——“司马懿好歹毒,说好的洛水为誓不杀曹爽,现在竟然四处找罪名了。”
——“司马懿:我是没杀他啊。但他谋反的话,那可是国法要杀他。”
【堂下张当受不住刑罚,哭喊半天后:“我招,我招。”】
【廷尉和司马懿对视一眼:“押上来。”】
【这一会儿功夫,张当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没有人样。】
【廷尉厉声喝道:“讲!”】
【张当:“我和曹爽谋...谋反。”】
【“何时举事?”】
【“三...三月。”】
【“何人同谋,讲!”】
【“曹氏三兄弟和我,还有,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五人。”】
【廷尉将罪状丢到张当面前:“当堂画押!”】
——“马腾:造反能少得了我?”
——“大记忆恢复术真管用。”
——“这真的不是屈打成招吗?”
——“100斛粮食省了。”
【得到指认罪状后,司马懿立即派人抓捕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五人。】
【廷尉对其严刑拷打后,又得到五份指认曹爽谋反的罪状。】
【司马懿看到廷尉呈上来的罪状,很是满意。】
【廷尉建议道:“桓范假传太后之旨出城,谎称太傅谋反,理当问罪。”】
【司马懿道:“诬人谋反,理当反坐抵罪。”】
【“先将他下狱,待我奏明天子,一同定罪。”】
——“诬告反坐,法制史知识突然进脑子了。”
——“法制大魏邀您收看。”
——“夺取兵权,借刀杀人,谋权篡位。好一个司马懿,可叹可悲啊。”
——“桓温:敢抓我曾祖父?你们司马家没了!”
【廷尉又道:“还有曹爽门下官员,辛敞、鲁芝斩关夺门,杨琮夺印不与……”】
【司马懿抬手让廷尉停下:“此辈皆是各尽其职,各为其主。”】
【“张榜通告,曹爽门下一律不究,官复原职。”】
【廷尉佩服道:“太傅大仁大义,万民拥戴。”】
【司马懿点头起身,却眼前一黑,在众人搀扶之下,没有摔倒。】
——“七十多岁,有点低血糖很正常。”
——“打压一批、分化一批、拉拢一批,司马懿政治手腕有点高啊。”
——“不高怎么可能把宗亲曹爽斗下去。”
——“这就是司马懿和他儿子说的笼络人心啊。”
【曹爽在府中吃着司马懿新送来的粮食,感叹道:“司马懿确无害我之心。”】
【“时至今日,尚有热汤饼果腹,我愿足矣。”】
——“你就这点追求?。”
——“司马懿:他还得谢谢咱们呢。”
——“桓范:我一个王者带不动你个废铁。”
——“快多扒拉两口吧,这可是断头饭。”
【曹爽正吃着汤饭,一队士兵突然闯入府中。】
【为首官兵打开圣旨宣读:“天子有诏,曹爽兄弟窥伺神器,结党谋反。”】
【“按律问斩,诛灭三族。”】
【“啊?”曹爽又惊又气,胸膛一阵绞痛,“太傅,因何失信于我?”】
【曹爽、曹义、曹训三兄弟及其家人,全部被抓下狱。】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北邙。】
【曹爽三族被囚车上北邙山,斩首示众。】
——“洛水:我脏了。”
——“刘秀:指水为誓是这么用的?”
——“蒋济:我tm成小丑了。”
——“都什么年代了,早就礼崩乐坏了,信算个啥。”
——“看到没,投降派是什么下场。”
——“谁会一直养着一只想吃饭猪的呢。”
【彻底清除曹爽势力后,司马懿被加封为丞相,赐奏事不名,朝会不拜。】
【司马懿推辞不受。】
【淮南王凌得知司马懿谋至此,联络楚王曹彪举起反司马懿的大旗。】
【司马懿为立司马氏之威,不顾身体年迈,亲率大军征讨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