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得知司马懿前来,请罪投降。】
【但司马懿还是斩草除根,夷灭王凌三族。】
【至此,朝中之人,无人再敢反司马懿。】
——“七十多了,还能打仗?”
——“司马老贼怎么保养的,教教我。”
——“牛批哦,人家都投降了,还夷灭三族。”
【嘉平三年,公元二五一年秋,司马懿病逝。】
【其子司马师被封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
【司马昭被封为骠骑大将军。】
【魏国朝政,尽归司马氏专断。】
——“司马氏篡权了,谁能想到曹操、孙权、刘备斗来斗去,最后胜利的居然是司马家。”
——“比诸葛亮多活了17年。。”
——“诸葛亮:你到时辰了,跟我走。”
——“孔明:仲达在家中做的好大事。”
——“司马懿一生隐忍,不论其功过,最后居然活到善终,真的难得。”
【公元二五二年,吴神凤元年。】
【吴主孙权病逝。】
【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七十一岁。】
【诸葛瑾之子,太傅诸葛恪遵遗命,立十岁的太子孙亮为帝,改元建兴元年。】
——“六十一岁生的太子?孙权厉害哟。”
——“十万就这么死了?”
——“孙——十——万——。”
——“哈哈哈哈,人家叫孙权啦。”
——“诸葛家真的牛逼,都是权臣。”
——“主角们都走了,真是秋风肃杀,浪花淘尽英雄啊。”
【消息传到魏国,司马师即刻点兵,兵分三路南下伐吴。】
【诸葛恪命老将丁奉出战迎敌。】
【丁奉身先士卒,率兵猛攻,司马昭不敌,兵败北归。】
——“丁奉?赤壁之战的时候不是就出现过吗?”
——“是啊,他居然还活着。”
——“前期一个无名小将,后期直接无敌了都。”
【诸葛恪遣使入蜀,约姜维并力伐魏。】
【诸葛恪在丁奉的建议下,先行攻取合淝新城。】
——“太好了,吴国主战派终于上场了。”
——“按辈分,诸葛恪是丞相的侄子,要是早点掌权和丞相一起打魏国,天下早就是诸葛家的了。”
——“诸葛家的北伐执念。”
【合淝新城守将张特,严阵以待。】
【诸葛恪集结部队,率军二十万,直接强攻。】
【老将丁奉身染重病,执意率兵冲锋。】
【然而合淝新城城高水深,诸葛恪率军攻取两月,仍未能攻下。】
——“合淝,东吴永远的痛。”
——“一个合淝,咋就这么难攻呢。”
——“东吴每次都在合淝无功而返,真是服了。”
——“孙权:孟德,汝曹魏可有我江东这般多的忠臣?”
【张特求援书信送回洛阳,司马师问手下僚属,是否派兵救援。】
【中书令献策:“吴兵不足为虑,西蜀不可不防。”】
【“自曹爽逆党被诛杀,其亲族驻守陇西的右将军夏侯霸,已久出雍州,投奔了西蜀姜维处。”】
【“一旦夏侯霸趁机引兵前来,于陇西杀出,洛阳危矣。”】
——“夏侯霸居然投西蜀了?”
——“真没想到曹家宗室能跟蜀汉联合。”
——“真没想到夏侯家居然有帮助蜀国的一天,曹操要是活着得多震惊。”
——“夏侯霸: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司马师问道:“那合淝新城,又当如何?”】
【虞松道:“吴兵远来,兵多粮少,粮尽必退。”】
【“然后击之,必获全胜。”】
【“主公可修书一封与张特,只需……”】
【虞松凑近,在司马师耳边耳语了一番。】
【合淝新城。】
【张特派出使者去见诸葛恪。】
【诸葛恪询问使者:“城中兵粮早已断绝,张特为何不降?”】
【使者道:“太傅有所不知,魏国法度,敌兵围城,守城将士若能坚守百日而无救兵,出城降敌,家族亲眷皆不问罪。”】
【“今太傅围城已九十余日,望乞再容数日,张将军定率全城军民出城投降。”】
【“今先将册籍献上。”】
【诸葛恪冷哼道:“巧言善辩,分明有诈。”】
【“推出去,斩!”】
【“哈哈哈……”甲士上前押着使者,使者仰天大笑,“我好恨!”】
【“且慢。”诸葛恪叫住甲士,“将死之人,何恨之有?”】
【使者道:“恨太傅精明有余,恨张特愚拙粗鲁。”】
——“密码正确。”
——“阚泽:可以啊小老弟有我当年的风范。”
——“曹操。我熟,大笑的人。都留下了。”
——“这么一对比,诸葛亮的攻城手段高明多了。”
【诸葛恪问道:“何出此言?”】
【使者道:“若新城守将不降,尚有一夕之保。”】
【“如今倾城而降,全城将士死在旦夕。”】
【诸葛恪冷冷笑道:“危言耸听,安能骗我?”】
【使者道:“献出册籍,如同降敌。”】
【“而今守城不足百日,魏主得知,定斩不饶。”】
【“不降是死,降亦是死,这才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诸葛恪淡然道:“我却不信。”】
——“鲁遇:抢我台词。”
【“信与不信,十日之后定见真伪。”使者愤然道走向刑场。】
【“且慢。”诸葛恪叫住甲士,“暂且押入营中。”】
【“十日之后,叫他死而无恨。”】
【使者被押入大牢,诸葛恪:“传令,暂缓攻城。”】
——“攻进城百姓将士成了吴国的了,这就不需要魏国法律了。”
【丁奉得知诸葛恪暂缓攻城,撑着病体来见诸葛恪:“太傅,万万不可歇兵,万万不可歇兵啊。”】
【“倘若就此歇兵,敌军得以喘息,修补城防,整备人马。”】
【“十日后再想破敌,只恐难矣。”】
【诸葛恪不屑道:“新城弹丸之地,尽在我掌握之中。”】
【“歇兵十日,又有何妨?”】
【“岂不闻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掌握之中,指几十万大军九十多天打不下来。”
【丁奉道:“太傅,我军与敌相峙新城,旷日持久。”】
【“天气炎热,甲士多病。”】
【“倘若再拖延时日,只恐粮草不济,军心散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