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队,当事人以为的并不是真实的现场情况,你想想看,当时是早上七点多,又是夏天,在农村,早起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离河岸不远还有玉米地。
这个季节,玉米杆已经一人多高了,藏个人在里面,站在外面根本看不到,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带着李旺发和玄逸子去香烟村指认徐莉的具体落水地点,然后带着干警在附近一公里内走访......”
经杨不凡提醒,杨际似乎一下子开窍了。
他欣喜地站起身,对着关义正和杨不凡敬了一个礼,大声道:
“多谢关局和杨队提醒,我这就去办。”
关义正和杨不凡看着杨际兴冲冲走出去,关义正笑着对杨不凡说:
“这小子,反应还挺快。”
杨不凡也点头道:“是啊,一点就通,假以时日,必能成为咱们的得力干将。”
另一边,杨际带着李旺发和玄逸子很快赶到了香烟村。
三人在河岸附近仔细辨认,终于确定了徐莉的落水地点。
随后,杨际安排干警们在附近一公里内展开走访。
干警们挨家挨户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在大家觉得有些疲惫时,一位老农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他告诉杨际:
“公安同志,你说十号那天早上,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杨际见老农有线索,顿时大喜过望。
“大爷,您想起什么了?”
老农道:
“那天是我家老婆子的生日,我寻思一大早去河边捡些野鸭蛋回来煮给她吃,五点多就起来了。
不过,那天我运气不太好,沿着河边走了一圈儿,一只野鸭蛋也没捡着,我当时也走累了,就坐在自家的玉米地里歇口气。
就在这时,我听到河边有人说话,我从玉米地里钻出来,看见有一个人追着另一个人在河边跑......”
“大爷,那你看清了这两个人是谁了吗?”
杨际一听大喜,老农的话很接近玄逸子的交代,如果他能从侧面证明玄逸子交代的真实性,那就可以给李旺发定罪了。
所以,他迫切希望老农此时能准确说出那两个人的名字。
可是老农却摇了摇头:
“公安同志,我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加上早上河边有雾,我没有看得真切,不过,看身形像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人,年轻的在前面跑,中年人在后面追......”
虽然老农没有说出这两个人是谁,但杨际十分高兴,既然有第一个人看到,说不准还有第二个,第三个人......
他令手下将老农的证词写下,又念给他听了,确认跟他说的无误,请他按了指印,并问清了他的家庭住址,杨不凡亲自送他回到了家中。
找到了第一个人证,所有干警的精神也都为之一振,接下来的好几天,杨际和干警们吃住都在河边的帐篷里。
这一天,是个星期日,杨际照例在村子里走访,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子走到他跟前,问道:
“叔叔,我听说你这几天一直在找一个人?”
杨际看了一眼小男孩,他大约十一岁左右的样子,长得虎头虎脑的,模样也挺招人喜欢。
杨际没把这个男孩的话放在心里,但他还是点点头道:
“是啊。”
“叔叔,我平时住在城里的姑姑家,因为我要去城里的小学念书,只有星期日才回来,我听别人说你们要问的是五月十号早晨发生的事情?”
杨际本来只是随意回答小男孩的话,没指望他能提供什么线索,哪知这个小男孩一下子就说出了案发的准确时间,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叔叔,我叫虎子,大名徐虎,家就住在离河边不远处。”
徐虎用手指了指他家的方向。
杨际等干警这几天一直在案发现场附近搭帐篷现场办公,天黑了才回城。
所以,徐虎手指的方向他很熟悉,那个家他曾经去问过,并没有人能提供线索。
“那边是你家?我去过啊,你家里人并没有提供什么线索。”
杨际对徐虎道。
“叔叔,那是因为他们的确没有看到啊,但是我看到了。”
杨际听徐虎如此一说,顿时大喜。
他半蹲着身子,让自己跟徐虎平视,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十分严肃地对他道:
“徐虎,这件事十分重要,你不可以随口乱说,如果你能提供线索,到时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知道吗?”
徐虎的小脸立刻也变得严肃:
“叔叔,那天看到那件事的不止我一个,还有我姑姑......”
徐虎的姑姑名叫徐丹,从香烟村嫁进了夷陵城,夫家是做小生意的,日子过得倒算宽裕。
自从去年城里开办了小学,大量招收适龄孩子,徐丹就记起了自己娘家的侄儿徐虎。
徐虎是她哥哥嫂子唯一的儿子,从小长得聪明可爱,是个好苗子。
如果让他在香烟村成长,到时候只会变成跟他父母一样的农民。
徐丹自从进了城,就知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所以,她做通丈夫的工作,从去年开始就将徐虎带在身边,送去学校读书。
徐虎也挺争气,学习成绩不错。
为此徐丹十分高兴,每逢周日,她会亲自送徐虎回香烟村住一晚,周一一大早再带着徐虎回城读书。
因此,每逢周一的这一天,徐丹姑侄会早早地从香烟村出发,走路回城。
杨际听到这里,顿时明白自己找到第二个关键性的证人了。
“虎子,那你快告诉我,那天早上你和姑姑看到什么了?”
徐虎没有任何犹豫就说:
“那天我和姑姑回城,要经过这里,我看见同村的李木匠大喊着把一个只穿着背心的女人推到了河里,后来他还要推那个年轻的男人,不过被他逃了......”
天啦,虎子的证词跟玄逸子的交代对上了!
杨际内心狂喜。
“虎子,你说当时你和姑姑一起经过这里的,那意思是说,你姑姑也看到了?”
徐虎点点头:
“姑姑当然看到了,当时我们很害怕,看到李木匠追的那个人很像他的儿子李小虎。
我们村里都知道这两家人是父子,但他们一直不来往,那天我和姑姑才知道他们父子是仇人。
姑姑看到那两父子跑远了,就嘱咐我站在原地别动,她跑到河边,准备去救那个女人,可是......”
徐虎说到这里,眼睛里露出惧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