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应对病虫害危机后,翠谷村的生产逐渐恢复了正常。
王大山深知,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依靠技术革新。
他想起之前在县里参加农业技术交流会议时,了解到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 —— 滴灌,这种技术不仅能节约用水,还能精准地为农作物提供水分和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清晨,阳光刚刚洒进院子,王大山就坐在石凳上,翻看着关于滴灌技术的资料。
秀兰端着早饭走出来,心疼地说:“大山,你又起这么早,先吃饭吧,别累坏了身子。”
王大山放下资料,笑着说:“秀兰,你看这滴灌技术,要是能在咱们村推广开来,以后就不怕干旱缺水了,农作物的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
秀兰坐在旁边,看着资料,疑惑地问:“这东西真有这么好?咱能弄明白不?”
“肯定行,不懂咱就去学。”
王大山信心满满地说,“我打算这两天再去县里一趟,找相关部门咨询咨询,争取把这技术引进来。”
吃完早饭,王大山来到村委会,把自己的想法跟村干部们说了。
赵大叔皱着眉头说:“这新技术,听着是好,可万一弄不好,那不是浪费钱嘛。”
刘老师推了推眼镜,说:“我觉得王支书的想法挺好的,现在时代在进步,咱们也得跟上。这滴灌技术要是真能成功,对咱村的发展可是大好事。”
小李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赵大叔,咱们不能总是守着老办法,得尝试新东西。”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支持王大山引进滴灌技术。
王大山当天就去了县里,找到了农业部门的领导。
“张局长,您好啊!我是翠谷村的王大山。”
王大山礼貌地打招呼。
张局长笑着说:“王支书,你好啊!找我有什么事儿?”
王大山把翠谷村的情况和想引进滴灌技术的想法详细地说了一遍。
张局长听后,点头表示支持:“这是个好想法,滴灌技术确实能解决不少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不过,引进技术容易,后续的安装和维护是个难题,你们村里有懂技术的人吗?”
王大山有些为难地说:“这正是我担心的,我们村里都是些农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张局长,您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张局长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帮你联系技术人员,让他们去村里给你们做技术指导,不过费用可能得你们自己出一部分。”
王大山连忙说:“没问题,只要能把技术引进来,费用方面我们尽量想办法。”
从县里回来后,王大山开始筹备滴灌技术的引进工作。
他组织村民们召开会议,向大家介绍滴灌技术的好处。
“乡亲们,这滴灌技术啊,就像给咱们的庄稼安了个小水管,能把水和肥料直接送到庄稼的根部,既省水又省肥,还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着。
一位村民站起来问:“王支书,这东西贵不贵啊?咱们能负担得起吗?”
王大山回答:“费用方面,县里会给我们一些补贴,剩下的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而且,等这技术用起来,庄稼产量提高了,咱们赚的钱也就多了,这点投入肯定是值得的。”
在大家的支持下,王大山开始联系设备供应商,购买滴灌设备。
设备运回来后,技术人员也来到了村里。
他们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安装调试设备。
王大山和村民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师傅,这设备怎么保养啊?”
王大山虚心地请教。
技术人员耐心地说:“定期检查管道有没有破损,过滤器要经常清洗,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逐渐掌握了滴灌技术的操作要领。
看着清澈的水通过细小的管道,缓缓地流到农作物的根部,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与此同时,王大山也没有忘记村里的文化传承。
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和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
他决定组织一次民俗文化活动,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
王大山找到村里的老艺人李爷爷,说:“李爷爷,我想在村里组织一次民俗文化活动,把咱们的剪纸、刺绣、舞龙舞狮这些传统技艺展示出来,您看怎么样?”
李爷爷高兴地说:“好啊,大山,这是好事儿。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可不能丢了。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在李爷爷的帮助下,王大山开始筹备民俗文化活动。
他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跟老艺人们学习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
“张婶,您教教我怎么剪纸吧。”
小李拿着纸和剪刀,一脸期待地说。
张婶笑着说:“好嘞,小李,你看,先把纸对折,然后按照这个形状剪……”在老艺人们的耐心指导下,年轻人学得有模有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民俗文化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活动当天,村里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
舞台上,舞龙舞狮表演精彩绝伦,引得村民们阵阵喝彩。
台下,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品展示区围满了人,大家纷纷对这些精美的作品赞不绝口。
“哇,这剪纸太漂亮了,没想到小李这小子还挺有天赋。”
一位村民看着小李的剪纸作品,赞叹道。
小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是张婶教得好,我还差得远呢。”
王大山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文化是一个村子的灵魂,只有传承和弘扬好传统文化,才能让翠谷村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活动的最后,王大山上台发言:“乡亲们,今天的活动大家都看到了,咱们村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把它们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让我们的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这次民俗文化活动,不仅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也让整个村子更加团结和充满活力。
随着滴灌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民俗文化活动的圆满结束,翠谷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王大山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和村民们去面对,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