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厂开工后的日子里,翠谷村愈发忙碌起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照亮村子,王大山就已经出现在编织厂。
工人们陆陆续续赶来,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和王大山打着招呼。
“王支书,来得这么早啊!”
老张一边走进编织厂,一边说道。
王大山笑着回应:“老张,你也不晚啊!新的一天,可得加把劲。”
编织厂里,工人们熟练地拿起竹子,开始制作各种竹篮、竹筐。
王大山在车间里四处走动,仔细查看每一个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他发现有个年轻工人编的竹篮纹路不太整齐,便走上前去。
“小李,你看,这里的纹路要是再紧密一些,竹篮会更结实、更好看。”
王大山拿起一个半成品,耐心地指导着。
小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王支书,我这刚开始学,还不太熟练,多亏您提醒。”
王大山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别着急,慢慢来,多练习就好了。咱们这编织厂才刚起步,质量可不能马虎,只有做出好东西,才能打开销路。”
就在这时,村里的会计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王支书,不好了,银行那边说贷款审批可能有点问题。”
王大山的眉头微微皱起:“怎么回事?不是都按要求提交资料了吗?”
会计喘着粗气说:“他们说咱们村的还款能力评估还需要补充一些材料,而且现在贷款额度有点紧张。”
王大山沉思片刻,说:“你先别着急,我现在就去银行,和他们好好沟通一下。”
王大山赶到银行,找到了负责贷款审批的工作人员。
“同志,您好,我是翠谷村的王支书王大山。我们村申请的贷款,您看能不能再帮忙想想办法?”
王大山诚恳地说道。
工作人员面露难色:“王支书,不是我们故意为难,您提交的资料里,关于编织厂未来收益的预测还不够详细,而且现在贷款额度确实有限,得优先保障还款能力强的项目。”
王大山急忙解释:“同志,我们村的编织厂虽然刚起步,但是发展前景很好。我们村的竹子资源丰富,村民们的手艺也不错,产品质量肯定有保障。而且我们已经和几家周边的供销社谈过合作意向了,销路不成问题。”
工作人员听了王大山的话,思索了一会儿:“这样吧,王支书,您回去把编织厂的详细规划和收益预测再补充完善一下,尽快提交给我们,我们再向上级申请看看。”
王大山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同志,我们一定尽快准备好资料。”
从银行出来,王大山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子。
他召集村干部和编织厂的骨干人员,一起商讨如何完善资料。
“大家都想想办法,怎么把咱们编织厂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写得更清楚,让银行相信我们的还款能力。”
王大山说道。
刘老师推了推眼镜:“我觉得可以把我们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详细列出来,再根据市场行情,合理预测产品的售价和销量,这样就能更准确地算出收益了。”
小李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支书,我们还可以把之前和供销社谈合作的意向书附上去,证明我们有销路。”
王大山听了,连连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就按照这些思路来准备资料。咱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让编织厂顺利发展起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资料很快就补充完善并提交给了银行。
等待审批的日子里,王大山心里一直悬着一块石头。
他一边继续关注编织厂的生产,一边组织村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冬季管理。
“乡亲们,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咱们的农田管理可不能放松。大家要把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给果树做好保暖措施,为明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王大山在村民大会上说道。
一位村民问道:“王支书,这大冷天的,果树怎么保暖啊?”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我们可以用稻草把果树的树干包起来,这样就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在果园里铺上一层地膜,既能保持土壤温度,又能防止杂草生长。”
就在村民们忙着进行冬季农业管理的时候,银行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贷款审批通过了!
“王支书,贷款批下来了!”
会计兴奋地跑到编织厂,大声喊道。
王大山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太好了!这下咱们编织厂有资金扩大生产了。”
编织厂的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欢呼雀跃起来。
有了这笔贷款,编织厂购买了新的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还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工人提高编织技艺。
随着编织厂的发展,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着提高。
王大山开始积极联系更多的销售渠道,不仅和周边的供销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带着产品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物资交流会。
在物资交流会上,翠谷村的编织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
“老板,你们这竹篮做工真精细,怎么卖啊?”
一位外地的商家问道。
王大山热情地介绍:“我们这竹篮都是纯手工制作,质量有保障。价格方面,您要是批量采购的话,我们可以给您优惠。”
经过一番洽谈,王大山成功地和几家外地商家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不仅为编织厂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为翠谷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就在王大山为编织厂的发展感到欣慰的时候,村里的农业生产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连续的低温天气导致部分农作物遭受了冻害,一些果树的枝条也被冻断。
王大山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农田和果园。
看着受灾的农作物和果树,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乡亲们,大家先别慌,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王大山安慰着村民们。
他立刻联系了县里的农业专家,向他们求助。
农业专家赶到村里后,仔细查看了受灾情况,并给出了补救措施。
“王支书,这些受灾的农作物要及时进行修剪和施肥,增强它们的抗寒能力。果树的断枝也要尽快清理,涂抹保护剂,防止病虫害侵入。”
农业专家说道。
王大山组织村民们按照专家的指导,迅速展开了自救行动。
大家冒着严寒,在农田和果园里忙碌着。
“老张,这保护剂涂抹的时候要均匀,不能漏涂。”
王大山一边干活,一边提醒着身边的村民。
经过几天的努力,受灾的农作物和果树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虽然这次冻害给村里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在王大山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解决了农业生产的问题后,王大山又把精力投入到了编织厂的发展中。
他深知,翠谷村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着新年的临近,翠谷村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编织厂的订单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王大山看着村里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感慨。
“秀兰,你看咱们村,这一年变化多大啊!”
王大山和妻子坐在院子里,看着灯火通明的村子,说道。
秀兰笑着说:“是啊,这可都是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带着大家干,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王大山摇了摇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新的一年,咱们还要继续加油,让翠谷村变得更好。”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王大山和村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翠谷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