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阳高悬头顶,炙烤着安阳府城外的平原。叶明站在北门城楼上,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滑落,但他顾不上擦拭。望远镜中,黑狼部的大军已经完成了集结,正在缓缓向前推进。
";看来阿史那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叶明将望远镜递给身旁的顾慎,";这次他让左右两翼保持同步了。";
顾慎调整焦距观察了片刻,冷笑道:";表面功夫而已。你看右翼仆固浑的部队,行进速度比左翼慢了半拍。这种貌合神离的配合,一打就散。";
叶明点点头。顾慎虽然年轻,但从小在军营长大,对战阵观察入微。敌军这个破绽或许能加以利用。
";车弩准备好了吗?";叶明问道。
";全部就位。";顾慎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北门十架,东门六架,剩下四架作为机动。每架配属五名操作手和二十支备用巨箭。";
叶明走到一架车弩旁检查。这种改良武器比传统车弩大了近一倍,弓臂采用柘木、牛角和肌腱复合制成,弹性与强度远超单一材料。
底座装有精铁打造的转向机构,可以快速调整射击方向。最巧妙的是上弦装置——通过一组滑轮和绞盘,两名士兵就能轻松拉紧那需要千斤之力才能张开的弓弦。
";测试射程!";顾慎高声下令。
十名强壮士兵合力转动绞盘,将车弩的弓弦缓缓拉开,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
另一名士兵将一支足有成人手臂粗的巨箭放入箭槽。这种特制箭矢的箭头呈三棱锥形,带有细小的倒刺,箭尾则装有稳定翼片。
";目标,敌军前锋旗阵,约三百步!";负责指挥车弩的军官大声报出参数。
操作手调整仰角和方向,随后看向顾慎。世子殿下举起右手,猛地挥下:";放!";
";嘣";的一声巨响,十支巨箭离弦而出,划出致命的弧线。叶明立刻举起望远镜追踪箭矢轨迹。
只见黑狼部前锋阵中,那面绣着狼头的旗帜突然剧烈晃动,随后轰然倒地。十箭中有六箭命中目标区域,其中一支直接穿透了旗杆,将旗帜钉在地上。
";漂亮!";顾慎兴奋地捶打城墙,";让他们尝尝厉害!";
黑狼部的阵型明显出现了混乱。前锋骑兵纷纷勒住战马,不敢继续前进。中军传来急促的号角声,似乎在重新调整部署。
";装填第二轮!";顾慎下令,";这次瞄准中军那簇人马,我打赌阿史那就在那里!";
叶明却按住顾慎的手臂:";等等,先别急。";
";为何?现在正是打击敌军士气的好时机!";顾慎不解地问。
叶明指着敌军阵型:";你看,他们已经把盾牌手调到了前排。这种巨箭虽然威力大,但穿透木盾后杀伤力会大减。我们箭矢有限,不能浪费。";
顾慎眯眼观察,不得不承认叶明说得对。黑狼部的士兵已经组成了盾墙,厚重的木盾连成一片,确实能有效抵挡远程攻击。
";那你说怎么办?";顾慎问道,语气中有些不甘。
叶明沉思片刻:";示敌以弱。暂停射击,让他们以为我们的远程武器不过如此。等他们进入一百五十步内,盾牌也无法完全防护时,再全力开火。";
顾慎皱眉:";太保守了!我们应该趁现在多杀伤敌军,挫其锐气!";
两人争执间,敌军已经重新整队,继续向前推进。这次他们学乖了,保持着严密的盾墙阵型,速度不急不缓。
";顾慎,听我一次。";叶明认真地说,";让他们再靠近些,我保证效果会更好。";
顾慎盯着叶明的眼睛看了片刻,终于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但到一百五十步必须开火,不能再近!";
叶明松了口气,立刻下达命令:";所有车弩暂停射击,弓箭手准备火箭,等敌军进入两百步范围先以火箭扰敌。";
命令迅速传遍城墙。守军们屏息凝神,看着黑压压的敌军越来越近。三百步、两百五十步、两百步...
";火箭,放!";叶明一声令下。
数百支点燃的箭矢腾空而起,如流星雨般落向敌阵。大部分箭支被盾牌挡住,但仍有不少落在人马缝隙间,引起小范围混乱。几处草料被点燃,冒出滚滚浓烟。
";他们在利用烟雾掩护!";顾慎突然喊道,";看左翼!";
叶明调整望远镜,只见左翼敌军借着烟雾的遮蔽,突然加速向城墙冲来。这些轻骑兵没有重甲,速度极快,转眼间就冲过了一百八十步线。
";车弩准备!";叶明高声命令,";瞄准左翼骑兵,放!";
";嘣嘣嘣";的弓弦声接连响起,二十支巨箭呼啸而出。这次距离近了,命中率大大提高。
叶明亲眼看到一支巨箭贯穿了三名排成一线的骑兵,像串糖葫芦一样将他们钉在一起。另一支箭直接将一匹战马的头颅射爆,马背上的骑士被甩出老远。
左翼的冲锋势头顿时瓦解。残存的骑兵调转马头就跑,将后面的部队也冲得七零八落。
中军的阿史那显然暴怒了,号角声变得尖锐急促。右翼仆固浑的部队终于开始前进,但速度依然不快,像是在敷衍了事。
";装填!快!";顾慎催促着操作手,";瞄准中军,趁他们阵型混乱!";
车弩的操作手们汗如雨下,拼命转动绞盘。这种武器威力虽大,但装填确实缓慢。等第二轮准备好时,敌军已经调整了阵型,中军向后撤退,两翼则向中央靠拢。
";他们在重组进攻队形。";叶明分析道,";阿史那不会轻易放弃,下一波攻击会更猛烈。";
顾慎点点头:";我同意。应该趁现在派出骑兵袭扰,打乱他们的节奏。";
叶明却摇头:";太冒险了。我们人少,城墙才是最大优势。";
两人再次陷入争执。顾慎主张主动出击,利用骑兵机动性骚扰敌军;叶明则坚持固守城墙,依靠防御工事消耗敌军。周围的军官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