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考试,一则重磅消息在校园、媒体、网络上疯狂传播。
【沪市大学大三学生、Link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柯,为了回馈母校的教导、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特捐赠2000万用于相关技术研发,与刘宗院士、沪市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成立软件研究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林柯同学起到了优秀的示范作用,激励了在校大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抛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相关报道里只有2个重点。
【大三学生】以及【捐2000万】。
软件班的同学,注意力全在2000万上!
普通人做梦都不敢这么奢侈,只敢幻想500万。
那可是2000万啊,好多个零,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哪怕是寸土寸金的沪市也足够买一套,甚至几套房了。
林柯就这么捐给学校了?!真是败家子啊!
大家明明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还在苦哈哈准备期末考试,林柯却已经“毕业”了。
不需要再听课,做笔记、复习,考试,只需要等到明年6月,拿毕业证就好了。
不对,除了林柯外,班里还有一个“另类”。
方亮来到阶梯教室后,所有人目光齐刷刷聚集到他身上,恨不得立马飞过去打听一下2000万的八卦。
班长马正谊早已替他占好了座位。
“方亮,这里。”
方亮看到后,拎着两杯咖啡走了过去,将另一杯递给了他。
“谢了,班长。”
“客气啥,没有你,我也没办法把星巴克当水喝啊。”
方亮笑了笑没说什么,打开盖子,浅浅抿了一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星巴克对他而言,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不过就是家开在商场里的咖啡店而已。
他也无需再仰视,羡慕,讨好......一直说星巴克好喝的宋鸣舟了。
“那个2000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马正谊没忍住好奇心,八卦道:“林柯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捐给学校?自己留着花不好吗?”
周围同学听见后,纷纷竖起耳朵,迫不及待想要从方亮嘴里得知一些内幕消息,好回去跟其他同学炫耀,显摆。
“简单来说,公司发展遇到一些瓶颈,需要足够的科研技术来突破,林柯跟学校一拍即合,投资了2000万用于研究技术。”
方亮平静的解释道。
“哦,原来这样啊。”
马正谊端着咖啡杯,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那你知道不知道,林柯现在有多少钱?”
“他到底有多少钱,我确实不清楚。”
方亮实话实说道:“我只知道他欠了上亿美刀!”
“多少?上亿?还是美刀?”
马正谊差点没被吓死。
自己欠别人50块钱,都心急如焚,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林柯居然欠了上亿美刀!那他晚上能睡的着吗?
虽然大家是一个寝室的舍友,但明显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所以啊,我情愿给林柯打工,也不愿意单干,当老板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为了证明自己聪明,方亮不惜把内幕透露出去:“你还记得美院,院花陈初吗?”
“当然记得,我当初还想要她联系方式,结果对方愣是一句话也没说,硬生生吃了个'闭门羹’。”
马正谊不由自主回忆起,大一开学时的情景。
“你根本没戏,别再痴心妄想了,也就是林柯......”
方亮突然话锋一转:“不过现在陈初,未必能配上林柯了。”
“什么意思?”
马正谊刚问出口,外面响起了上课铃声,曾经带过软件班的冯讲师,踩着点走进了教室。
见老师来了,方亮打开书本,准备认真听课。
“等晚上回宿舍了,我慢慢跟你说。”
“好吧,晚上再说吧。”
马正谊喝了一大口咖啡,将好奇心暂时压了下去。
“你们徐老师临时有事,今天这节Java,由我替他来上。”
“现在开始点名。”
冯讲师拿着学生名单,挨个点名。
当他看到久违的名字被划斜杠后,不禁微微愣神。
一晃眼,那个优秀的天才少年,如今都开始回报学校了。
能成为林柯任课老师,冯讲师倍感荣幸。
好在自己没耽误他,早早放他离开课堂,不然的话,软件研究所未必能成立了。
......
与此同时。
陈万山和宋巧云,坐在路边小店里吃饭。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银行、朋友、亲戚......
各种催债电话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夫妇俩不得已暂时关闭手机,商量对策。
“实在不行,就把房子、车子都卖了吧,多少也能应应急,先过了这个年再说。”
陈万山边吃,边安慰着老婆。
“我不同意卖房!”
眼眶通红的宋巧云,扭过头不断小声抽泣道。
“小初在国外,过年回不来也就算了。但小末过年要回家啊,再有5个月他就要高考了!”
“过年回来发现家没了,他会不会崩溃?会不会缓不过来?高考会不会失利?”
“陈万山,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高考结束之前,房子绝对不能卖!”
“我也不想耽误小末高考!”
疲惫不堪的陈万山,放下筷子,目光呆滞看着老婆。
“可问题是没人愿意再借钱给我们了。”
“那些欠我们钱的人呢?”
宋巧云愤愤不平问道。
“和我们一样,到处东躲西藏。”
陈万山无奈的摇头:“哪怕找到了,也是没钱,大不了起诉,打官司。”
“既然如此,那就把厂子卖了。”
宋巧云心一横道:“生意失败就失败了,我愿意陪你从头再来,但我们绝对不能把小末,后半辈子搭进去,这是我作为母亲的底线!”
“我也想卖,可是电子厂卖不上价。”
陈万山无奈的摇头:“哪怕价钱给的公道,到头来还是欠银行一屁股债,倾家荡产也补不上那个窟窿。”
“更别提现在大家都压价,落井下石,想要捡个大便宜。”
如今的陈家,陷入了进退两难。
没有外人帮助,永远逃不出这个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