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贾母之谋 立下赌约
“老大,趁着今儿个人都在,老太婆也有个不情之请?”贾母见缝插针笑呵呵的对众人说道。
“母亲有话,但说无妨!”贾赦平淡的说着。
贾母趁热打铁,说出目的,“你看,宝玉这孩子也不小了,今年都十七了,老太婆是想着要不,你这个当大伯的,给安排个好前程,日后,宝玉也会感激你这个大伯的!”
贾母此言一出,整个荣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贾赦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眉头紧紧皱起,嘴角不自觉地耷拉下来,眼中满是无奈与不耐。
他心中暗自腹诽:这老太太也真是,平白无故把这烫手山芋扔给我,宝玉那不成器的样子,
我能有什么法子?还安排前程,这不是为难我吗?
贾琏站在一旁,微微低下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
他心里明白,这事儿棘手得很,不管是答应还是不答应,都讨不了好。
王熙凤则轻轻咬着嘴唇,眼神在众人身上快速流转,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以免自己被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贾赦冷哼一声,双手抱在胸前,身子微微后仰,转头看向贾政,
脸上带着明显的嘲讽之色,语气阴阳怪气地说道:“二弟也是这个意思?”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满是挑衅,似乎在等着看贾政的笑话。
贾政原本正安静地坐着,听到贾赦这话,身子猛地一僵。
他没想到贾母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更没想到贾赦会把矛头指向自己。
他心中一阵慌乱,脸上却努力维持着镇定。
贾政缓缓站起身来,双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神色有些尴尬。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心中暗暗埋怨贾母此举太过冒失,又恼怒贾赦故意刁难。
但他毕竟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当下硬着头皮说道:“兄长,此事我事先并不知情。”
他微微欠身,向贾赦行了个礼,试图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贾政挺直了腰板,表情严肃,看向贾母,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母亲,这么做看似是为宝玉好,实则是害了他!”
他双手背后,在原地缓缓踱步,神色凝重,“宝玉年纪尚轻,若现在就靠外力安排前程,
而不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日后如何能担当大任?贾家的基业,靠的可不是这些歪门邪道,而是子孙们脚踏实地的奋斗。”
贾政心里清楚,贾家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内部已经危机四伏。
子孙后代若不自强,家族迟早会走向衰败。他一直对贾宝玉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之路,重振家族声威。
所以在他看来,依靠他人安排前程,是绝不可取的。
贾母坐在主位上,微微眯起眼睛,神色有些不悦。她原本以为贾赦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应下此事,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她轻轻敲了敲手中的拐杖,说道:“我也只是心疼宝玉,他如今十七岁了,还整日里没个正经,我是想让他能有个好出路。”
贾政赶忙上前,躬身说道:“母亲的心意儿子明白,只是这前程之事,还需宝玉自己努力。”
他转头看向里屋,提高声音喊道:“贾宝玉,你给我滚出来!”
此时的贾宝玉正在里屋和丫鬟们嬉闹,听到父亲的吼声,吓得浑身一哆嗦。
他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完了,又要挨骂了。
无奈之下,只好磨磨蹭蹭地从后面的屋子里出来,低着头,慢慢走到荣禧堂内。
他偷偷抬眼,看了看众人的脸色,只见贾母一脸不满,父亲满脸怒容,大伯贾赦则带着嘲讽的笑意。
贾宝玉心中一阵委屈,小声嘟囔道:“我又怎么了……”
贾政瞪了他一眼,喝道:“还敢顶嘴!你整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看看你现在成什么样子!
今日当着众人的面,你且说说,日后有何打算?”
贾宝玉心中害怕父亲的威严,但又不愿屈服于这所谓的前程安排。
他咬了咬牙,壮着胆子说道:“我不想走什么仕途经济,那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都是些追名逐利的禄虫恶鬼,我看着就觉得臭不可闻。”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贾母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贾宝玉;
贾政气得脸色铁青,双手握拳,身体微微颤抖,指着贾宝玉骂道:“逆子!你……你简直气死我了!” 说完,就左右开弓,给贾宝玉的左右胖脸一边一个耳光。
贾赦却在一旁冷笑起来,说道:“看看,二弟,这就是你平日里宠出来的好儿子,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狂言,还谈什么前程!”
贾政又气又急,却又拿贾宝玉毫无办法。他深知宝玉生性叛逆,
对科举仕途极为反感,但在这家族的压力和期望面前,他又怎能任由宝玉如此任性下去。
此时的贾政,内心无比纠结。一方面,他疼爱宝玉,不想过分逼迫他;
另一方面,他又肩负着家族的责任,希望宝玉能走上正道,为贾家争光。
在这两难的境地中,他只能长叹一声,坐回椅子上,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
王熙凤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老爷,太太,老祖宗,大家都消消气。宝玉年纪小,不懂事,等过些日子,说不定就想通了呢!
今日是迎春妹妹的好日子,别因为这点事儿伤了和气。”
贾琏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父亲,二叔,这事儿还是从长计议吧。”
贾赦哼了一声,不再说话。贾母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罢了罢了,今日就先说到这儿吧!”
然而贾赦却不愿就此轻轻放下,连忙抬手阻拦:“母亲且慢!
通过刚刚这一番事情,儿子觉得宝玉平日里实在太过放纵,不能再这般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了。
今年的恩科他自然是赶不上了,
不过,我倒有个主意。只要宝玉能在明年的童生试上一举考上秀才,那么,老夫便举荐他进入国子监内深造学习,老太太,您意下如何?”
贾母一听,顿时面露惊喜之色,连连点头:“好好好!我就知道他大伯心底里还是疼爱宝玉的!”
众人的目光此刻都落在了贾宝玉身上。只见他微微皱眉,一脸的不情愿,但在众人目光的逼迫之下,又不好直接拒绝。
犹豫再三,贾宝玉硬着头皮,咬了咬牙嘴硬说道:“既然大伯有此要求,那侄儿便应下这个赌约便是!”颇有些输人不输阵的感觉。
话一出口,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贾母眼中满是欣慰,轻轻拍了拍宝玉的手;王熙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内心独白:笑死我了,就这窝囊废也能考上秀才?)
贾琏则向宝玉投去了一个鼓励的眼神。但愿宝玉能顺利考上秀才吧!贾琏心里暗道。
而贾赦依旧一脸严肃,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他是根本不相信贾宝玉能考上秀才的!因此,才立下这个赌约!
从那之后,贾宝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日里那些吟风弄月、与姐妹们嬉戏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他不得不整日埋头于四书五经之中,那些曾经觉得枯燥乏味的文章,如今成了他必须攻克的难关。
夜晚,书房的烛火常常亮至深夜,宝玉在灯下苦读,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
丫鬟们看着心疼,却也只能默默为他准备热茶、添衣保暖。而宝玉心中虽仍有诸多不甘,但既然已经答应了赌约,
便也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努力一试,为自己争一口气,也不辜负祖母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