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昭宁三年 大年初四
晨曦初照,阳光暖暖地洒在京城大地。
天还未亮透,杨起便带领着皇室成员,乘坐着华丽却又不失庄重的车辇,浩浩荡荡地朝着城东二十里外的玄真道观进发。
车辇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官道上缓缓前行。
玄真道观位于一处清幽之地,四周青山环绕,道观的飞檐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
当皇室车队抵达时,道观的道士们早已在山门前恭迎。
百姓们听闻皇帝要来玄真道观祈福,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道观外的道路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龙颜风采。
杨起身着一袭素色锦袍,头戴玉冠,神色凝重且虔诚。
踏入道观,清幽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袅袅香烟在殿宇间缭绕,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林之中,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
杨起在一众道士的引领下,来到道观主殿。主殿内,巨大的神像威严耸立,俯瞰众生。
杨起在神像前站定,缓缓跪在蒲团上,神色庄重地轻声祈愿:“三清道祖在上,庇佑我大秦风调雨顺,让田野间庄稼丰茂,百姓皆能衣食无忧。
愿我大秦江山永固,外敌不敢来犯,国家繁荣昌盛,万邦来朝。”
他的声音虽轻,却满含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期望。
梅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神像前。
她微微躬身,闭目祈福:“望上仙护佑皇室血脉昌盛,子孙平安康健,朝堂安稳,大秦基业绵延万代。”
陈皇后紧随其后,她面容端庄,眼神中透着温柔与坚定,在神像前虔诚祝祷:“愿我能辅助陛下治理后宫,使后宫安宁祥和,为陛下分忧,为大秦祈福。”
妃嫔们、皇子公主们也依次上前祈福。二皇子杨象才两岁,被奶娘小心翼翼地抱着。
小家伙眼睛大大的,犹如黑宝石般明亮,对周围新奇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扭动着小身子,时不时地伸出小手想要去抓神像前摆放的供果,嘴里还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
奶娘轻声哄着他:“小殿下,乖,这是给上仙的,可不能乱动哦!”
嘉秀公主杨柔则乖乖地被白贵妃抱在怀里。
她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众人祈福,粉嫩的小脸上偶尔露出奶声奶气的笑声,
清脆的笑声在道观中回荡,为这庄重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活泼。
祈福仪式结束后,杨起踏出玄真道观。阳光洒在他身上,为其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早已等候在外面的百姓们,见皇帝现身,“唰”地一下整齐跪地,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声音震得山谷都嗡嗡作响,惊飞了树梢上一群休憩的鸟儿。
杨起微笑着抬起手,这笑容如春风拂面,温和地说道:“大家都起来吧,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大家都能平安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百姓们缓缓起身,望着皇帝和蔼可亲的面容,心中满是感动和敬意,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人群中有个叫二柱的年轻后生,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陛下真是仁德啊,咱这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旁边他的老父亲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就你话多,陛下金口玉言,那还用你说!”引得周围人一阵轻笑。
大年初五,新春集市迎来了最后一天的狂欢。
集市上那叫一个人头攒动,热闹得仿佛要把天都掀翻。
各种摊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先瞧那摆满了精美的手工艺品的摊位,色彩斑斓的刺绣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绣娘们精心绣制的花鸟鱼虫,仿佛下一刻就要从绸缎上飞出来、游起来。
有个绣着鸳鸯戏水的荷包,引得一位羞涩的年轻姑娘驻足不前,
她身旁的丫鬟打趣道:“小姐,这荷包买回去,正好送给心仪的赵公子呢!”
小姐脸一红,轻啐一口:“就你嘴快!”而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一位老师傅正在雕刻一只老虎,只见他手中刻刀如行云流水般穿梭,木屑纷飞间,老虎的威猛神态渐渐显现。
一个小孩子瞪大眼睛,奶声奶气地问:“爷爷,这老虎会咬人吗?”老师傅哈哈大笑:“不咬不咬,这是给你们玩的。”
再看那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小吃摊,热气腾腾的包子刚出笼,白白胖胖的,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卖包子的张大婶扯着嗓子喊道:“刚出锅的肉包子嘞,皮薄馅大,香得很!”
一个壮汉走过来,大手一挥:“来五个!”边吃边嘟囔:“这味道,绝了,吃完有力气干活!”
旁边香气四溢的糖炒栗子摊位前也围满了人,老板熟练地翻炒着栗子,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过年的鞭炮声。
一个小丫头馋得直咽口水,拉着母亲的衣角:“娘,我要吃栗子。”母亲笑着给她买了一包,小丫头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烫得直吹气,模样十分可爱。
还有摆满了各式各样新奇玩具的摊位,拨浪鼓、竹蜻蜓等,吸引着孩子们流连忘返。
一个小男孩拿着拨浪鼓,摇得“咚咚”响,兴奋地满街跑。
他的小伙伴在后面追着喊:“等等我,等等我,让我也玩玩!”
这一天,集市上举行的各种精彩比赛,更是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射箭比赛场地围得水泄不通,参赛的选手们个个英姿飒爽。
人群中,有个叫李大胆的年轻人,平日里就喜欢舞刀弄剑,这次听说有射箭比赛,早早地就报了名。
他身着一件黑色劲装,手持一把雕花弓箭,自信满满地站在人群中。
旁边还有个叫王二麻子的,虽说名字不太雅,但射箭技术也不容小觑,他穿着一件灰色短打,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劲。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选手们纷纷拉弓搭箭,动作娴熟流畅。
李大胆率先发力,只见他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稳稳地拉满弓弦,
“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飞射而出,带着凌厉的风声飞向靶心。
可惜,稍稍偏了一点,射中了靶心旁边的一环。李大胆懊恼地拍了下大腿:“哎呀,失策失策!”
王二麻子嘿嘿一笑:“看我的!”他眯起眼睛,瞄准靶心,轻轻一放弓弦,箭“咻”地飞出去。
这箭不偏不倚,正中靶心。周围的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好!好箭法!”王二麻子得意地仰起头,朝着李大胆挑了挑眉。
接下来轮到一个叫刘三的年轻人,他是个普通的庄稼汉,平日里农活干得好,力气也不小,但射箭还是头一遭。
他紧张得手都有点发抖,好不容易把箭搭上弓,用力一拉,结果用力过猛,弦“啪”的一声断了,箭也歪歪斜斜地飞了出去,差点射中旁边的一只鸡。
那只鸡吓得“咯咯”直叫,满场乱跑,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刘三满脸通红,尴尬地挠挠头:“对不住,对不住啊!”
比赛继续进行,选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展身手。有的箭法精准,连连射中靶心;
有的则状况百出,不是箭射偏了,就是弓弦出问题。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呼声、叫好声、笑声此起彼伏。
投壶比赛那边也十分有趣。参赛的人们围坐在摆满酒壶的场地周围,手中拿着特制的箭杆。
人群中有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名叫张夫子,他平日里文质彬彬,此时也想来凑个热闹。
只见他手持箭杆,神色庄重,仿佛在做学问一般,小心翼翼地将箭投向酒壶。
可惜,箭在壶口转了一圈,还是掉了出来。张夫子并不气馁,扶了扶眼镜,笑着说:“无妨无妨,再来便是。”
旁边有个年轻的公子哥,叫赵玉郎,他穿着华丽的锦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他投出一箭,轻松命中酒壶。
他得意地甩了甩衣袖:“这有何难!”周围响起一阵掌声和叫好声。
不过,接下来他却连续几箭都没投中,引得众人一阵嘘声。
赵玉郎脸一红,嘴里嘟囔着:“今日许是运气不佳。”
投壶比赛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投中者,周围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未投中者,也不气馁,笑着准备下一次投掷。
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人们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在这热闹的集市中,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放下了平日里的烦恼和疲惫,尽情地欢笑、玩耍。
大秦的新春,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年,大秦将更加繁荣昌盛,百姓的生活也将如这热闹的集市一般,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手中紧紧握着心爱的玩具和零食,那纯真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
年轻的姑娘小伙们,借着这热闹的场合,偷偷打量着心仪的对象,心中萌生出丝丝爱意。
老人们则聚在一起,一边看着比赛,一边唠着家常,回忆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感慨着生活的美好。
此时,杨起也带着皇室成员悄悄来到了集市。他们没有惊动众人,而是融入人群之中,感受着这热闹非凡的新春氛围。
杨起看着百姓们幸福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让大秦百姓安居乐业的重任,而眼前这欢乐的场景,便是他努力的最好回报。
在射箭比赛场地,杨起驻足观看。他看着选手们精彩的表现,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他转身对身旁的侍卫说:“拿弓来!”侍卫们微微一愣,但还是迅速取来一把精良的弓箭。
杨起接过弓箭,轻轻挽起衣袖,搭箭、拉弓,一气呵成。只见那箭如闪电般射向靶心,正中红心。
周围的百姓们还没反应过来,等看清是皇帝陛下亲自射箭,顿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陛下万岁!陛下箭法无双!”
杨起微笑着放下弓箭,向百姓们挥手示意。他的这一举动,让百姓们更加感受到皇帝与他们的亲近。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大年初五的新春集市渐渐接近尾声,但人们心中的喜悦和对新一年的憧憬,却如同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整个大秦都沉浸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百姓们带着满满的欢乐和希望,迈向新的一年,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