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琼英的英勇表现也自然是被史文恭看在眼里,这位久经沙场的统帅哪还不知其心中所想。
他伸手轻轻地轻抚了一下琼英的发丝,动作温柔得与白日里那个杀伐决断的元帅判若两人。
口中轻声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放心,待日后擒得田虎之后,定然让你亲自取下他的项上人头。\"
这句话像是一个郑重的承诺,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琼英闻听其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满足的笑容。
她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随即在剧烈的疲惫之下,当即便沉沉睡去。
她的睡颜恬静美好,完全看不出白日里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将模样。
看着怀中的美人,史文恭嘴角抹过一丝笑意,那笑容中包含着宠溺与自豪。
随即亦是闭目睡去,明日还有大战等着他去指挥。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太原城外已经人喊马嘶,一片忙碌景象。
大梁镇南将军青面兽杨志,手持一杆镔铁点钢枪坐于高头大马之上。
这匹枣红马神骏异常,四蹄雪白,乃是史文恭亲赐的宝马。
杨志那张因胎记而显得狰狞的脸上此刻满是肃杀之气,回身看了一眼身后排列整齐的五万兵马。
这些精锐士兵铠甲鲜明,刀枪如林,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看到如此雄壮的军容,杨志心中豪情顿生,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此次史文恭以杨志为主帅,张清副之。
这一任命在太原府衙中宣布时,满堂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杨志那张因青色胎记而显得格外狰狞的脸上。
烛火摇曳间,杨志的独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宝刀的刀柄。
这一命令,顿时便让杨志兴奋不已。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那张向来严肃的面容此刻竟微微泛红。
多少年了,自从被高俅那厮陷害,丢了花石纲,他杨家将的后人何曾有过这等独当一面的机会?
如今,随着史文恭的地盘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区区数县之地,到如今坐拥大半个河东路,其麾下诸将的心思也是愈加活泛了起来。
每日清晨的练兵场上,刀枪碰撞声都比往日更加激烈;军议之时,请战的声音此起彼伏。
个个都想夺得战功,封侯拜将。
就连向来沉稳的孙立,近日来也频频主动请缨;更不用说那些年轻气盛的将领,个个摩拳擦掌,恨不能立下不世之功。
而杨志身负杨家的荣耀,祖上杨业、杨延昭的威名如同千钧重担压在他肩上,更是其中最为甚者。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取出祖传的枪谱细细研读,指腹摩挲着那些已经泛黄的纸页,仿佛能透过它们触摸到先祖的英魂。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定要用手中这杆镔铁枪,为杨家再添荣光!
随着杨志一声令下,五万大军便直奔石州而去。
清晨的薄雾中,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杨志胯下的枣红马喷着响鼻,铁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身后的将士们步伐整齐,铠甲碰撞声如同战鼓,震得路旁的树叶都簌簌落下。
大军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河东的群山之间,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惊得林中鸟雀四散飞逃。
石州守将名为董澄,此人身高九尺,站在城墙上如同一座铁塔,投下的阴影都能笼罩三四个士兵。
他臂力过人,能单手举起石狮子,善用一柄三十斤重的泼风刀,舞动时虎虎生风,三五人都近不得身。
麾下有一文一武相辅佐:文有陵川秀士耿恭,此人面白无须,眉目清秀,为人颇识谋略,有过目不忘之能,据说能将整部《孙子兵法》倒背如流;武有沈骥,此人身形瘦削却矫健如猿,善用一杆丈八点钢枪,伴随董澄多年,曾单枪匹马杀透重围救主。
董澄早在得知太原被史文恭所占之后,便下令手下兵马,严加守备城池。
城墙上的箭垛后堆满了滚木礌石,城门用铁皮加固,护城河也挖深了三尺。
每日清晨,他都会亲自巡视城防,那双鹰目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的疏漏。
而石州地界偏小,只有方山,离石,平夷等三座县郡,每座城池的守军都不足万人。
在得知杨志亲率五万兵马杀至其境内过后,董澄那张粗犷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浓眉拧成了一个疙瘩。
当夜,州府议事厅内烛火通明。
董澄端坐在虎皮交椅上,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扶手。
\"耿先生,如今敌军来势汹汹,可有良策?\"
他的声音如同闷雷,在厅内回荡。
耿恭轻摇羽扇,那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将军勿忧,在下有一计...\"
他凑到董澄耳边低语片刻,董澄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拍案叫绝:\"妙计!就依先生之言!\"
于是在耿恭的出谋之下,董澄特令副将沈骥统率两万精锐兵马,连夜出发,埋伏于胡公山一带。
这胡公山山势险峻,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过,乃是太原到石州州府离石的必经之路。
沈骥领命后立即点齐兵马,趁着夜色悄然出城。
这两万士兵衔枚疾走,马蹄裹布,刀枪缚草,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黎明时分,他们已悄然埋伏在胡公山两侧的密林中,弓箭手藏于高处,长枪兵隐于灌木,只等梁军自投罗网。
而杨志对于此事却全然不知,他率领五万大军出得太原城,走石盆寨,直奔离石县径直而去。
行军路上,杨志不断派出斥候探查前方敌情,却始终未见异常。
这一日,大军行至一处开阔地带,杨志勒马远眺,只见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前方是何地界?\"
他沉声问道。
身旁的参军立即展开地图:\"回将军,前方三十里便是胡公山,过了此山,再行半日便可抵达离石县。\"
杨志点点头,随即下令:\"传令张清,命他率两万兵马为先锋,先行探路。\"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只见一队精锐骑兵从大军中分离出来,当先一员将领白袍银甲,正是没羽箭张清。
此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腰间悬着飞石袋,据说百步之内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其副将丁得孙、龚旺也都是百里挑一的猛将,一个使飞刀,一个善用钢叉。
待张清与其副将丁得孙,龚旺二人带着两万兵马行至胡公山之前时,已是午后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