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想起沙俄士兵身上的金沙,原来,那些金沙来自这条山谷里的河流。
他起身走到河边,伸手扒开厚厚的积雪,露出闪着冰蓝色冷光的冰面。
冰面晶莹剔透,河底的沙石历历可见,他正盯着冰层下闪烁的金光发呆:“老赵……伍队……快来!快!”
两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跑了过来,老赵还随手操起一把斧头应急。
“何事?”伍队长和老赵见他用手指着河里,于是都向那里望去。
“俺的娘唉……”老赵惊呼一声,提起斧头就往冰面上砸去。
老赵哐哐几下砸开冰面,伍队长也顾不上冰水刺骨,伸手从河里捧起一把带着冰碴子的河沙,在水里晃了晃,捧出水面,阳光颜色的金沙,在正午的阳光里溅起星星点点的碎芒。
“乖乖...”夏允彝的师爷听到喊声,也跑了过来,此时,他的眼镜片几乎贴上冰面,“这哪里是河,分明是条金龙!”
他哆嗦着掏出放大镜,金砂里混着的黑曜石碎屑在镜片下泛着幽蓝光泽。
原来,沙俄士兵抓杨古安的族人,是要他们来淘金的。
几人有志一同地沉默着,看着夏允彝将积雪盖回原地,慢慢起身,走回营地。
为了显示友好,夏允彝将三座桦树皮木屋,让给了杨古安的族人,他带着队伍,与往日一样在林子里搭帐篷。
当天晚上,夏允彝与老赵、伍队长商量后,决定将杨古安的部族迁离此处,另觅栖息地,让他们靠近这条金沙河,是给部族招祸。
杨古安也明白,部族的惨祸,全由这条金沙河引起,他决定带着部族远离此处,在更东边的山林里,重建营地。
这些生女真,是夏允彝治下的百姓,刚见到这群原始人时,他想起杨嗣昌“事不可违,不必强求”的叮嘱,差点就要放弃了。
师爷当时也劝他放弃:“东家已经帮杨古安找到了他的族人,兑现了承诺,不如回到黑水河以南去,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又无法种地,朝廷拿来有何用?”
直到发现金沙河,他冷却的心里又燃起希望,就凭这条河,他也不能放弃!
考察队开始沿着金沙河的上下游考察,夏允彝则带着队伍,开始在十里外的一条山谷里,为杨古安的部族搭建木屋。
护卫队带着斧子、锯子、刨子、戳子等木工工具,全是精钢打造,锋利又耐用。
他们砍倒大树,锯成相同长短的木头,在木头的中间砍出凹槽,两头再砍出卯榫用的凹槽,利用长在地上的树桩做支撑,用原木一根根地架起来,不到十天时间,就搭起了十几座紧固结实的木屋。
乌力吉部的老弱女孺们,被他们的技艺惊呆了,当听杨古安说,这些漂亮的木屋,是送给他们住的时候,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杨古安的额尼带头,唱起了祝福的颂歌。
歌词大意,是赞美这支为他带来食物,又为他们修建木屋的人,是长生天派来的,拯救他们的天使,他们愿天使长驻人间,长驻他们部族,保佑部族长盛不衰……
杨古安的部族,自称乌尔喀部,他做为部族里唯一的青壮男子,自然而然地成了部族首领,因为夏允彝的队伍,为他们搭起了木屋,杨古安请夏允彝重新为他的部族起名。
部族的传统,是这表示臣服的意思。
夏允彝将他们命名为“乌力吉”部,意思是吉祥的猎手,祝愿他们拥有高超的狩猎技艺,在山林间收获满满,同时也能生活吉祥如意。
夏允彝将自己的营地,安在了离乌力吉部族两里远的谷地下游,这里地势更平坦,处于两条小河的交会处,一条通往乌力吉部,一条通往金沙河。
时间进入五月,山区的春天来了,积雪融化,河水叮咚,青草和树木蠢蠢欲动,准备发芽,山野里的杜鹃花,次第开放,杨古安的家乡,原来如此美丽。
杨古安找到夏允彝,说春天来了,部族间要开始走动了,一来交换物品和女人,二来,他要出去捕捉驯鹿,乌力吉部原来的驯鹿,都被红毛人杀来吃了。
没有驯鹿,部族人无法生存。
夏允彝送给他十斤盐巴、一匣子带铁箭头的羽箭、一把斧头、一柄匕首,还有一张捕鱼的桐油丝渔网,这些工具,在北山女真这些原始部族里,已经是逆天的存在。
夏允彝派了一小队,十一人的护卫队,随他出行,杨古安是他们在这片山区唯一能用得上的人,可不能有一点点闪失。
当夏允彝看见杨古安带出去交换的“物品”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竟然是三名女子,一人十二三岁,一人二十多岁,还有一人,看样子竟有三十多岁……部族被杀戮一遍,处在生育期的女人也很少了。
他不停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是他们的传统,不要干涉!不要干涉!
杨古安指指乌力吉部的营地,说:“莫日根……有事找莫日根……”
莫日根就是当初杨古安救下的少年,是族中唯二的男子,成了杨古安的帮手。
“你去吧,我的队伍要去金沙河开采金沙,”他叮嘱道,“可以让乌力吉部的族人去帮手,每日发食物,做满这一季,发一口铁锅……”
杨古安突然拽住夏允彝的狐裘,手指深深掐进貂毛:“不能碰!”这个向来沉默的女真汉子眼里翻涌着恐惧,用生硬的汉话比划着,“萨满说,金河是山神的血脉,动了要惹怒山神!”
夏允彝:“杨古安,告诉你的族人——我们来了,山神把金河赐给了大明,本官要用河里的金沙,为北山的各部族,换来木屋、火炕、保暖的衣物,更多的食物,更好的工具,大家才能保卫部族生存的这片土地,将凶残的沙俄人,赶出北山去!\"
杨古安犹豫许久,想到自己已经率部臣服夏允彝,只好点点头,返回去叫来莫日根,叮嘱了一番,才率队出发。
为避免引起误会,夏允彝并没有让乌力吉部的妇孺们参与淘金,以免引起她们在沙俄士兵逼迫下劳动的惨痛记忆。
而是一边建设基地,一边轮流安排护卫队的士兵们,进山里淘金。
一个月后,他写了一封奏折,简述了自己带队北来的情况,介绍了金沙河的地情况,并附上考察队的考察报告。
又将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金沙,和护卫队淘得的金沙,分出一部分做为北山府今年的税银,装在一个箱子里,派了一队五十人的护卫队,送往沈阳。
一个月后,护卫队回到沈阳,杨嗣昌一看,不敢怠慢,自己又写了一份折子,连同夏允彝的奏折、手札、考查报告和金沙一起,派快马送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