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九月初九,黄道吉日,宜嫁娶。
今日,冠军侯曹德正是纳娶江东郡主孙尚香为妾,孙曹两家从此结为秦晋之好。
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然而在侯府府邸之中一处小楼,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母亲,你能和二叔说说吗?让绍儿出去走走。今日可是姑姑的大婚之日哩。”
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公子拉着一位贵妇人的手撒娇,央求着夫人替他带话。
这名少年公子正是已故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儿子孙绍,而那名美妇正是闻名于世的大乔夫人。
大乔轻轻叹了口气,抚摸着孙绍的头发说道,“绍儿,你二叔公务繁忙,等你长大了姨娘带你出去。”
孙绍嘟起嘴,一脸不满。
又是这一套说辞,每次都是这样。
此时,外面传来喜乐之声更盛。
突然,一名小厮匆匆跑来,在门口禀报道,“夫人,绍公子,侯爷派人来说,让公子前去前厅观礼。”
孙绍眼睛一亮,看向母亲,大乔犹豫片刻后点点头。
原来让大乔母子观礼是曹德的主意。
江东碧眼儿枉为人子,一肚子书全他娘的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本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纳妾,他娘的孙权把这阵仗弄得像是他曹德入赘孙家似的。
既然你做初一,那老子就做十五。
于是,在新人向吴国太行礼问好的时候,曹德突然对孙权笑问道。
“敢问吴侯,为何不见讨逆将军遗孀和遗腹子?”
来到江东这段时间,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孙绍在江东似乎对于掌权者孙权和这些江东文武来说是个不能提的禁忌。
今天他就要当着江东父老的面,掀开吴侯的这个禁忌。
碧眼儿,有本事你咬我啊?
孙权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曹德会突然这么问,周围众人也都安静下来,目光纷纷投向孙权。
孙权强装镇定道,“绍儿尚且年幼,恐怕不适合出席这种场合。”
“嘿哟,你可就使劲儿地瞎扯吧!”
曹德在心里暗暗腹诽了一句,一脸不屑地白了他一眼,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对方一般。
随后,他微微转过头去,向着身旁的郭嘉轻轻一抬手,做出一个示意的动作。
孙权不要脸,他还要脸过日子。
郭嘉笑嘻嘻的走了出来,躬身对孙权拜道,“吴侯此言差矣,今日我家君侯和郡主喜结连理,从此以后两家共为一体。”
“俗话说,一家人从来不说两家话。再者说来,我家君侯于礼要拜见讨逆将军遗孀,绍公子身为晚辈,也应该拜见我家君侯。”
孙权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这时,周瑜站了出来,对着曹德拱手道,“冠军侯此举怕是不妥,绍公子年幼体弱,若染上风寒之类病症,恐不好交代。”话音之间已经有几分威胁之意。
曹德不以为然,冷笑一声,正准备开口反驳。
吴国太眉头一皱,对旁边的孙权问道,“仲谋,此事倒是你的不对,为何不将大乔和绍儿请来?”
从进了这大厅中,她总是觉得少了什么,现在经曹德提醒,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那个嫡孙了。
“是孩儿疏忽了,孩儿这就派人去请。”孙权讨好的笑道。
孙权虽嘴上应下,心中却暗恨曹德多事。
不多时,大乔带着孙绍前来。
孙绍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全然不顾在场压抑的气氛。
曹德看到孙绍,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上前一步道,“绍公子,本侯今日大喜,今后你我也算一家之人,这见面礼自是少不了。”说着便命人送上一份厚礼。
孙绍看了看母亲,得到允许后谢过曹德。
孙权见状,脸色越发难看。
这时,孙尚香走到孙绍面前,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绍儿,以后有姑姑在,定不会让人欺负你。”这话看似平常,却像针一样刺进孙权心里。
曹德又朗声道,“今日既是喜事,不如让绍公子在此处用膳玩耍,不必拘礼。”
孙权刚要反对,吴国太却先开了口,“如此甚好。”孙权只能咽下话语。
席间,曹德有意无意地与孙绍亲近,还承诺教他骑马射箭之事。
孙权紧握双拳,暗自咬牙,深知曹德此举意在削弱他在江东的威望,可眼下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
“混账!”
晚间,孙权在书房对着一干亲信臭骂。
“混账东西,他当这里是邺城,什么时候我吴侯府上的事轮到他做主?”
孙权越想越气,又是一顿臭骂。
自从他掌控江东以来,妻妾纳了不少,可是就没有一个争气的,为他生个儿子。
这些年来,军中关于让孙策遗子孙绍担任世子的说法尘嚣日上。
现在又出了今天这个事,曹德夫妇二人公开表态支持孙绍,这以后还得了?
难道真的要他把吴侯之位再拱手相让给孙绍?
“说话呀,平时你等不是能说会道的吗?”
孙权指着书房里的亲信,“怎么如今全变成哑巴了?”
“主公,不如去请大都督来。”朱然讪讪地回了一句。
其余众人听后急忙附和道,“是啊,此事非大都督莫属。”
“主公,我等才疏学浅,还是快请大都督来的好。”
说到最后,把周瑜吹得那是天上地下人间第一流人物。
孙权越听越气,脸色也越来越黑,“滚,全部给本侯滚!”
众人被他突然的怒吼吓住了,还是朱然眼尖看见孙权有拔剑的趋势,急忙招呼大家慌不择路的跑出孙权的书房。
“本侯就不信了,若是没了船桨,看你能飞过大江去。”
孙权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思考,想到得意之处不但自言自语,还发出十分渗人的笑声,透出几分让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对……就这样,把你软禁在江东腹地,看你往哪逃?”
“既然你这么喜欢他,那就让他陪着你给你养老送终。”
“哎,只是该如何先把陷阵营和连弩营调走了?”
“来人,快请大都督。”
果然,这事还真是离不开周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