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满心欢喜地收下了三个孩子,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稍作思索后,将 “英雄” 二字拆开,给小女孩取名为罗英,给小男孩取名为罗雄。
紧接着,便让三个孩子对着杨过叩头,行了入教之礼,就此,范希胜三人正式拜入明教。
范希胜只觉得脑袋晕晕乎乎的,还没回过神来,就突然多了个干爷爷,接着又加入了明教。
虽说他对明教具体是怎样的组织还不甚了解,但他心里明白,从加入了明教的这一刻起,干爷爷身后的这些人往后便是他们的依靠。
往后的日子,再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艰难困苦了。
众人纷纷向罗伊道喜,恭贺他喜得“孙辈”。
一番祝贺之后,这才再度踏上行程。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万兽商行的所在之处。
如今商行刚刚成立,千头万绪,诸多繁杂琐事全靠史伯威一人操持打理。
史伯威正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都要掐着时间。
他一方面要接收从山西运来的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另一方面又得将这些钱财换成粮食以及其他各种商品货物。
按照计划,商队会跟随杨过一同前行,一来是为了往光明顶运送物资,二来也是为了熟悉这条线路。
杨过等人到来之时,史伯威正忙得焦头烂额。
不过,西山一窟鬼到来之后,给史伯威增添了帮手,物资筹备的速度也因此加快了许多。
杨过一行便暂时留在商行中,等待着备齐货物启程的日子。
范希胜三人换上新的行头,每日都领着罗伊在城中四处闲逛。
罗伊本就隔代亲,如今又闲来无事,对这三个孩子可谓是有求必应。
这一日,杨过和小龙女正在屋内闲谈,周伯通又像往常一样来找杨过,要他传授武功。
就在这时,罗伊从外面领回来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熟人。
此人的出现,可着实把周伯通吓了一跳。
只见来人一身邋遢不堪的吐蕃僧人装扮,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轮寺主持鸠罗什。
小龙女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大和尚,你怎会落魄成这副模样?”
鸠罗什双手合十,神色黯然道:“杨施主,贫僧实在是苦啊!”
杨过打趣地笑道:“大和尚,出家人讲究四大皆空,可不兴诉苦抱怨啊!”
原来,在吐蕃,僧人地位极为尊崇。
鸠罗什往日在吐蕃游历的时候,凭借着一身僧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当地人奉为上宾,礼遇有加。
然而,汉人多信奉道家,注重祭奠祖宗,虽说也有人信奉佛教,但远不像吐蕃那般尊崇。
而且,中原佛教与吐蕃佛教虽说都供奉释迦牟尼,可两方的教义佛法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鸠罗什自襄阳离去之后,便一路游历。
除了在寺院挂单,平日里的开销都需要银钱。
他身上所带银两有限,又拉不下脸面去化缘,没几个月时间,所带的银两便花光了。
此后一路前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饥一顿饱一顿。
鸠罗什原本计划渡过黄河前往五台山游历,想要去领略一番中原佛教胜地的风采。
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百姓们自己都缺衣少食,再加上他一身异族装扮,一路上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无奈之下,他只好转道汉中,打算先返回吐蕃,再做其他打算。
周伯通听完他的讲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你这和尚可真笨!”
鸠罗什双手合十,一脸疑惑地问道:“施主此言何意?”
周伯通笑着解释道:“无本的买卖你都不会做?”
鸠罗什一脸严肃,说道:“阿弥陀佛!贫僧是出家人,怎能行那不义之事?”
小龙女也忍不住调侃道:“你若是饿死了,佛祖可救不活你。”
杨过见鸠罗什面露饥色,知道他是饿坏了,当即吩咐人去为他准备素食。
罗伊在一旁笑着说道:“伊玛目,这蠢和尚站在烧饼摊前,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就是不肯开口讨要。”
鸠罗什急忙反驳道:“异族人,你休要污蔑贫僧!贫僧那是在学习中原的饮食文化。”
周伯通笑着转向杨过,问道:“杨过,这和尚跟那些人可有关联?”
杨过微微点头,说道:“鸠罗什是大轮寺的主持,那些和尚则是大轮寺的叛徒。”
鸠罗什听闻,急忙问道:“杨施主,可是各位遇上了我大轮寺的叛徒?”
罗伊道:“不仅仅是遇上了,还杀了好多个呢。”
鸠罗什双手合十,唱喏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周伯通闻言,双手负在身后,围着鸠罗什慢悠悠地转了两圈。
忽然,他一拍手掌,笑着说道:“果真是个笨和尚!叛徒死了,你还舍不得!”
杨过笑着问道:“大和尚,接下来你是打算回吐蕃,还是跟我一道同行呢?”
鸠罗什急切地问道:“杨施主可有那异族人的消息?”
杨过颔首示意,说道:“前几日还与他大战了一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他似乎是压着力道出手,我与罗伊不是他的对手。”
鸠罗什面露难色,说道:“如此说来,贫僧想要取回功法,怕是难了!”
罗伊提议道:“你既然已经修炼过,自己默写一份便是。”
鸠罗什一脸认真地说:“先辈高僧遗留的真迹,意义非凡,岂能随意替代。”
周伯通又忍不住打趣道:“等你死了,那时便也是前辈高僧了。”
鸠罗什此时也算是觉察出周伯通的古怪秉性了,他转向杨过,问道:“杨施主,贫僧打算跟随施主同行,不知可否?”
杨过笑着说道:“等我的商队备齐物资,便启程西去。”
罗伊在一旁补充道:“借道吐蕃!”
鸠罗什好奇地问道:“不知杨施主的商队要贩运何种物资?”
杨过回答道:“以粮食为主!”
鸠罗什听后,说道:“吐蕃物资匮乏,唯独不缺粮食。”
“粮食太过沉重,运输起来极为不便,杨施主不如多备些丝绸、茶叶、瓷器、美酒。”
“到时可在吐蕃境内进行交易,用这些物品去换取牦牛、肥羊。对了,青塘城附近盛产青盐。”
……
有了鸠罗什的提议,商队立刻修改计划,开始采购丝绸、瓷器以及美酒。
只是可惜,由于不是产茶季节,茶叶的采购一时无法进行。
休整了几日后,史伯威依照杨过的吩咐,收留数十位孤儿打算带回明教培养。
在安排好商行留守人员继续采购物资后,他便领着商队,跟随着杨过一行,启程前往光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