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德说话连珠炮一样,平事坊接头人根本插不上话。
赵昌德憋着一肚子火呢,这平事坊耽误了他家王爷的大事,两万两银子就不说了,之前王爷计划元盛残疾后,认清社会现实,收购元镜楼和元氏玻璃的计划也不得不延迟。
接头人脸上蒙着面,头上戴着斗笠,等赵昌德说完,才开口道:“你这单生意,我们接不了,这是两千两银子,还给您。”
说话间,接头人从怀中拿出了两千两银票,递给赵昌德。
接头人还没说话,赵昌德又火力全开,“这就是你们平事坊的操守?你们不想接这单生意早说啊!我们再找其他人动手!你现在才说,耽误了我们多少事!”
蒙面接头人深吸一口气,缓了缓心中的怒气,“不是我们不想接,我们平事坊四个最顶尖的杀手,已经去了涞源县。但是四人如今已经全部失联,我们派人去查探,发现四人已经被涞源县官府全部诛杀。”
“元盛,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学子!”
如果他们早知道元盛的实力这么强大,他们会出动更多的人,制定更周密的计划,更不会以区区两千两银子,接这单生意!
因为这两千两银子,他们折了四个最顶尖的杀手!
“你说什么?”赵昌德显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四个平事坊的顶级杀手,竟然全部折在涞源县?
这元盛不简单!
“你爱信不信!”接头人转头就走,如果不是这狗比提供错误信息,也许平事坊最锋利的四把刀也不会折在涞源县。
赵昌德心知事关重大,急匆匆回到王府向荣亲王赵启成汇报。
“启禀王爷,平事坊的人说,他们派出的那四个杀手,已经全部被涞源县的衙役诛杀。”
荣亲王赵启成显然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他转着手上的扳指,涞源县的衙役能这么厉害,干掉平事坊四个顶级杀手?
退一步讲,即使涞水县县衙真有这么厉害的衙役,他们为什么保护元盛,为元家平这事?
赵启成再想到元盛因发明一个元氏犁,就能上达天庭,说明他一定有些人脉。
这个元盛不简单啊!
他娘的!
一个平民而已,他都不能动了?!
赵启成想到元镜楼和元氏玻璃他心动不已,即使元盛有些人脉,但也未必厉害,元盛必须死,元镜楼必须姓赵。
如果元盛是个普通学子,他还可以留一命,怪只怪元盛太优秀,连中小三元,未来前途无限,今日他不杀元盛,来日元盛必定会找他报仇!
赵昌德这个傻子,前几日还去挑衅,只怕元盛已经猜到杀手是荣亲王府雇佣的。
荣亲王赵启成在书房中来回踱步,随后他吩咐道:“叫王城过来。”
王城是荣亲王贴身侍卫首领,武艺高强。
荣亲王府按照规制,有二十名亲卫,四十名普通侍卫,但实际上荣亲王府养的亲卫近百名,普通侍卫也有近百名。
荣亲王府开销大,赵启成很需要元镜楼为荣亲王府输血。
“拜见王爷。”王城向荣亲王行礼。
荣亲王招起成说:“你带上三十个武功最高强侍卫,去把涞源县,青山镇山后村元盛杀了。”
“是,王爷。我会挑选王府武功最高强的侍卫,将元盛诛杀。”王城领命去挑人了。
三十个武功最高强的亲卫去对付一个读书人?
这时,赵昌德奉命跟王城交代细节。
“王城,你可要小心点,那个叫元盛的读书人,周围有高人,之前我已经请了平事坊的四个杀手去杀他,但那四个杀手全死了,万不能轻敌。”赵昌德叮嘱道。
果真是个硬茬子!
王城虽然没和平事坊的杀手交过手,但这些人必定武艺高强,才敢在刀尖上舔血。
王城问,“那四个杀手什么水平?”
“据说是平事坊最顶级的杀手。”赵昌德答道。
王城本来有些轻视之心,如今听管家说完,心中十分重视,王爷既然吩咐,他一定不能将事情搞砸了。
王城去挑选武功最高强的亲卫,赵昌德要一同前去指认元盛,以防杀错了人。
……
冀州府,除了元盛考得案首外,另外四位同窗都考的不错。
元盛六姐夫孙高阳考了第十九名,孙毅考了第三十五名,王尚春考了七十名,连吴风华都考了二百九十名,吊车尾考中了秀才。
张青书没来,元盛帮他看了成绩,张青书考了一百二十五名。
吴风华知道这个成绩的时候都乐疯了,跟元盛几人熟了之后,他活泼的天性释放了出来,“我爹说我考不中,看吧,我现在考中了!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你们一起读书,我都变厉害了。”
“走走走,今天一切开销我请客!”吴风华大手一甩,他可是押元盛高中,赢了四百两银子。
赵信然呵斥道:“就你考的最差,闹腾得最欢,咱们看完成绩,就该回书院准备后面的考试了,你以为谁都像你,就知道玩。”
元盛也不准备在府城逗留,生意上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他得回去。
众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回到涞源县。
与此同时,报喜的人早来到山后村。
报系人一进村就高喊,“喜报!喜报!元童生,高中案首!连中小三元!”
“喜报!喜报!元童生,高中案首!连中小三元!”
好家伙,村民们听到喜报,直接沸腾起来!
山后村真是风水好啊!连中小三元!县试府试院试都是案首!这可不得了!
最不得了的,等会元家一定散铜板。
很多村民都元家的辣椒厂上工,剩下的人不多。
他们跟着报系人,一路敲锣打鼓,来到元宅。
元来福和盛桂花有了上次的经验,早就等着呢。
两个人一大早就穿戴的整整齐齐,准备好给报喜人的红封,准备好给父老乡亲们散的铜钱,在正厅坐着。
他们已经问过儿子考的怎么样,儿子说考得不错。
上次儿子这么说,就考了案首,这次估计也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