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位于南阳以南,自古以来是中原西南门户。
三国演义中,刘备投奔刘表时,就曾屯兵新野。诸葛亮还来了一次火烧新野,大败曹仁。
不过火烧新野是三国演义,正史中没有记载。
倒是有火烧博望坡,不过放火的是刘备。
总之,这里也算四战之地了,反正和中原挨边的都是四战之地。
谁叫老祖宗喜欢逐鹿中原呢?
哦,不止老祖宗,现代人也想,只是没那条件。
“敌军前锋距此已经不足二十公里,前出的侦察兵距离我们也不过十公里。”
“敌军开始安营扎寨,今天又是白忙活的一天。”
参谋长连续接了两个电话,放下电话后,说话都有些无力。
刘庆森深深的叹了口气,走到沙盘旁边:
“清军前锋距离新野还有十公里,探子应该已经进入新野了吧?”
参谋长点了点头:
“看见一小队马队,约莫二十匹马进了新野。”
刘庆森揉了揉眉心:
“明天他们总应该走快些了吧?”
“一共就五十五公里,走了七天了,还剩十公里,就这还是先锋。”
“清军大队呢?”
参谋长看了看情报,又看了看沙盘,扯出代表清军大队人马的旗子,用尺子量了一下,往前挪了五厘米:
“今天他们走的还挺快,走了五公里左右。”
这是:1的比例制作的沙盘,对于一场战役来说精度不算高,但也不低了。
大汉军有两个师四个旅,及一支直属炮兵部队,一个重炮团,装备了36门克虏伯1886式120毫米重型榴弹炮。
总兵力六万出头。
刘庆森还有两个旅的预备队,放在襄阳留守,另外在宜昌还有两个师。
这些算上,就十万人出头了。
而当面的清军所属杂乱,根据刘庆森买到的情报,总人数应该在二十七八万人左右。
其中大部分是陕军,部分是晋军,还夹杂了约一万人的八旗——汉满蒙八旗都有。
总之就是很杂乱。
双方近四十万人参加这次战役。
刘庆森信心满满,毕竟以少打多他是行家。
当初几千人顶着东瀛联合舰队,还孤悬海外,都干掉了东瀛第六师团。
现在有十万人,手中的火力更甚,而敌人数量虽然不少,但比第六师团更弱。
但,清军出战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清军前锋所部两万余人,经过大汉军探查,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客军组成的,例如川军、甘军等。
他们从出了南阳到今天,已经七天了,只前进了45公里,平均每天能行进六公里出头。
后面的主力十几万陕军每天更是只移动四公里左右。
这是平原!不是在山上!
刘庆森当初在闵地大山里扛着机枪都比他们跑得快!
这像是来打仗的吗?
他不止一次想过主动出击,但想到各部已经按计划运动到位,此刻更改计划,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作罢了。
大战在即,最忌讳的就是命令混乱。
反正又不是赢不了。
第七天就这么过去了,第八天下午五点左右,清军先锋终于是进了新野。
第九天,还在后面近二十公里的清军主力终于加快了速度,一天时间狂奔十五公里。
速度是之前平均速的近四倍!所以叫狂奔!
“距离适中,可以按一号预定方案展开,让十九旅根据十四号预案,开始进行牵制任务。”
参谋长把各种数据经过反复对比后,抬头看向刘庆森。
一号预案就是最初的计划,最粗犷的计划:
放清军前锋过去之后,隔断前锋和中军的联系,吸引中军主动进攻。
这需要大汉军在合适的时候插入二者之间的缝隙,远了清军中军说不定就跑了。
近了说不定来不及合拢,就比如现在,不足五公里的距离,有点近了。
清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就算他们战斗意志不坚定,战斗力低下,后勤没保障,武器弹药不充分,武器还老旧落后缺乏保养。
但是,终归拿的不是烧火棍,大汉军也不是铁打的。
十七号预案就是为这准备的。
夜间从西边发动对新野的佯攻,然后大汉军大部从东面行军通过,强制进入缝隙。
第九天夜里,陕军刚刚睡下,远处就传来了隆隆声。
“怎么打雷了?要下雨了吗?”
“过去一点,这里漏雨,等下下雨了没法睡……”
普通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少数老兵知道,面露难色,也不声张。
极少数老兵开始传播,很快,各种各样的流言就传开了。
“吵什么吵?!还想不想睡了?不想睡起来吃军棍!”
“闭嘴!满口胡言……”
“扰乱军心者,妖言惑众者,斩!”
“你是逆贼的探子,来扰乱军心的吧?来呀,给我拉出去……”
清军将领们为了小命,赶紧出来弹压。
没办法,新兵不少,任由发展,万一营啸了,他们这些当官的也逃不了,大概率还是死在乱军之中。
远处,新野城西,炮声阵阵,城内清军瑟瑟发抖,紧张的防备着攻城的到来。
而新野城东,一根根火把插在地上,由南向北,城内清军看见了,也想出来偷袭。
但紧接着升上天的照明弹和重机枪给他们的骑兵上了一课,剩余的清军就眼睁睁看着大汉军向北走去。
等天亮后,大汉军在距离陕军不过两公里距离的位置挖好了简易战壕,布置好了火炮阵地。
一队队马匹将物资运了上来,阵地正在快速增强中。
陕军尝试了进攻,到十一点左右,陕军出动了七个大小不一的营,约万人,分七股进攻大汉军一个师的阵地。
很明显,攻不下来。
清军火力贫弱,甚至没有像样的火力准备,仅有的各种大炮胡乱打了几炮就开始进攻了。
而战斗意志更不必说,陕军肯战,敢战,但终究是封建军队。
机枪一响,同伴的尸体一倒下去,伤亡还不到10%,进攻部队就崩溃了。
之后留给清军的问题是,攻不过去,就该撤了。
但双方距离仅仅两公里,这个距离,携带大军,是不可能撤的下去的。
一个不小心溃败,就是全军覆没。
留一支断后的话,清军统帅觉得,可能断后的部队还不能敌人打过来就得崩溃。
“大局已定,陕军不缺乏勇猛的士兵,但依旧是清军的组织,本质上依旧是一群废物。”
“按照第一套预案第二套方案展开,浪费了我大半年,该结束了。”
刘庆森不满的转身,他竟然被这种东西拖住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