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尚有些朦胧,相国寺的钟声悠然从沉睡中被敲响,那声音厚重又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古寺的悠悠往事。
此时,李大为和都校尉统领着五百禁军,已然英姿飒爽地站在了队伍前方。
他们肩负重任,作为开路先锋,要为皇帝亲临相国寺警跸、禁卫打头阵。
禁军们步伐整齐,铠甲在微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向着相国寺稳步迈进。
稍后,汴京府尹衙门的钟都头,也率领着三百名捕快匆匆赶来。
捕快们虽没有禁军那般整齐划一的着装,但各个眼神锐利,透着精明与干练。
他们的任务是负责相国寺的外围警跸,确保整个区域万无一失。
李大为、都校尉和钟都头三人,其实是老相识了。
以往执行任务时,他们就曾多次碰面,彼此间有着一种特殊的默契和情谊。
此刻,他们分别指挥着各自的手下,有的集中行动,有的分散开来,很快就将相国寺的中庭两庑布置妥当。
一切安排就绪后,三人并肩走进了方丈室。
方丈室内,茶香袅袅,气氛格外温馨。向平早已等候在此,见他们进来,立刻兴高采烈地迎上前去。
“这是相国寺智能长老总住持。”向平热情地向三人介绍道。
智能长老满脸笑意,两手抱拳,缓缓放于胸前,行了个揖礼,说道:“三位英雄,老朽这厢有礼了。”
“使不得,使不得!”三人见状,急忙上前回礼,还下意识地伸手扶了一把长老,生怕长老行礼太累。
“小果子,上贡茶。”智能长老吩咐道。
“是,长老。”小沙弥小果子脆生生地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就端着用松针雪水泡好的北苑贡茶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到三人面前。
“三位英雄,请品尝北苑茶园贡茶。”长老举手做了个请的动作,眼神里满是真诚。
“多谢长老厚爱,这茶贵如黄金,受之有愧。”三人急忙上前道谢,随后轻轻端起茶杯。
只见那茶汤色泽金黄,宛如阳光被封在了杯中。
轻轻抿上一口,茶汤入口,先是一阵绵柔之感,接着便是干爽的回味,那股茶香在口中散开,余韵悠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春日茶园之中。
“好茶,难得一见的好茶。”李大为、都校尉、钟都头三人喝完茶,都不禁大加赞许。
在这紧张忙碌的清晨,能在相国寺的方丈室里,品上这样一杯好茶,与老友相聚,实在是难得的惬意时光。
而这片刻的宁静,也似乎为即将到来的皇帝驾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祥和氛围 。
在相国寺的方丈室内,气氛友好而热情。
向平一脸郑重,目光在三位老友身上一一扫过,开口道:“三位老友,今日叫你们来,是要给你们看两样至关重要的东西。” 说罢,他转身走到柜子前,小心翼翼地取出两卷图纸。
“这一卷,是我特地请画师精心绘制的布防图 ,这一卷,则是长老珍藏多年的相国寺建造图纸。”向平一边展开图纸,一边介绍道。
都校尉一看到这两卷图纸,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就像饿狼看到了猎物一般,失声喊道:“这可是稀世珍宝啊!”
李大伟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凑上前去,说道:“有了这两张图,这相国寺的里里外外可就没有我们不清楚的死角了。”
钟都头更是情绪高涨,挥舞着手臂说道:“有这两张宝贝在,就算还有不法之徒藏匿其中,你们从里面驱赶,我们从外面合围,就像包饺子一样,一个都跑不了!”
这时,长老缓缓走到图纸旁,轻微欠身,恭敬地说道:“三位英雄,这相国寺建造图,在有关主次结构、关键通道等方面,我和向师爷都仔细做了标注,一目了然,绝不耽误各位英雄办事。”
说着,长老就俯下身,手指着图纸,又详细地给三人解释了一遍。
“简直太完美了!有了这图,此次行动定能万无一失。”都校尉强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声音都微微有些颤抖。
向平看着都校尉,一脸信任地将图纸递过去,说道:“都校尉,这两卷图纸关系重大,就交由你暂时保管。”
都校尉双手接过图纸,神色庄重,诚恳地说道:“好的,向师爷放心,我一定妥善保管。等今天事情办完班师回朝,我定将原物奉还。”
事情交代完,长老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向师爷,寺中的法坛建造已接近尾声,几位是否移步中庭观赏一下,看看打造得是否合心意?”
向平一听,立刻点头首肯,说道:“长老,我正有此意,早就想见识一下法坛的模样了。”
于是,几人一同走出方丈室。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低声讨论着图纸和接下来的计划,脚步匆匆地朝着相国寺中庭走去。
大相国寺的红墙映着冬日的暖阳,檐角铜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
这座皇家寺院的中庭,一片忙碌景象——今日,将在此搭建为仁宗皇帝祈福的法坛,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快,木料往这边抬!”监工的僧人扯着嗓子喊道。
一群工匠正将粗壮的楠木搬运至中庭中央。
法坛的设计早已确定,由相国寺数位高僧与精通营造的工匠反复商议而成。
法坛分为三层,寓意着佛教的三界。
工匠们有条不紊地搭建着木质框架,榫卯相接,严丝合缝。
负责雕刻的工匠们也不闲着,他们手持刻刀,在坛身的砖石上精心雕琢。
莲花、佛像、飞天等图案逐渐浮现,栩栩如生。
“这法坛一定要尽显庄严,不可有丝毫差错!”分院住持觉远大师眉头紧皱,对身旁的监工僧人叮嘱道。
觉远大师年逾花甲,白须飘飘,在相国寺德高望重,此次法坛的筹备,他全程把关。
随着法坛逐渐成型,装饰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寺内的僧人们将一幅幅精美的经幡悬挂在法坛四周。
经幡上印着经文,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对仁宗皇帝的祈愿。
法坛之上,摆放着鎏金香炉与白玉烛台,炉中檀香袅袅升腾,烛火摇曳生辉。
供奉的诸佛、菩萨塑像皆用纯金打造,面庞慈悲,双目微阖,似在俯瞰众生。
此时,向平那锐利的目光,看向一个木匠模样的人,总觉这人面熟,待他再看时,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