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老太的身体状况,王清儿也并非毫不关心。
虽然她对于自己这个祖母确实没有什么感情,但王清儿平日里对一个陌生人生重病,她也无法做到完全无动于衷。
又怎么会真的对祖母不管不顾呢?
事实上,她早就从王大夫那里了解到了王老太的病情,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她听王大夫讲述完王老太的病情后,王清儿心中已然明了祖母的身体状况。
王老太之所以身体欠佳,主要原因便是过度肥胖,这使得她早已罹患多种慢性疾病,诸如脂肪肝、糖尿病等等。
特别是老太太的肝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王大夫自然不知道癌症这一类的病症,但王清儿自己揣测,王老太得的或许这就是肝癌。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医疗器械进行精确诊断,她也不敢百分百肯定就是癌症。
不过,从王大夫的话语中,王清儿可以推断出王老太的病情确实已经相当严重,已经到了药石无灵,只能听天由命,活一天算一天的地步。
这次发病,可能真的就……
萍儿手中端着一个托盘走过来,上面放置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蛋糕和一盘子水灵灵的水果。
“萍儿,收拾一下东西,我们明天一早就启程回家。”
王清儿边吃着蛋糕,边随口吩咐道。
看来自己是没法再继续窝在县城里躲清闲了。
虽没什么感情,但好歹是祖母,挂着孙女的名头呢!
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回去露个面。
“好。”萍儿应了一声后,便转身步履轻快地走出了院子。
她首先来到车棚,找到负责管理马车的下人,嘱咐他仔细检查少夫人的马车,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完好无损,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马车的事情交待好后,萍儿又来到厨房。
她向厨娘们详细交代了明日早饭的时间,特别叮嘱要准备一些糕点,好让少夫人在路途中可以随时食用。
一切安排妥当后,萍儿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才带着莹儿回到王清儿的房间,开始帮王清儿收拾衣物。
由于王老太的身体状况不太乐观,两个丫鬟都心知肚明,所以她们特意挑选了一些素色的服饰和首饰,以备不时之需。
王大夫在天黑之前到达王家,刚刚为老太太诊治完毕,还给老太太扎了几针。
王大夫这才收拾好药箱背起朝房间外走,脸色显得有些凝重。
伍莲花跟在王大夫身后,满脸焦急地叫住王大夫,急切地问道:“王大夫,我婆母的身体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王夫人,实在抱歉,我已经尽力了,但老太太的状况实在不容乐观,还是尽早准备后事吧。我刚刚给老太太扎了针,她应该很快就会苏醒过来,你们趁这段时间好好陪陪老人家,也算是尽了最后的孝道。”
王大夫摇摇头满脸无奈地说道。
王老太的病情拖延得太久,若是王家能早点让他来诊治,或许情况还不至于如此糟糕,还能多活个一到两年。
只是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王老太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这些年来,王老太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小病不断。
而镇上的大夫们医术有限,开的药也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再加上王老太平日里特别喜欢吃,尤其对油腻食物和甜食情有独钟,这无疑给她本就肥胖的身体雪上加霜。
王清儿其实早就注意到祖母的身体过于肥胖,她知道肥胖肯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洪灾时王老太住在沐家的那段日子里,王清儿特意嘱咐过厨房不要做油腻的食物,同时也限制了王老太吃太多的甜食。
那时的王老太还却觉得孙女对她太过苛刻,竟然不让她吃肉,整天只给她吃些萝卜、白菜、青菜之类的。
为此,王老太心里对王清儿颇为不满。
后来这王老太一回到自己家中,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再也没有人能够管束她了。
于是,她开始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整日大鱼大肉,各种糕点糖果更是源源不断地往嘴里送。
然而,这样的放纵并没有持续太久,没过多久,王老太的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她感到身体的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竟然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起身。
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才能勉强下地走动。
早在王大夫第一次来为王老太诊治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告诉过她,老太太的身体状况需要特别注意饮食。
为此,王大夫还特意为王老太写了一份详细的菜谱,上面清楚地列出了哪些食物适合她吃,哪些则应该避免。
可惜的是,王老太根本没有把王大夫的话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每天还是照吃不误。
不仅如此,她吃完之后也不愿意走动一下,整天就像个懒骨头一样,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连上个厕所都觉得麻烦。
这下好了,病情已经严重到药石无医的地步了,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
要嘎啦!
怎么感觉有点自作自受呢?
所以说,肥胖的人真的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迈开双腿多运动,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啊!
伍莲花满脸愁容地恳请王大夫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婆母撑到相公和两个小姑子回来。
王大夫面露难色,但看到伍莲花那恳切的眼神,实在是推脱不掉,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他回到房中仔细地为王老太又诊了一次脉,然后开了一副药方,并嘱咐伍莲花等王老太醒来后,一定要按时给她喂下这副药。
其实这就是一副猛药,能够吊住老太太一口气,让她多撑些时日。
王老太除了王老爷这个儿子外,还生有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都是远嫁他乡,平日里很少回来走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她们才会带着孩子回娘家探望。
伍莲花深知婆母时日无多,便赶紧吩咐人去给两个小姑子报信,希望她们能尽快赶回来,见婆母最后一面,也送她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