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你想当皇后吗?”青瑶不喜欢人多,至于一副担心太子的凌嬷嬷早就被永寿宫的嬷嬷老走了,但是听到小太子的话,也给青瑶吓了一跳。
“你这孩子,可不能说这话。”青瑶赶紧将孩子抱在怀里,将他软软的头发揉乱了,“我只要能陪着你就很好了,这些事情也不是你这个小孩该思考的,难道你是嫌弃我位份低微了?”
“自然不是。”其实,保成很清楚为什么皇阿玛会突然带他出宫的。他已经不是两岁的小孩子了,现在三岁多的他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了。
这些日子的乾清宫很热闹,就算是在皇阿玛给他讲课的时候,也有后宫的妃子给皇阿玛和自己送汤汤水水的,更别说他单独出门的时候,遇到的就更多了。
他问过了吴嬷嬷,她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吴嬷嬷说,她们是在讨好自己,想要在这次后宫册封中得到更好的位份。
所以他就想知道,姨母是不是也想要得到自己母后的地位。保成不希望任何人替代自己的母后,但是如果姨母想要的话,他或许会心里不舒服,但是比其他人更能接受。
可是姨母显然并不喜欢皇后的位份,姨母说她只要陪着自己就很好了,想到这里,保成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那姨母想要什么封号?”保成窝在青瑶的怀里,想到了皇阿玛先前跟内务府说要拟封号的事情,让他们拟些寓意好的封号,于是忍不住好奇的问一句。如果,姨母有什么喜欢的封号,自己可以跟皇阿玛提一提。
青瑶轻轻点了点保成的鼻子,笑着说:“封号什么的,姨母并不在意。要不保成给姨母选一个好听的,保成选的姨母就是最喜欢的呢。”
她也就是说着玩,这封号就是内务府拟定,康熙朱笔划定,她不觉得保成一个孩子能插手这件事情。
“好啊好啊。”保成可不觉得姨母是说着玩的,只是觉得自己被信任了,歪着头高兴儿认真地回答:“我一定会给姨母选一个好听的封号。”
青瑶见他眼睛亮晶晶的,也觉得心情很好,这孩子还真是可爱。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两人又开始了日常的相处。
现在青瑶除了给保成讲故事以外,已经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画画技巧,和更深奥的益智游戏。不得不说这孩子确实很聪明,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学就会。
她总算理解,康熙后来为什么会那么忌惮这个孩子了。当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自己一手教大的孩子却正当年,还学会了自己的所有知识,随时都有可能替代自己,如何能不让一个喜欢权力的人担心。
而,眼前这个孩子,他从小除了他的皇阿玛,就没有更亲近的人,即便是舅公那也是外臣。
可是他的皇阿玛不信任他,还找借口抬其他兄弟跟自己打擂台,打压自己的势力;更甚至,完全管控了自己身边的一切,面对着随时会被打杀的身边人,相信没有人能不疯狂吧。
康熙啊康熙,是你自己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你心目中的君主样子,最终也是你自己将他拉下了神坛的。你是不是忘了现在你对这孩子的期待,变的从来不是你一手培养的继承人,而是皇帝自己罢了。
保成发现青瑶在发呆,忍不住问:“姨母,你怎么了?”
“没什么,姨母只是觉得保成真是太聪明了,姨母小时候可没有保成聪明呢。”青瑶自然不会说,自己是在吐槽你皇阿玛。
听到青瑶提到了自己小时候,保成也忍不住好奇了,“姨母小时候是什么样的?”看着孩子好奇,青瑶也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便开始娓娓道来。
说起来,赫舍里青瑶从小并不受到重视,好在兆佳氏在赫舍里家是个良妾。噶布喇不是个合格的家主,至于嫡福晋虽然不喜欢妾室和庶出的子女,但是并不为难,所以她们母女的生活还算平静。
兆佳氏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在家时也是读书识字的,一手书画也是不俗,闲来无事就教赫舍里青瑶。
有时候嫡福晋觉得她们这些妾室有些烦了,也会将人赶去庄子,赫舍里青瑶年幼的时候就很喜欢在田间地头里玩。
保成听着青瑶幼年的事情,对于她口中的田野很是向往。虽然康熙经常带着他出宫玩,但是一个两三岁的幼儿也确实不适合去去田间地头玩。
但是小孩子会跑了,就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更何况,青瑶说的十分有趣,保成自然会想要去玩。
当康熙听到自己儿子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实在有些诧异。询问过后,才知道是赫舍里氏讲了她幼年时的事情。
康熙并不觉得这很有趣,一个大家闺秀,被这样流放在庄子里,他只会觉得青瑶的幼年很辛苦,倒是很心疼这个姑娘童年的不幸。
康熙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了保成,一时间保成也心疼起自家“凄凄惨惨”的姨母,说自己一定不让自己姨母在这么辛苦。
保成拉着康熙的衣袖,信誓旦旦道:“皇阿玛,我要好好对姨母,让她以后都开开心心的。”
康熙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中既觉好笑又有些欣慰,摸了摸他的头说:“好,你有这份心是好事。”
“对了,皇阿玛,我能给姨母选封号吗?”
康熙挺好奇的,不明白儿子怎么就将话题从要对姨母好转移到了选封号上了,“你为什么要想帮你姨母选封号?”
莫不是赫舍里氏也想要通过保成向自己求一个高位份?想到这里,康熙的眸光忍不住一暗,原以为是个安分的,没想到也是心大的!
保成可不知道自家皇阿玛在想什么,就将除了问姨母想不想当皇后的话都跟康熙说了一遍。
康熙这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是自己儿子提起这个话题的,也是自己儿子揽下了药给人选封号的活,人家明显是在逗孩子玩。
罢了,孩子想要帮忙,康熙就召来了内务府的人,将拟好的封号都拿给保成挑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