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瀛洲,嬴北埕不惜代价,搬来了一半的兰京坊。
大秦商社也在封溪建立了分部,命名为瀛州商社,开始整合当地,在嬴北埕的命令下,成立尚农坊,专职培育稻种。
成立商市署,由巴清兼任。
瀛州适合种植甘蔗,这里将会成为未来产糖的核心所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就在这个时候,黑冰台的特使抵达封溪,将一纸家书,交给了嬴北埕。
看完家书,嬴北埕不由得莞尔一笑,随后挥退了黑冰台特使。
看着**,嬴北埕将家书递给了**,道:“**,你留在封溪,协助中书左令开荒以及指导耕种,我回去一趟。”
“诺!”
点头答应一声,**也是笑着,道:“监国,不光是夫人,瀛州诸事,都需要有一个定调。”
“不管是因为什么,监国其实都应该回去一趟。”
“嗯!”
将瀛州的诸事安排妥当,嬴北埕带着铁鹰锐士,北上邛都郡,他要顺着五尺道返回巴蜀,从而进入咸阳。
未来的咸阳封溪道,必然会经过五尺道,将五尺道利用起来,从而确保巴蜀与瀛州联通,为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送走嬴北埕,巴清美目闪烁,她自然是希望尉青摇南下,只有尉青摇这个正妻怀孕,她才能放心。
要不然,这些日子,她都躲着嬴北埕。
作为曾经名满天下的大商,巴清见过太过的尔虞我诈,清楚嫡庶之别,毕竟嬴北埕不是普通人。
中书省之中,范增喝了一口茶水,看着**,道:“今日,监国北上,必然会带来封赏。”
“我等追随监国多日,也算是有了一个盼头。”
“是啊!”
这一刻,**也是感慨万千。
一旁的萧奉接话,道:“上一次,我们如此忙碌,还是在天水郡,只是相比于天水郡,瀛州要大的多。”
“还是有些不同的。”
此时,范增笑着摇头:“天水郡,与帝国直接接壤,不管是迁徒人口,还是发展天水郡,都非常的容易。”
“但是,瀛州远离中原,人口不足。”
“有些时候,太大了,反而是不要管理。”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道:“陛下,只怕是要让监国坐镇封溪,以整合帝国的南方。”
“这一次陛下送来家书,便是明显的一个信号。”
闻言,范增笑了笑,开口解释,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们也清楚,瀛州,邛都,夜郎,南海,桂林,象,这些地方,都是这一次战争打下来的。”
“除了南海郡之外,其余各地,迁徒的都是刑徒。”
“夜郎与邛都虽然是从巴蜀迁徒人口,但这个计划才刚刚开始,本土还是当地的土着。”
“没有了监国坐镇,这些地方,随时都会分裂。”
“所以在实边结束之前,监国都需要坐镇封溪,这种事情,除了皇子之外,都不合适。”
“但是,诸皇子,也只有监国最为合适。”
说到这里,范增话锋一转,道:“监国当初许下的诺言,如今已经兑现,现在就是我们以死回报监国的时候了。”
“如今监国北上,返回封溪,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等到监国回来,我们要让监国见到一个不一样的瀛州!”
.......
从瀛州离开,嬴北埕北上,抵达了邛都郡,邛都郡守带着官吏前来迎接:“臣邛都郡守,惠,见过监国!”
“臣等见过监国!”
“嗯!”
点了点头,嬴北埕目光落在了惠的身上,道:“你的事情,我也听闻了,好好的做你的郡守。”
“若是你有意,就让你最满意的子嗣跟随着我。”
“臣,多谢监国。”
惠操着一口蹩脚的秦言,脸上满是激动,这些日子,他也在努力的学**秦文化,自然是清楚,监国意味着什么。
眼前这位是大秦皇帝的儿子。
未来很有可能是大秦新的皇帝,他的子嗣跟在嬴北埕身边,自然是一种荣幸。
“监国,里面请。”
“好!”
嬴北埕在邛都待了三日,对于邛都郡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这才启程北上夜郎。
夜郎郡守率领官吏迎接。
对于夜郎,嬴北埕自然是更为的了解,毕竟,后世之中,有一个成语就叫做夜郎自大。
虽然他也清楚,那位夜郎首领,不是眼前的这位,但,终究是多了一些好奇。
......
肃慎君府。
尉缭前来。
尉青摇一脸的激动,自从她成婚以来,她就没有再见过尉缭了。
“大父!”
“青摇,还好么?”尉缭眼中满是心疼。
他心里清楚,嬴北埕成婚不久,就率军南下,这意味着,从尉青摇成婚以来,几乎都在独守空房。
而且这座府邸之中,除了陪嫁的侍女之外,再无一个亲近之人。
“大父,我没事。”
尉青摇招呼着尉缭落座,一脸笑意,道:“今日,大父怎么有时间来看望青摇了?”
“不是大父不想来,监国不在府上,老夫也不方便前来。”
尉缭无奈一笑,喝了一口茶水,道:“监国南下,攻克百越,南蛮,以及瀛州,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战事已经结束。”
“但是为了整合地方,监国需要坐镇瀛州,陛下之意,让老夫派遣一些心腹,同时由赵府令带着铁鹰锐士护送你南下。”
“你们两人,长久分居,也不是办法。”
“老夫今日前来,便是告知你一声,让你提前做好南下的准备!”
闻言,尉青摇脸色微变,忍不住开口,道:“大父,夫君他没事吧?”
“监国没事!”
尉缭笑了笑:“只是巴清在南方,陛下的意思是,监国的长子,必须由你所生。”
“陛下有意册封监国为储君,其中轻重,你要知晓。”
“陛下已经通过黑冰台修书监国,等到监国回信到来,你便立即启程南下。”
“好!”
这一刻,尉青摇松了一口气,只要是嬴北埕没事,从咸阳南下瀛州,她心中没有反对。
更何况,这件事始皇帝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