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啊,快把这碗粥吃了吧,吃完就好好睡一觉,明天咱们一起去看看大宝和二宝。孩子们都很想你呢,她们也希望自己的娘亲能够健健康康的。”王春花温柔地说道,然后将一勺粥喂进张小米的嘴里。
那碗粥因为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些微凉了。
当它进入张小米口中时,零星几滴落在张小米下巴处。不过,王春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又舀起一勺粥,慢慢地喂进张小米的嘴里。
赵荷花站在一旁,看到女儿终于开始吃东西了,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她慢慢地走到张小米身后,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哽咽着张嘴:“对呀,小米,你一定要多吃点,这样身体才能快点好起来。
大宝要是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会心疼的。等会儿娘给你洗洗脸,再擦擦身子,让你清清爽爽的,明天咱们就可以去看两个孩子啦。”
“是啊,确实应该擦洗一下,不然孩子们可能会不习惯的。
咱们小米向来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可不能让娃子们看到娘亲这么邋遢呀。来,再吃一口。”王春花也附和着赵荷花的话,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
就这样,王春花和赵荷花一边轻声哄着张小米,一边耐心地喂她吃了一碗粥。看着张小米把粥吃完,王春花心里暗自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小米已经这样了,一时半会儿是很难走出来的。但人啊,始终是要活在这现实中的,怎好一直浑浑噩噩过一生。
这些天,她与赵荷花一直不断的劝慰着她,自己与她不时的说些外面的事情,说些三合村发生的一切,说郡县内最近的改变。
目的就是让张小米接触到人,接收外界的信息,让她的大脑不是一片血腥,也是让她的心不闲着。
不然老让她一个人窝着,天天活在痛苦中,早晚得把自己熬死。
而村里老爷子们与老太太们,叔伯婶子也都来劝过,心疼过,但收效甚微。
王春花咬了咬嘴唇,心里叹息,看来还是要做些什么。
看着赵荷花为张小米擦洗头脸,王春花手下轻柔的按压着张小米腿脚。
“看看,这收拾收拾利索多了,婶子给按按腿脚,明天上山才不费劲儿。等下好好睡觉,养养精神,明早婶子过来陪你一起去。”
“是嘞是嘞,你这些日子没出去了,肯定身上没力气的。一会娘打些水,烫烫脚,明儿个脚下才会有劲儿。”
“是要这样,荷花姐,明天我来家吃早食儿。”
“好,咱们一起去。”
王春花看着张小米睡下,与赵荷花交代几句夜间看着点,便回去了。
“娘,洗手吃饭了。”
“哎,来了。”
回到家里中朱氏在摆饭食,几个儿子拿着凳子准备着,俩儿媳妇一见婆母进门赶忙喊婆母洗手吃饭。
“娘,小米姐咋样了?”李氏给几个娃子分好饭,转身见婆母皱眉沉思,递碗的手不觉停住了。
“刚刚娘劝着吃了些粥,不过看样子……唉……”王春花叹息一声,拿起筷子夹了根蔬菜。
“娘,小米姐这样能活吗?”朱氏一听婆母这话眼眶一红,抬头期待地看着王春花。
“娘看难……”
“真的就没办法了吗?”朱氏摸了摸小草头顶,心里酸痛难忍,这么好的人咋就命苦成这样。
旁边张成拉过妻子的手,轻轻拍着,似在给予安慰。
他作为男人亦是不能理解小米姐婆家所作所为,人心怎可恶毒成这样,亲子竟然直接毒杀。
而他们知道的太晚,已经无力改变。但经过这个事情后,他知道自己不会这样对待媳妇与孩子的,家人是自己的命。
张聪手里抓着窝窝头,也不大口吃了,瞪着牛眼,不大开心的嘟囔着,“难道就这样看着小米姐死,那帮畜生还是死的轻了。”
“三哥,赵爷爷哪天就说了,小米姐难活。”张小四想着那天观刑后,赵枞爷爷颤抖不止的手,心里很是难过。
小时候小米姐可没少带自己,跟自己亲姐姐差不多。
“都吃饭吧,娘再想想。”王春花见儿子媳妇吃饭都吃不进了,便摆摆手。
吃罢饭,洗漱一番。王春花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张小米目前浑浑噩噩的,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这会子只能靠着去看孩子来熬日子,可这种方法维持不了多久,待张小米反应过来,估计还是活不成。
旁晚时观赵大姐也是心力憔悴的不成样子了,瞧那精神气儿比之张小米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在这么下去,估计赵大姐也撑不住了。
后面怎么办,张小米因着打击过大,这一日、两日的心神还没清醒。
等彻底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孩子惨死,而仇人也都已经死绝了。这就等于没有可宣泄的目标,没有了可恨的目标,没有了牵绊,她肯定会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生活下去。
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愤怒,必须要有一个发泄口,到时候要么无声的死去,要么疯狂的爆发,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第二天清晨,天空还未泛起鱼肚白,王春花便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她站在院子里,目光有些空洞地望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转头喊来张成。
“老大,娘问你个事儿。咱村里谁家有狗崽子啊?刚刚出窝的也行。”王春花的声音很平静,但张成却能感觉到她话里的急切。
张成看着自己的娘,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娘,这还真没有。”
王春花听了张成的话,并没有露出失望的神色,她继续追问。
“那隔壁村呢?”说着卷起了袖口,手下收拾着一会要带的东西,脑子里却在细细思量着。
这时,张聪从屋檐下走了过来。
他看到老娘和大哥在那里嘀咕,便好奇地凑上前去,梗着脖子问道:“娘,你要狗崽子做什么?我去隔壁村问问去。”
王春花转过头,看到张聪,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她轻轻地拍了拍张聪的胳膊,说道:“哦,没什么,娘就是随口问问。
行了,你去忙吧。娘一会儿跟你赵婶子去山上,看看你小米姐俩孩子,晚点娘再去作坊那边。”
“娘,我陪你去吧。这天还没亮呢,路上土疙瘩多。”张聪一听他娘这话,心里担心老娘路上别磕了碰了。
“不用,让你大哥陪我去,作坊那边需要你嘞。快去吧。”王春花见儿子孝顺,心里很是开心。
“好的娘!大哥你看顾点儿娘,我先过去了。”张聪一听有大哥陪着娘,心里的一松不再多问。
家里事情实在太多,他们几兄弟恨不得掰开几瓣儿用,转身招呼张小四快步走出了院门。
王春花见张聪和小四的身影消失在院门之外,然后转头看向张成,拉着他的胳膊就往院门外走去。
“老大啊,你先去看看,要是没有狗崽子,猫崽子也行啊。你赵婶子和娘的腿脚都没那么快。
等我们到了后山,你就先在附近找找看,有合适的就赶紧……”王春花一边走,一边细细地叮嘱着张成,生怕他遗漏了什么。
张成听着娘的唠叨,心里却像喝了一碗甜粥一样,暖洋洋的。
他知道娘是最心软的人,见不得小辈受苦受累。所以娘才会这么着急地,让他去找狗崽子或者猫崽子,就是希望能给小米姐找个伴儿,让她不要沉浸在悲伤中。
张成扶着王春花,慢慢往外走,“娘,您放心吧,我都知道了。我这就去隔壁村看看。”
王春花看着张成一脸认真,心里很是欣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那你快去快回啊。”
张成应了一声,转身朝着隔壁村的方向走去。
王春花则站在原地,目送着张成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到院子里。
王春花稍稍收拾了一下,跟大儿媳打声招呼不在家吃早饭了,便急匆匆地往赵大姐家赶去。
一路上,她的心里都在思量着待会去了后山该怎么做。
不一会儿,王春花就来到了赵荷花家的院子门口。她推开门,走进院子里,一眼就看到赵荷花正在锅屋里盛粥。
“春花,你来啦!快,先吃个菜窝窝垫垫肚子。”赵荷花热情地招呼着王春花,脸上洋溢着笑容,昨晚女儿睡的很踏实,竟然没有惊醒,她心里很是感激王春花。
“哎,好嘞!”王春花乐呵呵地应了一声,快步走到灶台边,接过赵荷花递过来的菜窝窝。
然后抓了个凳子,一屁股坐在了灶台后面,边啃边瞅灶膛内柴火。
“嗯,这菜窝窝刚出锅的,可香啦。”赵荷花眯着眼睛,乐呵呵地对王春花说道。
“嗯呢,这味道真不错,挺香的呢。小米醒了没呀?”
“醒啦,正在里面穿衣服呢,我这就把饭给她端过去。”赵荷花脸上带着笑,因着女儿对外界有反应了心情格外愉悦,手下的动作也显得轻快而利索。
没过多久,几人吃完了早饭。赵荷花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小娃子的衣服,再把王春花带来的吃食一并打包好。
然后挎着篮子,三人一起缓缓地朝后山走去。
此时,太阳已经在慢慢升起,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
三合村的老老少少们也都纷纷开始出门劳作。家里的老人有的去田里干活,有的则留在家里操持家务;而年轻人们则全都涌向了新建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