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小曼没有多想,带着孩子们下楼吃饭。
今天秦婧一家也过来了,难得人齐林晚晚当众宣布自己要去华清授课的消息,全家人不可置信的望着她。
“晚晚啊,你成绩还没出来他们就让你去当老师,这不压榨人嘛上学教书多累啊,华清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又不是没人。”
杜小曼哪里舍得啊,晚晚回来后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媳妇这事好事啊,看晚晚多能干,能者多劳,又当老师又当学生的,全国仅此一个。”
秦兴国激动啊,他又能在部队面前吹嘘一波了。
谁家儿媳妇都没有林晚晚优秀能干,那可是上面都赏识的人才。
“晚晚累了就多休息,你做不做爷爷都支持你。”
“那就有的好玩了,若是大院里考上华清的,很有可能会成为嫂子的学生,真想看到他们目瞪口呆的表情,一定非常有意思。”
秦铮以茶代酒敬了林晚晚一杯恭喜她。
反正现在无论嫂子做什么他都见怪不怪了。
“嫂子一直是我们全家的榜样,这大院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大哥找了嫂子这样的好媳妇。”
光是来找她打听的就不在少数,有些人不死心还想用钱来收买秦婧打听消息。
一家好女百家求。
高考完大家都没有放松,都在紧张兮兮的期待自己的高考成绩。
一周过后华国所有家庭都在守着电话或者在村长家里候着,生怕错过了好消息,有的人紧张的手都在发抖着。
有人欢喜有人愁。
秦渊:六百二十一分
秦铮:六百
秦婧:六百零八
……
大家陆续收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家属院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唯独一直没有收到林晚晚的高考成绩。
林家的兄弟全部都考上了,晚晚比家里的哥哥们更加聪明,不应该没有听到她的分数。
秦林两家着急不已,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嫂子你怎么不着急啊。”
“急什么,又跑不了。”
林晚晚吃苹果吃的特别香,毫不在乎的说道。
秦铮无语,他是学不来林晚晚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的。
军区大院知道林晚晚参加了高考,到现在成绩都还没下来,都在猜测她落榜了,在背后偷偷的看秦家的笑话呢。
秦林两家有在单位上班的都在笑话林晚晚徒有其表,连个像样的大学都没考上。
“叮铃叮铃。”
客厅电话铃声响起,全家人屏住呼吸的看着林晚晚接起电话,“是秋红啊,你考上京都的大学了,恭喜你啊,大山村其他人考的怎么样?”
林晚晚跟于秋红聊的很开心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然后开始报喜。
“二狗哥考到省城的大专,大山村包含知青考上大学的有五个人。”
于秋红和徐长林处对象了,两人感情稳定,报的是同一所大学,于秋红说徐长林变化很大,没有以前那股盛气凌人的态度了。
这两人看对眼令人匪夷所思,不过她还是祝福于秋红。
现在于秋红已经攒够上大学四年的学费了,随时都可以过来京都生活上学。
林晚晚回林家的时候被人议论纷纷,被周琳琳听到后直接跟他们对骂起来,谢思远拉都拉不住,直接参与到媳妇阵营中跟那些人讲道理。
夫妻俩火力全开骂的他们节节后退。
林晚晚前脚刚离开秦家,后脚以齐振华为首的,加上教育部的五六人满面笑容的从军区大院走进来,齐振华收到这里的一些风声,特意让人一路上敲锣打鼓的来到秦家。
“那是华清的齐校长,后面跟着教育部的人,说明今年的高考状元出现在我们大院,走,快点跟过去看看,让我们沾沾高考状元的喜气。”
后面跟着的人一直在讨论到底是谁这么厉害。
众人奔走相告以至于跟在后面的人越来越多,秦家人满面愁容,只有秦渊表现的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他也听到了,应该是过来祝贺媳妇是今年高考状元的。
他很笃定媳妇是高考状元。
果不其然敲锣打鼓声越来越近,杜小曼因为儿媳妇成绩的时候情绪不高,又听到吵的要命的声音,心情更加差。
“林晚晚同志在家吗,我们是教育部的过来给她报喜的!”
大门被敲的砰砰直响,听到报喜二字秦德标心情激动起来,哆嗦着身子盯着进来的人。
“我孙媳妇刚回娘家了。”
“快去叫她回来,秦老爷子恭喜啊,您孙媳妇可是今年唯一个考了七百四十五分的状元,语文作文扣了五分,其他科目都是满分啊。”
齐振华笑成了眯眯眼,欢快的跟秦家人说起林晚晚的成绩。
跟着进来看热闹的人深吸了一口气,同样都是人,吃的都是五谷杂粮,人家随便一考就是状元,他们家的孩子连个大专的边都没挨上。
“阿渊,快去叫你媳妇回来,跑过去啊!”
“我就说晚晚不可能落榜的,现在直接打烂那些人的嘴脸!”
杜小曼沮丧的心情一扫而空,那些想要伸手讨要糖的人杜小曼直接视而不见,她就是这么小气,谁让这些人一直在说晚晚的风凉话的。
“晚晚给你报喜的人过来了,爷爷奶奶你们可以过去看看,晚晚考了全国状元。”
“女婿你说的是真的吗?”
“娘是真的。”
秦渊含笑说道。
“快快快,快过去看看,晚晚太给我们长脸了。”
张翠芬第一个冲出家门,其他人紧随其后,小朋友们听到姑姑考了第一名后,每个人都跟姑姑说了些恭喜表扬的话后跟着大人们跑过去了。
“媳妇你怎么不过去看看。”
秦渊拉过她的手,一用力把她抱在怀里,“有什么好看的,意料之中。”
她可不想过去给人当猴看。
“我们也过去吧,齐校长带了记者过来,肯定要给你拍照的。”
光宗耀祖的事当然要大肆宣扬了,两家长辈正在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晚晚从小就很优秀,我们一家从来没有操心过她的任何事,她很有自己的主见。”
“作为晚晚的婆家,我们也不会干涉她的任何决定,她想做什么我们都支持她。”
“教育孩子有什么秘诀?我们都是在乡下种田的老百姓哪里会什么秘诀,当初的想法就是让孩子们通通都去读书,没钱宁愿欠着也让他们去读书,读书能改变未来生活,将来做个明事理的人,我们林家一直都是报着这个宗旨教育小辈的。”
老一辈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才懂得读书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