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一直在留意着曹刘的反应,除了一开始进屋时,那些动物标本让曹刘惊讶了一下后,就是看到那些香料时,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但是没有找到,一副失望的表情,那些奇石和外国的装饰品,更是没有引起曹刘的任何兴趣,曹刘这突然跑到一盆植物面前,很兴奋的查看倒是让糜竺很是惊讶。
“曹兄,你对这个感兴趣?这个是从天竺带回来的,那种白色的绒毛团,在天竺叫做‘迦波罗’,在咱们这叫做白叠,这种东西可以纺织成布,叫白叠布。”糜竺站在一旁给曹刘解释道。
“糜竺兄,你的意思是,咱们大汉也有种植这个?”曹刘有些激动的问道。
“呃!是有种植,但是并不多,不知道是气候的原因,还是种植不熟悉的问题,成活率并不高,我们糜家也就有几亩这种白叠田。”
听完糜竺的话,曹刘在心中思考着,对于农作物,他真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后世新疆大量产棉花,东北好像并不产棉花,好像高产的棉花需要大量的日照,还需要充足的水分,好像也和土壤有关系。手中的棉花和后世的也不太一样,感觉棉绒纤维更短一些。
棉花可是好东西,曹刘希望糜家组建航海船队,就是想把后世那些早已引进国内,而在东汉时期还没有的东西都带回来,棉花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曹刘不记得棉花产自哪里了。
棉花可是好东西啊!不但可以用于纺织品制造,后面的无烟火药也需要大量的棉花,既然东汉这时期都已经有了,那就不用再费心去找了,那接下来,就是找地方大面积种植的问题了,不过好像有些难,这时代的土地还是主要用来种植粮食,纺织品主要还是以麻布和丝绸为主,而且东北又不太适合种植,曹刘想到这里,忍不住开口问道。
“糜竺兄,为什么没有从天竺那边大量买入这种白叠,或者直接买白叠布?我想那些世家贵族们,也会很喜欢这种白叠布吧?”
“曹兄你有所不知,这个白叠在天竺那边价格也不便宜,虽然那边的产量应该不低,但种植的面积也并不是很大,和咱们这边一样,种植出来的白叠主要是供给他们的皇帝和贵族的,按照采购的价格,带回来卖并不合算,我听说在西域府那边也有种植这种白叠,还会作为贡品,进攻到宫里,还有这白叠布虽然不错,但还是比不上我们的丝绸的。”糜竺解释道。
“糜竺兄,你这里有没有这种白叠的种子,是否能卖给我一些,我想带回去一些,看看我们辽东郡可不可以种植?”曹刘问道。
“曹兄,你这就太见外了,这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我这里有不少,你拿去就是了。”
糜竺边说,边走到了一个架子前,上面有不少小麻袋,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放着满满的棉花种子。
“这些袋子里装的都是种子吗?”曹刘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的,我们买的那些香料,都私下里买了些种子回来,不过大多数并不适合在中原种植。”
糜竺见曹刘好奇,就逐一将所有的袋子打开来给曹刘看,曹刘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正经大学毕业的城市孩子,还真的是五谷不分,基本上都不认识,但其中一袋里的东西,可是让曹刘眼前一亮,竟然是西瓜子。
“糜竺兄,这个种子,也从天竺那边得来的嘛?”
“哎!是的,还有那一袋,这两袋东西都是从天竺带回来的,据说这个种子会长出一种球一样的水果,里面的果肉是红色的,家里的那些船员在天竺吃过,说是味道有些甜,并且水分很大。
天竺那边说,这种水果并不是他们本地出产的,而是一群浑身黑色的怪人带到天竺的,那些人还带来了金子和比琉璃更闪亮的石头,这也是后来我们糜家船队向天竺更远的地方探索的起因之一。
这两袋种子,足足花了我们糜家五十金,不过这种水果,我们并没有种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倒是另外一袋种子种植成功了,就是发现上当了,就是芦稷(高粱米),只不过和咱们这边的芦稷略有不同罢了,麦秆比较细,不过倒是有点很像曹兄你让我找的柘(甘蔗),杆子里也是甜的。
对了,曹兄,你想大量收集柘,应该是想制作石蜜吧?不过徐州这里还真的没人专门种植柘,我还是在扬州的庐江那边找到的,但种的人也非常少。”
糜竺抓了一把西瓜子拿在手里,开始还有些叹息的说道,后面又拿出另外那袋里面的种子,拨开了外皮,曹刘才认出来,这不就是高粱米嘛!还什么芦稷,鬼听得懂是啥!这玩意东北多的是,小时候没少掰这种高粱米杆吃,我们东北人都管这叫甜杆,还有就是小时候最讨厌吃的就是高粱米水饭,硬得要死。
前一刻曹刘还在心中疯狂的吐槽,突然就愣住了,这高粱米是好东西啊!高粱米虽然产量比水稻还差些,但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挑地,还非常耐旱耐寒,所以一直是北方比南方种得要多。
新开垦的土地可以用来主要种植水稻,那远离河边的旱地和半旱地可以大面积种植高粱米啊!不但人可以吃,还可以酿酒,甜杆还可以用来制糖,制糖的废料还可以用来造纸和做饲料,简直就是宝贝啊!
“糜兄,这种芦稷的种子,你这边有多少?”
“这个啊?府里只有这一小袋,城外的农庄倒是有不少,这种芦稷并不好吃,所以那几亩的收获,好像一直存放在粮仓里,曹兄,你想要的话,回去时都带走好了,也就几百斤而已。”
“那就多谢糜竺兄了,对了!糜竺兄,这些种子能否都给我一些,我想都带回辽东郡尝试种植一下,也许有些更适合辽东那边的天气。”
糜竺虽然有些好奇曹刘为啥对这种芦稷种子感兴趣,但对于他来说,这东西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全送给曹刘都无所谓,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结果就是曹刘一点都不客气的开口,每种种子都想要些,说什么辽东的天气可能更适合,糜竺是一点都不信,这些可都是从天竺带回来的,据说那边的天气更像交州那边,不过一些种子而已,糜竺还是满不在乎的答应了下来。
后面曹刘就没再发现什么好东西了,三人又回到了曹刘的房间,重新坐到了茶席前,曹刘知道糜竺应该有事要问,但他并不着急,而是喝着茶,想着棉花、西瓜和高粱的事,等着糜竺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