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臣女知晓你小心眼,但臣女只是个女子,不至于吧?”陈颂一双手抱胸,一脸啧啧啧的揶揄。
程堰瞥了她一眼:“至于,牡丹花开倾国色,男子想摘,女子更想摘。”
陈颂一挑眉:“所以你的意思是男子要防,女子也要防?”
“那不是正常。”
“什么正常,还不是因为你不正常!”陈颂一吐槽,“也就是公主能受得了你,换个人来,那都是懒得理你。”
“巧得很,本侯也不需要换个人来。”
“喂,你......”
“好了好了。”秦宜真生怕这两人能吵起来,忙是劝和,“陈姑娘,多谢你,以后得了空闲,便来平西侯府坐坐。”
陈颂一连连点头:“好啊好啊,我先前也往平西侯府递过拜帖,就是没能见到。”
“那是因为当时不认得你。”
平西侯府每日的拜帖就没有少过,秦宜真虽说对这位陈家真千金有些好奇,但她怀着孕,自然不会随意见不相识不相干之人。
如今瞧陈颂一,对她确实没恶意,也十分的喜欢她,而她对陈颂一也好奇,日后见见还行。
“好吧。”陈颂一勉强接受了这一说法,见秦宜真似乎有些累了,似乎有些舍不得,但也很有眼色的告辞离开。
程堰扶着秦宜真坐下,有些无奈又有些生气:“先是宋屏屏,现在又来了一个陈颂一,若不是知晓公主殿下是十分喜欢我这个夫君的,我还以为公主喜欢的是女子呢。”
旁人都是男子喜欢女子,女子喜欢男子,她倒好,真的是男得得防着,女的也得防着。
秦宜真无语:“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难不成就许你有几个可以一起喝酒侃大山的友人,我就不成吗?我们姐妹喝喝茶聊聊天,难不成还不行了?”
“你别胡说八道,说出去是要被人笑话的,什么醋都乱吃,你干脆别做什么平西侯,家里卖醋好了。”
秦宜真摸了摸肚子,小声道:“你可千万别学你爹,他这样迟早要被人打一顿的。”
程堰心道,谁还能打我了?
不过见她垂眸轻笑,眉眼温柔,他又觉得好笑,也不与她计较这点,过去将她扶起,让她回寝宫歇一歇。
“你好生歇一歇,也别在出去乱跑了,等晚些我忙完了,便来接你回家。”
秦宜真连连点头:“那你早点来。”
住在玉章宫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眼下一切都觉得陌生,唯有平西侯府,才是她安心自在的地方。
程堰连连答应:“嗯,我一定早点来。”
眼见侍女送上温水和换洗的衣裳,服侍她洗手净脸换衣躺下,程堰才匆匆离去。
再醒来,已经是夕阳偏斜,他来接她归家。
在他扶着她上马车的时候,秦宜真忽然想到陈颂一所说的话,说她是世间上最有福气的女子,一生圆满幸福,被许多人羡慕或是嫉妒。
他会像现在一样,陪着她过一辈子,一生恩爱长久,寿终正寝。
儿女孝顺出色,子孙满堂。
“怎么了?”他见她上了马车就不动了,皱眉,“是哪里不舒服吗?”
秦宜真回神,摇了摇头,然后拉着他的手,与他一同往车厢里走去。
待坐下,马车慢慢往前驶去,他见她不时地抬头看他,见他看过去又将目光移开,觉得有些好笑。
“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就不知道光明正大地看我吗?”
秦宜真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眉眼带笑:“程堰。”
“嗯。”
“我觉得我再也不会做噩梦了。”
若是陈颂一说的是真的,那她与程堰,定然是有与她上辈子不一样的结局的。
他会与她白头到老,寿终正寝,不会早早的就离她而去的。
“噩梦?你最近还做噩梦吗?”他轻抚她的秀发,语气柔和,十分的享受她的依赖和喜欢。
“很久都没有了。”
很久很久了,久到她都忘了,上一世不幸,可这一世一直有他在身边日日相伴,如今连孩子都有了,若不是陈颂一突然出现,她大概也不会再去回想。
“那就好。”
“对了,你知道陈姑娘......”秦宜真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想起陈颂一对她的信任,她又止住了到嘴边的话。
“你知道方始心现在在做什么吗?”
这些日子方始心像是消失了一样,之前她还请石锦葵接近方始心,问方始心关于如何处理女子被欺压之事。
只是可惜,石锦葵也不是日日有空闲去找她,而且她不知道在做什么,甚少见面,石锦葵见了她两三次,但也是敷衍随意,没到点上,也就一直没问出来。
“方始心?”程堰挑眉,这人他倒是知道的不少。
想到她弄出来的东西,程堰眼底有暗芒划过,他捏了捏秦宜真的手,对她道:“你也别太在意方始心,很快,就见不到她了。”
很快,应该就是个死人了。
方始心这些日子都在钻研炸药和火铳,他与程太后亲眼看到过效果,而眼下,他们在方始心什么时候死犹豫不决。
程堰觉得方始心现在就该死了,不该让炸药好火铳出现在这个世间上。
眼下四国,东秦虽说不如南齐富裕,但养军练兵多年,再加上一直在培养将才,若是真的动武,东秦随时有横扫四国之力。
眼下只差一个契机而已。
若是什么炸药火铳出现了,在东秦手里还好,若是落在他国手里,东秦原本的优势转瞬可能就会改变。
所以程堰觉得不应该让这些东西被做出来,方始心现在就要死。
而程太后则是觉得,就算是不该出现,也要让方始心将东西弄出来,至少在东秦将来有危机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姐弟二人在方始心什么时候死有点分歧,但死是必须死的。
秦宜真心头一跳,心中有些不安,忍不住提醒他:“我瞧着她邪门得很,你若是要对付她,需得万分小心才行,免得失了手,适得其反。”
“放心,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