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次分房时,竞争都格外激烈。
为了一个分房名额,闹得头破血流的不在少数。
但分到房子的人毕竟是少数。
因此,住得远又分不到房的人通勤便成了老大难。
矿务局大手一挥,耗时两年,通了这条公交路线。
至此,矿场大院前的公交站,便成了公交路线的必经之路。
也是矿场职工、附近中小学高中以及医院的终点站。
姜奕橙思前想后,都没想出比这更好的摆摊地点。
收拾好东西,四人提着桶,拿着各种零碎物什往公交站走去。
可即便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姜奕橙还是被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站满了人,将公交站牌包裹在中间,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公交站给惊到了。
头一次摆摊,乖巧跟在姜奕橙身后,本就有点心跳加速,不知道该怎么张口的姜书源姜书烊兄弟两面面相觑。
“姐,这一个摆摊的也没有,我们要怎么摆啊?”
姜奕橙抿了抿唇,仔细观察了下附近。
最终找了个不被站牌遮挡,又不会妨碍人排队上车的位置站定。
从姜海手中接过折叠桌,展开,支在地上。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碗,用准备好的超长筷子,夹了一碗零碎的辣条摆在桌上。
望着来来往往走得飞快的人群,朝两个弟弟俏皮一笑:“看我的。”
“走过路过别错过,新品辣条上市,免费尝不要钱喽!”
免费不要钱这5个字一出,就像是往已经快烧得沸腾了的油里倒下一片虾片,瞬间起了反应,引来了行人的注意。
本就觉得好奇,朝这边探头探脑的人仔细一瞧。
就看到一个编着两根麻花辫,穿着一身干净衣裳,手里还拿着一副过年炸东西时,才会出现的超长筷子的十几岁小姑娘。
亭亭玉立的站在小桌子前,一脸笑意的朝人群不断吆喝着。
贪小便宜是人的天性,这不,姜奕橙刚吆喝了两声,就有大娘走近了。
大娘刚一走近,鼻子就闻到了味。
“真免费?尝了不要钱?”
姜奕橙没说话,而是用实际行动回复。
白净的手从一旁的盘子里拿了根牙签,递给大娘:“你能吃辣吗?”
大娘将信将疑的拿着牙签,试探性往碗里一瞅,瞄准那块看起来最大的辣条,果断插下去。
见姜奕橙白净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又有点不好意思,梗着脖子道:
“我最爱吃辣了!”
“大娘,你倒是快尝啊!好不好吃?”
同样好奇,竖着耳朵关注着这边,却不敢做第一人的行人不住催促道。
大娘见此,只得举着牙签缓缓往嘴里送去。
顿时,一股咸辣的味道在口中蔓延。
姜奕橙见大娘蹙着的眉头舒展开来,薄唇微扬。
“咋样?好吃吗?”
“呃……麻麻辣辣,还带着点面皮的劲道,味道还成吧。”
话虽如此,可她紧盯着碗里辣条的眼睛,以及因为不断咽口水而上下滚动的喉咙,却出卖了她的真实想法。
“还成?大娘你可真行,这要是稍微吃的慢点,我就信了。小老板,给我也来根牙签!”
早已等的不耐烦的年轻小伙子利索道。
刚才离得远还好,这一走近点,扑鼻的香味,哪儿还忍得住?
不止他,不急着赶路的行人都默默停下脚步,从姜奕橙那儿拿了牙签,开始试吃。
“嘶,这味道够劲!”
“辣得爽!”
“好吃!”
姜书烊见碗里的辣条快速见底,有人尝了一次还想尝第二次,急了:
“一人只能尝一次,还想吃的掏钱买!”
被抓包的年轻小伙子脸一红,瓮声瓮气道:“怎么卖?”
姜奕橙扬了扬手里昨天下午裁好叠好的油纸小袋:“一毛钱一袋。”
姜奕橙做的辣条长,油纸袋却并不大,差不多装2、3根辣条就能满。
试吃过的人里,年龄大、持家有道的婶子纷纷摇头,嫌贵。
“这么点东西,要一毛?吃金子吧!”
“真敢开价,这又不是肉……”
姜书烊见不得别人这么说姜奕橙,嘴巴一动就要反驳。
无奈慢了一步,被姜书源抢了先。
“婶子,肉有我们家辣条这个味儿?我们家的辣条你刚也吃过了,都是上好的白面粉做的,”
说着,姜书源指了指桌上刚拿来盛试吃品的碗:
“我姐实在,这辣条上面不仅裹了芝麻,还用了不少油和各种大料。
这东西放得多、味道好、香味足,本钱就要得多。
一毛钱一袋已经是良心价了,我们亏着钱卖的东西你敢吃?
你是住矿场大院里的吧?家里工人多,能挣钱,还差这一毛两毛的?
难得遇到爱吃的东西,亏谁都不能亏了自己的嘴啊!”
这话算是说到了人的心坎上。
尤其是那几个每天起早贪黑辛苦上班,全靠矿场食堂那点没滋没味粮食度日的年轻人一听,瞬间不再犹豫。
挣钱是干嘛的啊?不就是为了过得好点?
“来来来,给我来一袋!”
“这东西能放到中午吧?我多买一袋,中午拿来当菜吃。”
一时间,姜奕橙的小摊子被围得水泄不通。
姜书源脑子灵活转得快,负责收钱。
姜书烊给疯狂装袋的姜奕橙打下手。
眼瞅着有人快把手伸到闺女脸上了,姜海身上冷气一放,板着脸道:
“排队排队,一个一个来。”
能这个点出现在矿场公交站附近的人,不是矿场上的工人,就是住这儿附近的土着。
还真不在乎这一毛两毛的。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辣条不能吃、重油重盐不利于健康的说法。
因此,凡是尝过了辣条的味道、能吃辣的人,都会买上一份。
一旦开张,就不愁没客。
公交车一趟又一趟的来,刚下车的人明显被这边的动静给吓了一跳。
问清楚后,一听能免费试吃,干脆不走了。
一时之间,排队买辣条的,等着试吃的顾客熙熙攘攘的堵在摊子前。
无奈之下,姜奕橙只得让那些试吃的另外排队,由姜海端着试吃的碗和牙签一一发放。
试吃时,姜海并不着急推销,而是让他们先吃。
可结果是喜人的。
抛去那些不能吃辣、急着去上班或赶公交的,大部分的人在试吃过后,都会选择掏钱再买一份。
不过半天时间,姜奕橙带来的两桶辣条就卖得没有了。
4个人累得不轻,可看着空空如也的桶,和鼓囊囊的钱袋,4人恨不得再累点才好。
“卖完了?”
刚买了一袋辣条回家,又被家里人赶出来买的年轻小姑娘一瞧收摊的架势,急道。
姜奕橙笑:“没了。”
“你们明天还来吗?”
“来,老位置!”
姜家4人一改来时的茫然,满脸喜气洋洋的往家里走去。
姜书烊性子急,沉不住气,路上就没忍住和哥哥姜书源咬舌头:
“咱一共卖了多少袋辣条?收了多少钱?”
姜书源一把推开弟弟嬉皮笑脸的大脸盘子,左右张望,确定没人注意,才低声说道:
“外面人多口杂,回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