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萧绰错愕看着许良,“许爱卿,已经酉时了,这么急匆匆来见朕,是有要事?”
“回陛下,正是!”许良拱手,双手奉上一封书信,笑道,“微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陛下!”
“好消息?”
萧绰面露期待。
能被许良称作好消息的定然不同寻常。
“是郭开。”许良咧嘴笑道,“他派人给微臣送了礼,还有这封信,想让微臣说服陛下帮助楚国新皇平定叛乱。”
听到许良这么说,萧绰却皱起眉头,“这算好消息?”
许良疑惑,“不算吗?”
上官婉儿沉吟道:“可是我们已经答应了韩先云啊!”
“那有何妨?”许良笑道,“陛下答应的是帮韩先云拖住魏、齐、赵三国,确保他们不对楚国用兵,又没答应他不往郢都出兵?”
“这……”
二女被许良的话弄糊涂了。
“就算出兵了,我们帮谁?”
“都帮。”
“都帮?”上官婉儿摇头,“此前列国动乱,的确有借兵平乱的。
但没有哪国同时支持敌对双方的。”
许良咧嘴怪笑,“那是他们此前没遇到我,遇到我早有了。”
上官婉儿:……
“可是,助韩先云,襄州半数地界跟楚国皇室的三成财富将会归于大乾,这是确定的。
相助熊云,又能得什么好处?”
许良一指密信,“他愿意将归属楚国南半部分的南阳之地划归大乾!”
二女一听瞬间激动起来,南阳之地!
南阳是山间盆地,地势平坦,适合耕种。
大乾的疆域只占据到南阳盆地的北边一小部分。
更多的所在则是被楚国占据。
大乾不是没想过将整个南阳之地占据,但南阳之南是两山夹马鞍之地,楚国的鄢郢就卡在马鞍最低处,易守难攻。
事实上,让她们激动的不只是南阳盆地能够耕种,而是一旦南阳所在都归大乾,则大乾疆域将跟鄢郢直接接壤。
就算他们无法通过这次楚国大乱拿下鄢郢,也可在日后顺利发动奇袭。
毕竟此前楚军只需坐镇鄢郢,北望南阳之地,属于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若想奇袭,难如登天。
鄢郢的重要性不止于此!
只因鄢郢居高北望是南阳盆地,南望是更为广袤的江汉平原!
楚国都城郢都就在江汉平原!
可以说,只要能拿下鄢郢,楚国的腹心地带将完全暴露在大乾军的铁蹄之下!
熊云愿割出南阳,足见诚意。
此时此刻,萧绰甚至有立马做出出兵支持熊云的冲动。
“许爱卿,朕觉得……可以支持熊云。”
“嗯?”许良错愕。
“许爱卿既然来见朕,应该是明白南阳的所在对我大乾来说意义远大于襄州。
一则南阳属平地,适宜耕种,且粮食能一年两熟,这在我大乾属于良田。
而襄州虽有平地,却远少于南阳,且多山区,管理不便。
二则南阳之南便是江汉平原,朕只要拿下鄢郢,就可威胁楚国郢都……
朕倾向于支持熊云!”
上官婉儿也点头,“襄州地界的确也很重要,且可以勾连寿春,为将来吞韩、魏打下基础。
但相较于南阳,我大乾的兵力布防需要更长,补给也更为困难。
所以支持熊云似乎更为妥善。”
许良静静听儿女说完,笑道:“为何要选?”
“嗯?”
“小孩子才选,难道不能两地都要?”
“都要?”萧绰忍不住问道,“许爱卿,怎么个都要法?”
别的她或许还要担心,但对许良出计谋利的目的,她没有任何怀疑!
许良笑道:“回陛下,如微臣方才所说,我们已经完成对韩先云的承诺了,接下来我大乾就可顺势出兵取襄州地界,这是他答应我们的……”
“等等。”萧绰抬手,“取襄州的话就等于明着告诉熊云我大乾的态度了,如何还能让熊云相信我大乾是出兵相助他的?”
许良叹道:“他得先表示诚意……”
萧绰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朕即刻发兵去接管南阳各城?”
“不错!”
“若韩先云派人问起呢?”
“他到时候应该已经到了郢都,忙着攻郢都呢,顾不上南阳的事。”
“若他非问呢?”
许良撇嘴,“彼时木已成舟,城已归属我大乾,他再问又有何用?”
上官婉儿忽然开口,“那攻襄州地界又怎么说?”
刚说完她就轻掩薄唇。
这个问题有些蠢了。
南阳是熊云主动割舍的,没有大动静。
襄州却是韩先云主动泄的密,韩先云肯定不会问。
要问也是熊云,且他至多会问:给的是南阳,为何南阳、襄州一起攻?
她甚至都能想到许良的回答:攻襄州,从背后偷袭韩先云!
“可是,”萧绰沉声道,“不管怎样,我大乾都是要出兵到郢都,若真的跟双方碰头,又该如何?”
许良笑道:“到时就说我大乾是来劝和的,既不希望韩将军弑君,留下千古骂名。
也不希望楚皇错杀忠臣良将……”
萧绰跟上官婉儿听得连连咋舌。
好一个“两地都要”!
许良这哪里是两地都要,连面子跟里子都要了!
许良拱手,“楚国使臣还在微臣府上,还请陛下造作决断。”
“这……”萧绰沉吟片刻,看向上官婉儿,“召张居中、顾春来、李源等人速来议事!”
上官婉儿呼吸急促,“遵旨!”
萧绰则快速取来面前一支笔,摊开纸张,写下一个名字:何景辉。
“何景辉此前刚到清州时就给朕上过一道奏章,里面有对襄州出兵的详细部署。
如今再加上韩先云给的兵力部署,由他带军应该顺利。”
许良点头。
何景辉原本是刘怀忠手底下的一个都尉,被他用二桃杀三士之计挑拨到了乾南。
若非他骁勇善战,他的下场应该跟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陈元甲一样,半道就死了。
“徐骁。”
萧绰又写下一个名字。
“他是徐进的长子,在南坪治理多年,就让他主持接管南阳各城。
许爱卿以为如何?”
许良点头,提了一句,“虽说是楚皇熊云主动割地,却也要提防意外。”
萧绰笑道:“这是自然……所以朕才要召顾春面圣。”
许良意外。
女帝的意思很明显,要让顾春来内有名,外有功啊!
六部之中,兵部无疑是最特殊的一部。
各部官员入文官,却可像武将一样外出带兵杀敌。
属于既有品级又有实权的官职。
如此前的冯源。
他一直反对伐韩,女帝对他也颇为不满,在没抓到他实质把柄之前也没好动他。
如今顾春来升任兵部尚书不说,还被准许外出带兵,这是多大的信任?
萧绰似猜到许良错愕,抬头正色道:“是不是有些意外?”
许良点头。
“不必意外。”萧绰笑道,“不瞒你说,自你出计伐韩之后,朕就开始考虑是否重新重用你许家一系的武将。
河西一战之后,朕便确定了未来数十年组建文武朝臣班底的方向。
当然,这一切倚仗你多矣。
再有不费一兵一卒解决甘泉郡尾大不掉的困境,又搅动楚国大乱,朕觉得,朕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自你为官以来,朕也一直有种感觉,大乾现有的国力跟运转方式,似无法支撑你的诸多计策。
既然如此,朕不妨大胆一点,将文武朝臣以你为朝臣组建。
朕这么说,许爱卿是否明白?”
许良拱手,“陛下如此信任,微臣感激不尽。”
萧绰摆手,“实话说,朕很多时候觉得此举着实冒险。
纵观历史也没有哪个帝王会如此作为的。
一旦你将来生出异心,朕跟大乾朝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说这话时,萧绰目光灼灼地盯着许良。
许良心下震撼。
萧绰的意思他明白,是要他表态。
略作沉吟,他拱手正色道:“陛下,微臣不敢说将来一定如何,但至少到现在微臣觉得陛下不比史书上任何一位明君逊色。
已经盖棺定论的帝王到了陛下这般年纪也不过如此了。
陛下功业、贤德已传遍列国,无可更改。
微臣此前说过,但求青史留名,而非遗臭万年。”
顿了顿,他又挺直腰杆说道:“方才陛下所说,史书上从未有哪位帝王将希望完全放在某个朝臣身上。
但微臣要说,这恰恰是他们只能是普通帝王,而非千古一帝。
陛下想成千古帝业,又何必要效仿前人?”
萧绰微笑点头,“有道理!”
许良悄然摩挲手心的汗。
这种朝皇帝表忠心的时候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一不留神,大功变大罪!
然而萧绰却话锋一转,“可你应该知道,人心不可捉摸。
今日之心无法保证来日之心。
你这保证,朕还是不放心,怎么办?”
“这……”许良无奈了。
这他娘的不耍无赖吗?
你是皇帝,你有最终解释权,信不信还不都是你一念之间的事。
萧绰忽地一笑,“许爱卿,你智谋无双,好好思索这个问题,想出一个让朕真的相信你的解决之法出来。”
“这……”许良摩挲听得直撮牙花子。
这还用想?
这法子他刚穿越第一天他就知道了!
关键是这话没法说啊!
万一惹得女帝大怒,岂不是犯下忤逆大罪?
略作沉吟,他拱手回道:“遵旨!”
萧绰见许良一副愁眉苦脸,腹内辗转的样子,忍不住嘴角上扬,不再理他,继续书写名字。
不多时,上官婉儿带着几位重臣赶来。
除了顾春来之外,其余几人皆振奋不已。
楚国不是韩国,体量大,肥肉多。
大乾只要能从楚国身上撕下一块肉,都比伐韩来得更实在!
得知许良的“两地都要”之法后,几人出奇一致地沉默了。
不是不同意,而是太同意了!
萧绰眼见众人同意,当即拍板:“事急从权,既三省要员、兵部堂官都在,此事便就此定下。”
张居中、甪里言对视一眼,后又看向许良。
后者又看向顾春来。
几人齐齐拱手,“请陛下降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