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泥湾,这吃饱穿暖的问题解决了,战士们和老乡们的精气神也更足了!可这精神面貌是提升了,一些“小问题”也开始冒头了。
“哎,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嘴巴里总有一股怪味儿?”
“你也有这感觉?我也是!特别是早上起来,这嘴巴里,简直……没法形容!”
原来,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大家伙儿都没有刷牙的习惯。
这每天吃的都是些粗粮、野菜,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时间一长,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牙龈肿痛、口臭等问题。
虽说这不是啥大病,但也确实影响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这有损咱南泥湾军民的形象啊!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吴龙的耳朵里。吴龙一听,这还了得?“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牙口不好,怎么吃得香?吃不香,哪来的力气干革命?”
“得想个辙,解决大家的口腔卫生问题!”吴龙把李位和赵连长找来,商量对策。
“吴教员,您有什么好主意?”
“我琢磨着,咱们得想办法制作牙刷和漱口水,让大家伙儿都能刷牙漱口!”
“牙刷?漱口水?这……这玩意儿上哪儿弄去啊?”
赵连长挠挠头,犯了愁。这年头,连饭都差点不够吃,还刷牙漱口,是不是太奢侈了?
“这就要靠咱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了!”吴龙指着窗外的一排柳树说道,“我观察过了,那柳枝,或许就能派上用场!”
“柳枝?这玩意儿也能做牙刷?”李位和赵连长都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试试看不就知道了?”说着,吴龙就带着他们来到了那排柳树下。
吴龙折下一根粗细适中的柳枝,用小刀削去外皮,然后把一端放在嘴里轻轻咬了咬。
“你们看,这柳枝的纤维,经过咬合,是不是有点像刷子了?”
李位和赵连长凑过来一看,还真是!这柳枝被咬过的一端,纤维散开,还真有点像刷子的样子。
“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动手吧!”
说干就干!战士们在吴龙的带领下,开始制作“柳枝牙刷”。
他们挑选那些生长了一年左右、粗细适中的柳枝,然后用小刀把柳枝截成一段一段的,再把一端的皮剥掉。
“这柳枝的皮要剥干净,不然刷牙的时候会扎嘴的。”吴龙一边示范,一边说。
“这柳枝要怎么处理,才能变成牙刷呢?”一个战士问道。
“这就要用到‘捶打’的技巧了!咱们把这剥好皮的一端,用石头或者木槌轻轻捶打,把里面的纤维捶散,这样就能用来刷牙了!”
战士们按照吴龙的方法,开始捶打柳枝。
他们把柳枝放在石头上,用木槌轻轻捶打,直到把柳枝的一端捶打成刷子的形状为止。
“这捶打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轻了刷不开,太重了容易把柳枝捶断。”
“是,吴教员,我们记住了!”
经过一番努力,一把把“柳枝牙刷”终于制作完成了。虽然这些牙刷看起来有些简陋,但却是战士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南泥湾军民智慧的结晶!
“哈哈,这‘柳枝牙刷’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用起来肯定比啥都不用强多了!”
“是啊,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刷牙了!”
战士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牙刷”,开始试用。他们把“牙刷”的一端放进嘴里,轻轻地刷着牙齿,感受着“牙刷”带来的清洁和舒适。
“嗯,这‘柳枝牙刷’虽然有点硬,但是刷起来还挺带劲儿的!”
解决了“刷”的问题,还得解决“漱”的问题。总不能刷完牙,还捧着手掌心喝水吧?那也太不方便了!而且,光用清水漱口,总感觉差点儿意思。
“咱们还得想办法弄个漱口水,再弄个装漱口水的容器。这漱口水,可以用淡盐水,或者煮过的淡茶水,都能起到一定的清洁口腔的作用。”
“好主意!吴教员,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李位当仁不让,主动揽下这活儿,“我记得咱们仓库里还有一些粗盐,可以用来配制淡盐水。”
“至于这漱口水的容器嘛……”
吴龙环顾四周,忽然眼睛一亮,“咱们可以用陶土烧制陶罐,或者用竹子制作竹筒,来装漱口水!”
“陶罐?竹筒?这都能装漱口水?”战士们都感到很新奇。
“当然可以!这陶罐透气性好,可以保持漱口水的清洁;这竹筒轻便易携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战士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有的去挖陶土,准备烧制陶罐;有的去砍竹子,准备制作竹筒。
烧制陶罐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好在,南泥湾的战士们中间,还真有几个会烧陶的“土专家”。
“这烧陶啊,首先要选好陶土,然后要塑形,最后要烧制。”一个名叫张陶的战士说道,“这每一步都有讲究,马虎不得!”
在张陶的指导下,战士们开始学习烧制陶罐。他们先把陶土用水和好,揉成泥团,然后在地上挖了一个简易的窑炉,把陶罐的坯子放进去,开始烧制。
“这烧陶的火候很重要,火太大了容易把陶罐烧裂,火太小了又烧不熟。”张陶说道,“我们要根据陶罐的大小和厚度,来控制火候。”
经过几个小时的烧制,一批简易的陶罐终于出炉了!这陶罐虽然丑了点,但用来装漱口水,肯定是没问题的!
另一边,制作竹筒的战士们也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挑选那些粗细适中、竹节较长的竹子,然后把它们锯成一段一段的,再把里面的竹节打通,就成了一个个天然的竹筒。
“这竹筒的口子要打磨光滑,不然容易划伤嘴唇。”
“这竹筒的底部要密封好,不然会漏水的。”
为了防止竹筒漏水,战士们还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木头做一个底座,然后把竹筒插在底座上,再用胶水或者桐油把缝隙封住。
“哈哈,这竹筒做的漱口水杯,真是太有创意了!”李位拿着一个制作好的竹筒,赞叹道。
“是啊,这竹筒轻便、耐用,比陶罐还方便携带呢!”
很快,一批批陶罐和竹筒就被分发到了战士们的手中。
大家伙儿迫不及待地用上了新装备:柳枝牙刷蘸上盐,仔细地刷着牙齿,然后拿起陶罐或竹筒,咕嘟咕嘟地漱起口来。
从此以后,刷牙漱口成为了南泥湾军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早晚,你都能看到战士们拿着自制的牙刷和漱口水容器,认真地刷牙漱口,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