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记得了。”
姬小颂靠在病床上,面对前来调查的公安同志,轻轻摇头:“那天晚上......我好像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山上走,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公安李同志合上笔记本,眉头紧锁:“姬同志,你的伤势很特殊。伤口边缘有高压电击痕迹,但整个厂区当晚都没有电力故障。”
“可能是......”徐卫东递过一杯热茶,声音发紧,“敌特分子用的特殊武器?”
病房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我们会加强厂区安保。”李同志最终站起身,“姬同志好好休息,有线索随时联系。”
门关上后,姬小颂长舒一口气,望向窗外的眼神有些恍惚。
“小颂。”徐卫东坐到床边,欲言又止,“你真的......”
“卫东。”她轻声打断,握住丈夫的手,“我没事。倒是你,黑眼圈都出来了。”
徐卫东想说些什么,最终只是紧紧回握。
现在敌特分子的手段越来越多,小颂什么都不记得了,这也好。
看着那满身的伤,想来这个伤害一定很大。
没关系,只要妻子活着就好。
他真的不敢想象,自己若是没有姬小颂在身边陪伴,该有多么彷徨。
这么多年来,那个曾经憨憨的农村妻子,已经完全蜕变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伴侣。
“卫东,为了特种钢,我们已经奋斗多年,你看外面的高楼大厦,自从迈入千禧年之后,我们的国家似乎越来越富强了。”
姬小颂声音轻得像飘一样。
徐卫东轻轻抚摸着妻子消瘦的手背,目光随着她望向窗外。
远处,新建的高楼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街道上自行车与汽车交织成流。
“是啊,”他声音低沉,“现在厂里都用上新的设备了,再也不用咱们当年那样用算盘算数据了。”
说着,他忽然笑了,“还记得咱们自制的那个光谱仪吗?现在都成厂史馆的展品了。”
姬小颂的嘴角微微上扬,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可是卫东,我听说 m国那边的新型特种钢已经突破了新的数据......”
“我们也在进步。”
徐卫东握紧她的手,“志钢他们团队研发的‘长城八号’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数值,而且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
病房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传来隐约的汽车喇叭声。
姬小颂突然问道:“你还记得咱们刚结婚时,厂里是什么样子吗?”
徐卫东的眼神变得深远:“记得。车间漏雨,设备老旧,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
他顿了顿,“那时候你总说,总有一天咱们会有自己的精密仪器,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现在都有了。”姬小颂轻声说,却又摇了摇头,“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不够?”
徐卫东沉默片刻,突然起身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你看看这个。”
姬小颂接过文件,是一份英文报告。
她惊讶地抬头:“这是......”
“m国最新的技术封锁清单。”
徐卫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把我们的‘长城系列’列入了禁运名单,说是什么‘战略物资’。”
姬小颂的手指微微发抖,翻看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条目。
许久,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徐卫东熟悉的光芒,那是当年在供销社柜台后,那个不服输的小媳妇才有的眼神。
“卫东,我们得走得更快才行。”
她一字一句地说,“光追上不行,我们得超越。”
徐卫东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三个月的实验数据我都记着,你看看这个晶界强化方案......”
正说着,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志钢探头进来:“爸,妈,没打扰你们吧?”
“进来吧。”姬小颂笑着招手,“正好有事要问你。”
志钢走进来,身上还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妈,你好点了吗?我们团队刚做完一组测试......”
“先不说这个。”
姬小颂打断儿子,指着报告上一处问道,“这个‘纳米孪晶技术’,你们学校实验室有研究吗?”
志钢凑过来看了看,眼睛一亮:“有!我导师正在做这个方向。妈,你怎么......”
“想办法搞到资料。”姬小颂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不,最好是能请这位导师来咱们厂指导。”
徐卫东和儿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病床上的姬小颂,此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在供销社里运筹帷幄的“憨媳妇”。
“妈,你真是......”志钢笑着摇头,“都躺病床上了还惦记着这些。”
姬小颂望向窗外,阳光在她的白发上镀了一层金边:“正因为躺在这里,才更明白时间的宝贵啊。”
徐卫东突然站起身:“我这就去找老厂长,申请成立专项攻关组。”
他转向儿子,“志钢,你负责联系学校那边。”
看着丈夫和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姬小颂轻轻靠在枕头上。
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战斗还远未结束,就像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一样,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
窗外,一片新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叶尖指向无垠的蓝天。
*
2017年,红星钢铁集团总部。
姬小颂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厂区里崭新的实验大楼。
又过去了些年,她的白发更多了,但眼神依然明亮如初。
身后,徐卫东正和几位年轻工程师讨论着最新的测试数据。
他的背有些佝偻了,可声音依旧洪亮:“这个晶界稳定性数据,比m国去年公布的还差12%!我们再努努力,马上就要追赶上他们了。”
他们这一代人,努力了一辈子,许多人已经走了,姬小颂和徐卫东活得够久,所以还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家里三个孩子,有研发芯片的、继续研究特种钢的、以及研究计算机的。
现在眼看就要追赶上m国,徐卫东的眼泪差点流了出来。
“徐工,我们国家这些年发展的速度就像是在飞一样,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算是很好了。”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轻声说道,他对自己国家的研究结果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当前特种钢运用的地方非常多,且性能稳定。
“不够……”
徐卫东摇了摇头,“我们要做,就只做最好的!”
就在这时,投影屏幕上的新闻标题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会议室的空气。
“m国冶金专家承认:伪造了超过240种特级钢材料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