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粹诧异的看着这个忠心的管家,万万没想到他会如此提议。
这在以往可是个忌讳,不过齐王好像是个例外。
毕粹想了想,还是决定在看看。
台上的小苏哲见无人与他比试,无趣的回到队伍,台下的众多士子大大松了口气。
只是围观百姓的嚼舌根,令他们的脸上像被马蜂追着蛰、一般疼。
没多会儿,典军带着所有王府士子考卷回来了。
“启禀殿下,陛下说既然有异议,此次所有科举考卷可轮流公示,便让属下都带来了。”
对于李二陛下明显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王夜表示鄙夷。
所有考卷公示,可没说单指王府学子,那其他士子答不上的白卷,写的一般的文章,不是要被全天下知晓?
这可是公开处刑了!
底下的士子显然也听到此消息,有些交白卷乱蒙的瞬间慌了。
这是要死的节奏!
那白卷一公示,百姓一看,就这水平还质疑齐王府士子,不得被唾沫淹死?
此时台下的士子紧张的看着台上的齐王,生怕他一下全展示出来。
若是这帮人狂妄的厉害,王夜肯定会一打到底,将其傲慢的心气全消灭。
可现在这帮人明显怂了,毕竟还要用他们。
于是他们就见到齐王没有回复典军如何做,径直走向桌前,写了一份告示!
“将这份告示一并张贴,试卷太多张贴麻烦,只公示每科前三就好。”
“是!殿下!”典军领命。
台下的众多士子明显松了口气,甚至看齐王的眼神那叫一个憧憬。
只是王夜也不在此地多留,带上王府的学子回去了。
而随着前三甲试卷的公示,众多士子已纷纷拜服,诗词文章各个辞藻华丽,经贴,算数,无一处错。
更重要的是,解惑了!
“我c,水稻雌雄同体?”
“原来如此?蛙是吃害虫的,它们若没,害虫也就泛滥成灾,想不到如此简单?”
明白过来的学子这个悔不当初,虽然他没种过田,可蛙吃虫还是知道的。
“牛羊多了毁坏草地,草地没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形成沙尘,沙尘过多会覆盖田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些学识难吗?
一旦反推,众士子发现很多他们都亲眼见过,只是却从未思考过原因。
随着齐王亲手写下的告示张贴出来,场面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不少士子纷纷往前挤。
齐王府公告!
即日起,王府学院特招师范科学子,结业后可任职教师。
识字,明理,知礼,品行上佳者、可前往渭水学院报名。
齐王府招学生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啊。
随即整个贡院门口就见到一位位士子,跟屁股着火似的往外跑。
“这是怎么了?”后面没挤进去的人纷纷询问。
有好心的士子撂下一句话就跑:“齐王府招生了!”
我靠,这还了得,一群人跟着往城外跑去,甭管别的,先去占个位置。
.....
太极宫,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拿着一份急报,听着杜如晦给他描述齐王府壮举。
“行了克明,朕都知道了,恶人就得恶人磨,这些士子比之夜小子,这道行差远了。”
“陛下可是有什么喜事?”
“哈哈哈,你看看吧!”被杜如晦看出自己欣喜的他,将那份奏报递了过去。
灵州大捷!斛薛部无一人逃走。
大唐兵士无损,斛薛部三万人马,分而破之,无还手之力。
俘获人口六万余人,六畜三万多匹,军械,财宝若干。
几位将军正押解俘获人员、物资在回长安的路上。
杜如晦也心中大慰,大唐本就战力强盛,此时已经无双了。
“陛下,这下今年修河道不用征召民役了,大善!”
“哈哈哈,小小斛薛部,不知死活,反乱往复,该有此下场!”
李二陛下心情大好,进账了不少六畜财宝,最重要的是验证了全甲骑兵的战力无双。
“此事要通传齐王府接收俘虏吗?”
“不急,这次我得好好跟我那贤侄说道说道。”
“说道什么?”杜如晦疑惑道。
“战马,听说他府上弄出了不少极品良马,朕眼馋呐!”
特勒骠被拐跑,他可是心疼了许久,他都找闺女打听过了,齐王府培育的良马已经有五个多月,就快断奶了。
为了得到它们,李二陛下可是盘算了许久。
“您还需要用这手段?齐王殿下又非不明事理之人。”
杜如晦不理解,齐王连全甲都献出了,会去卡李二陛下战马?
“呃~有些事你不知道。”
李二陛下有些尴尬,还不是最初赞助夜小子时的战马收钱了,现在不好开口。
就那混账东西,空口白牙的跟他要、不定敲朕多少钱呢。
有俘虏、有六畜,那小子绝对是另一副嘴脸。
老杜对这叔侄俩也是无奈,就没见过这么相爱相杀,充满算计的。
渭水、王夜可不知道他亲爱的皇叔,已经惦记上那些新繁育的马匹。
此时他正在下令嘉奖此次科举及第的学子,说白了就是找个理由发点钱。
因为里面有不少是流浪乞儿入学王府的,一应供给都是王府的常规供应。
没有爹娘依靠,手里也就别提有什么零花钱。
这些孩子经历苦难,大多都比较懂事,可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其他想法。
毕竟有齐王府佃户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快速富裕起来。
小六子手中拿着两贯钱,兴奋的找到他的狗儿哥。
他流落街头时,是狗儿哥救了他,他妹妹生病时,也是狗儿哥带着他去乞讨钱财治病。
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不断在小六子脑海中回忆。
他要报恩,用他赚的赏钱,请狗儿哥吃最好的东西。
“狗儿哥,你看!这是我参加科举齐王殿下给的赏钱,我要请你去渭水大吃一顿!”
“不去!你也不准去!”
六子微愣,不明白狗儿哥为什么变的有些严厉。
“六子,你很清楚我们今天这不愁吃穿的好日子怎么来的,如今才稍赚了点钱,就忘记曾吃不饱饭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