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97 年五月,初夏的阳光炽热地洒在下邳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但这座曾经繁华热闹的城池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沉重压抑的氛围之中。
吕布率领的军队在沛国遭遇了惨败,如今曹操与张固共计十几万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将下邳城紧紧围困。而城中,吕布所能依靠的守军仅仅剩下一万八千余人。
他的部将们也所剩无几,仅有张辽、高顺、曹性和曹豹,还有薛兰与李封,六人还坚守在吕布身旁。昔日威震四方的猛将吕布,如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颓丧和绝望。
其实,单纯的兵败被围并不可怕。对于身经百战的吕布来说,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都有可能东山再起。然而,真正让他感到万念俱灰的是,放眼整个天下,似乎再也找不到一处可以供他立足的地方。
曹操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自不必说;袁绍则早已明确表态拒绝接纳他,甚至据传已有出兵攻打他的计划;就连那远在南阳的刘备,也因过往的种种恩怨被他彻底得罪。
至于刘表和刘璋,虽然距离遥远,但以吕布的声名狼藉,恐怕他们也未必愿意伸出援手。更何况,即便他们有意相助,路途遥远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一直以来为吕布出谋划策的陈宫,此刻面对着如此艰难的局势,也是束手无策。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他智谋过人,面对敌我双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以及敌人压倒性的强大实力,任何阴谋诡计都显得苍白无力。
吕布独自站在城楼之上,俯瞰着城下黑压压的敌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他想起自己曾经纵横沙场、意气风发的日子,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不禁长叹一声:难道我吕布真的要就此灭亡吗?
城外的东西两边,赫然矗立着两座规模宏大的军营,宛如两头巨兽对峙而立。一方是张固所率领的军队,另一方则是以曹操为首的雄师。此刻,这两边的大营内部正上演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智谋较量。
曹操端坐在宽敞而庄重的大帐之中,与之前的汝南之战相比,此次跟随他一同出征的谋士数量众多且皆为一时之选。其中包括足智多谋的荀攸、董昭、、毛玠,刚刚投靠而来的陈登以及杨修等等。这些谋士们汇聚一堂,共同商议着破敌之计。
当初劝降宋宪之事,正是荀攸与陈登二人精心策划的结果。在他们巧妙的布局和谋略之下,曹操在对阵吕布之时采取了示敌以弱的计策。
曹操一开始并没有倾尽全力去攻打吕布,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战术安排,使得吕布对曹操的实力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最终,曹操成功地以极小的代价攻克了沛国,并收编了大量吕布军中的降卒。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宋宪等人未能偷袭得手,最终让吕布逃出生天。
当臧霸率领大军攻下沛国并与曹操会师之后,如今在下邳郡境内曹军的兵力已然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之众!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让人望而生畏。
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曹操不禁志得意满起来。当他获悉张固也抵达下邳正在对面领军之后,心中的野心愈发膨胀。此时的曹操已不满足于仅仅是击败吕布拿下下邳。
曹操计划倘若局势发展顺利,他甚至妄图一举击溃张固,拿下东海和广陵两郡,从而将整个徐州完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为此,营帐之中气氛凝重而紧张,一众谋士围坐在一起,激烈地商议讨论着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只见陈登和毛玠神情严肃,他们认为当下应当果断采取分兵之策,分别攻入东海和广陵两地,如此一来便可迫使敌军分散兵力,疲于奔命,从而实现攻敌之所必救的目的。
然而,董昭和杨修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指出,如果贸然分兵攻击,一旦张固选择撤退并加强防守,甚至干脆放弃下邳,那么能否顺利攻下东海等地区暂且不论,更为严重的是,原本驻守在下邳的吕布很有可能趁机重整旗鼓、死灰复燃。
到那时,曹军便可能陷入两头落空的尴尬境地,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从稳妥起见,二人坚持认为还是应该集中兵力,先全力拿下下邳才是上策。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际,唯有荀攸始终沉默不语。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双眼紧盯着面前摆放的那张巨大舆图,仿佛要透过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看穿整个战局。曹操坐在主位之上,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帐内众人的一举一动,但他的目光却时常停留在荀攸身上,似乎对这位智囊的想法充满了好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逐渐察觉到曹操始终未发一言,于是纷纷停止了争辩,齐齐转头望向曹操,等待他做出最终的决断。此时,曹操微微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然后将视线投向荀攸,缓缓开口问道:“公达啊,为何自始至终你都一言不发呢?对于在座诸位的意见,你究竟有何高见?还有,你为何一直盯着这舆图不放呢?”
荀攸停下动作,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在下在担忧汝南的徐晃。他的手下也有三万大军!万一他向许都进攻的话?后果恐怕……”
听到荀攸的话,众谋士都沉默不语,面面相觑起来。曹操闻言,说道:“此行我早已叮嘱过文若!许昌之事,我一概不管,如今我重视的只有徐州!”
荀攸躬身道:“主公!文若之才确实经天纬地。但是!张固在庐江集结兵马。据探报,本是为了讨伐孙策。可若是主公把张固逼急了!大军转道向北,进入汝南。届时……”
曹操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中猛地迸射出一道精光,宛如夜空中划过的闪电般耀眼夺目。他紧紧地盯着面前的荀攸,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公达,莫要再卖关子了,直接说出你的意见吧!”
荀攸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拱手作揖,神色凝重地回应道:“主公,依属下之见,当下万万不可分兵行事!此外,我们的首要目标便是剿灭吕布。至于兵力部署方面,大军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提防徐晃所部可能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属下认为应当尽快从兖州调集曹仁将军率军南下,增援文若!唯有如此,方可确保南方防线万无一失。”
然而,一旁的毛玠听闻此言后,顿时脸色大变,满脸惊恐之色,急忙出言反对道:“万万不可啊!子孝将军长期以来一直屯驻于官渡、白马一带,负责提防强大的袁绍军。倘若此刻贸然抽调曹仁将军南下,那么袁绍那边又当如何应对呢?一旦失去这一重要屏障,兖州恐将陷入巨大危机之中!”
荀攸却不以为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反驳道:“孝先有所不知,据我方探子来报,袁绍现今的战略重心已然完全转向北方。那幽州的公孙瓒如今正被袁绍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其败亡之势已近在咫尺。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袁绍决然无暇顾及兖州之地。故而,若是主公欲一举攻克下邳并歼灭吕布,就务必加强南边的防御力量!此乃上上之策也。”
曹操却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子孝那边的三万大军我有用!他在官渡与白马也不止是防御袁绍那么简单!调动子孝此事不要再提了!”
荀攸眼看曹操拒绝,长叹一口气。随即拱手退了下去。如今,曹操看似兵马有三十万之多,但是处处都要布防。曹仁在兖州有大军三万防御河北,长安的钟繇有兵马五万防御西凉,许昌的荀彧有兵马五万。其他各郡还有一些郡兵,防御地方。除非紧急情况,曹操不会将他们聚集起来。
然而,荀彧所面临的局势可谓错综复杂、险象环生。他不仅需要时刻警惕盘踞于南阳的刘备可能发动的突袭,还得密切留意汝南一带徐晃的一举一动。如此巨大的压力如泰山压卵般沉甸甸地落在荀彧肩头,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
而对于曹操当下的战略决策,荀攸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此时,曹仁正率领着大军全力加固白马一线的防御工事,他们秣马厉兵、严阵以待,只为未来与袁绍在河北展开那场生死攸关的大决战做好万全准备。
不过,倘若曹操果真下定决心要通过一场激战来一举平定徐州,那么这场战役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点绝非在下邳或者说徐州。真正能左右战局胜负走向的,恰恰正是荀彧所在之地,许昌!
要知道,许昌如今已然成为曹操的命脉之所在。这座城池乃是曹操势力的根基和心脏,绝对不容有丝毫闪失。回顾之前那些曾经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的枭雄,不管是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罢,但凡一旦丧失对天子的掌控权,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迅速败亡。
荀攸对此深信不疑,即便强如曹操这般雄才大略之人,恐怕也难以逃脱这个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