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97 年九月,初秋的微风轻轻拂过大地,带走了夏日的酷热,天气终于开始慢慢地转凉起来。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正在酝酿着。
张固集结起庞大的军队,共计十一万人马,但对外却诈称有二十万之众,气势汹汹地朝着盘踞在豫章郡的孙策发起了进攻。
这支大军兵分三路,一路是由张固亲自率领的五万精锐陆军,另一路则是由鲁肃统领的三万强大水军。他们水陆并进,从庐江郡跨越长江,直逼柴桑而来。
在陆路方面,张固作为主帅坐镇中军,掌控全局。他身旁的军师乃是张固的老搭档郭嘉,这位鬼才谋士凭借着他的神机妙算和深谋远虑,深得张固的信任,为此次征战出谋划策。
而在将领阵容方面。典韦、赵云、武安国、马忠四人跟随在张固左右。此外,年仅十五岁的陆逊也紧紧跟随着张固,身处大军之中,渴望通过这场战争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阅历。
而马忠则是之前刚刚被郭嘉在汝南发现的一个人才。马忠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在演义中却堪称名将收割机,箭术大师。
死在他手下的名将包括关羽、黄忠、张辽、乐进、曹仁等等。大部分都是被他的暗箭射杀,简直堪称逆天!
而说起陆逊,就不得不提到他背后的陆家。就在一个多月前,陆逊的祖父不幸离世,这对于整个陆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逝者已逝,生者还需前行。在陆康去世后,其从子,也就是陆逊的父亲陆俊,毅然接过了庐江太守的重任。曾经为家族遮风挡雨的大树虽然已经倒下,但陆家子弟们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在一夜之间仿佛都长大了许多。
陆康的儿子陆绩也没有闲着,他选择出仕从政,前往九江郡太守张纮的麾下充当助手,开始认真学习如何处理繁杂的政务。
而年轻气盛的陆逊,则在陆康的葬礼之上,当面向张固提出了想要上战场历练一番、增长见识的恳切请求。
面对这个少年眼中闪烁着的坚定光芒,张固略作思索后便答应了下来。于是,陆逊就这样踏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征程。
从广陵匆忙赶来的陆逊好友,诸葛亮和徐庶二人,见到陆逊的请求之后,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瞬间被点燃起来,毫不犹豫地向张固提出了相同的请求。
然而,张固并没有像对待陆逊那样爽快答应他们的要求,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不同的决定。
那便是使用激将法,分散三人,并且约定让三人好好比试一番。最后看看三人谁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于诸葛亮,张固将他送往鲁肃所统领的水军之中。毕竟,曾经的诸葛亮与鲁肃两人关系不错,看看这一世二人的关系能否更进一步。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诸葛亮怀揣着满腔热血登上了战船,与鲁肃一同踏上了征程。而跟随鲁肃出征的副将亦是实力非凡,共有三将:周泰、蒋钦以潘璋。这支强大的船队从庐江郡的长江水寨扬帆起航,沿着江水一路逆流而上。
他们此次行动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要狠狠打击盘踞在鄱阳湖与柴桑一带的孙策水军。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阻碍,无疑正是孙策那位同年军师兼亲密无间的好基友——周瑜!一场惊心动魄的水上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另一路大军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这一路乃是由张辽亲自统率,从丹阳郡调集了整整三万精锐兵马,浩浩荡荡地向着豫章西南部进发。
其目的在于通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牵扯孙策的注意力,从而为其他战线创造有利条件。而协助张辽指挥作战的副将,则是张固之前分别留在丹阳郡和会稽郡用以防备孙策进攻的两位得力将领——徐盛和贺齐。
至于年龄比诸葛亮与陆逊稍长一些的徐庶,最终还是被张固精心安排在了这一路军队之中。相信凭借着他的智慧和经验,一定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
自公元 189 年起,徐庶因替友人报仇,不得已杀了人后潜逃在外。此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弃武从文,开始了漫长的四处游学之旅。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八个年头过去了。
在这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徐庶博览群书、广纳贤言,积累了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智慧,但一直缺少一个能够让他充分施展才华、学以致用的舞台。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固出现了。他独具慧眼,一眼就看中了徐庶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并下定决心要为其精心打造一个可供他尽情发挥才能的广阔天地。
相比之下,此时的陆逊和诸葛亮虽然同样天赋异禀,但终究年龄尚幼,在人生阅历和经验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仍需经历更多的磨砺与锤炼方能真正成才。
至于张固为何会选择在初秋时节出兵征讨孙策,这其实也是张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巧妙安排。
众所周知,此刻正值南方地区最后一季水稻即将成熟收割之期。若此时挥师西进,直捣孙策的领地,不仅对自身势力范围内的秋收工作影响甚微,反而能借助敌军境内丰富的粮食资源来补给军需。
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了己方军队长途征战中的粮草消耗成本。此外,通过不断的攻占孙策的地盘,还能直接切断对方的军粮供应渠道,从而给孙策大军造成沉重打击。如此一来,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就在这时,只见那三路雄壮威武的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自扬州奔腾而出。
他们旌旗蔽日,甲胄鲜明,喊杀声震耳欲聋,其气势磅礴令人胆寒。而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自然也没能逃过各路诸侯安插在扬州的那些斥候们的耳目。这些探子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野狼一般,迅速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回各自所属的阵营。
要知道,此次号称拥有二十万大军出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自天下大乱以来,除了当年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后,所动用兵力最为庞大的一场激战之一。
通过这次惊人的举动,各方势力对于张固所掌控的强大实力终于有了更为清晰明了的认识和评估。
位于荆州之地的刘表闻此讯后,不禁大惊失色,心中也是惶恐不安。他深知此番局势非常严峻,前番曹操曾派出使者董昭联络过刘表。
根据董昭所言,刘表知道,张固出动这么规模庞大的军队。很有可能在击败孙策之后,大军毫不停歇。一路向荆州杀来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于是,他赶忙下令将蔡瑁以及蒯家的两位兄弟紧急召唤至府内,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同时,他严令众人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随时能够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
话说回来,此时此刻的刘表刚刚迎娶了蔡瑁的姐姐为妻没多久,正因有着这一层姻亲关系,蔡氏家族得以借势崛起,一路扶摇直上,顺势登上了荆州四大世家之首的宝座。
见到那三人缓缓走来,刘表原本就有些阴沉的脸色愈发显得凝重起来,心情明显不佳。他甚至都懒得站起身来亲自迎接,只是懒洋洋地抬起手,随意地朝着三人挥了一挥,示意他们赶紧找个位置坐下。待得三人依次坐好后,刘表这才重重地长叹出一口气,仿佛心中压抑着千般忧愁万般无奈。
紧接着,只见刘表那张布满忧虑之色的面庞转向面前的三人,语气沉重地开口问道:“德珪、异度、子柔啊,如今扬州的张固竟然兴兵二十万,气势汹汹地前去攻打孙策。你们说说看,孙伯符究竟能不能抵挡住这如洪水猛兽一般的攻势呢?”
蒯越闻言,先是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然后轻轻摇了摇头,随即条理清晰地开始分析起来:“依我之见,此次孙策恐怕是毫无招架之力!虽说他占据豫章这块地方已然将近两年之久,在此期间更是不遗余力地扩充军备,将麾下大军人数增加到了六万有余。然而,这区区六万人与那浩浩荡荡的二十万敌军相比,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胜负之分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蒯良听了自家兄弟这番话,连忙点头表示赞同,并附和着说道:“异度所言极是!再者说了,此前孙策已多次在战场上遭遇挫败,被张固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一路从丹阳、会稽等地一直败退到豫章。以这样的战绩来看,他又怎能成为张固的敌手?”
刘表默默地听完蒯氏两兄弟的回答,脸上的愁云不仅没有丝毫消散之意,反而变得越发浓重起来,好似一片沉甸甸的乌云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刘表随即说道:“年初时曹孟德派遣董公仁出使荆州,劝我荆州与孙策结盟共同抵挡张固!我自然愿意接受曹孟德的劝和,可叹那孙策小儿却直接拒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