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关羽终于缓缓地从那发愣失神的状态中转醒过来。只见他先是微微眯起双眸,紧接着便悠悠地长长叹息一声,仿佛这一口气叹尽了心中所有的纠结与挣扎一般。
然后,关羽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似的,用力咬了咬牙,开口说道:“罢了!就按照军师所言去做吧,即刻下令让大军向宛城靠拢,想办法将张绣斩杀!”
话刚落音,关羽似乎又觉得有些底气不足,于是忙不迭地再次补充道:“不管怎样,大哥此刻对此事尚且一无所知!正所谓不知者不为过!就算日后真要追究起来,此事也全由我一人来承担便是!绝对不会牵连到大哥和军师分毫!”
一旁的诸葛瑾闻听此言,急忙向着关羽深深鞠下一躬,恭敬地行了一个长揖之礼,正色说道:“关将军此言差矣!此计乃是由在下率先提出,又怎能让将军您独自承受这一切呢?”
“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各路诸侯纷争不断,而咱们主公的势力在众多尚存于世的诸侯当中,可以说是最为薄弱的一方了。所以啊,哪怕我们所采用的手段可能会遭人诟病、为人不耻,但只要能够替主公分忧解难,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言罢,两人相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接着,他们便转身离去,各自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不多时,原本被张绣分拨给刘备驻守的几座县城中的大军纷纷集结完毕,汇聚在了一处。随着关羽一声令下,这支士气高昂的军队瞬间点燃了斗志,旌旗招展,号角齐鸣,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一路浩浩荡荡地朝着西边进发而去。
关羽身披重甲,手持青龙偃月刀,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在广袤的大地上急速行进。经过两日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按照诸葛瑾的计策,朝着宛城逼近。
这一路上,关羽的面色始终凝重如山。尽管心中还是略有犹豫,但每当想起大哥刘备兴复汉室的宏伟大业以及军师诸葛瑾的深谋远虑,他的信念就变得坚不可摧。
终于,大军抵达了宛城附近。关羽勒住缰绳,止住前进的步伐,然后果断地命令手下士兵前去通报张绣,声称自己此番奉命前来,是为了共同商议联合抗曹以及对抗张固等事宜。
张绣听闻关羽亲率大军到来,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连忙召集谋士贾诩来到营帐之中,共商应对之策。
贾诩手抚下巴,微微皱起眉头说道:“关羽向来以忠义闻名天下,然而此次他突然率军至此,恐怕其中暗藏诈谋。将军切不可轻易相信,更不能贸然亲自出面与之会面,否则一旦中了敌军的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张绣听后,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起来,朗声道:“关羽乃是举世公认的大将,其为人光明磊落、正直坦荡,又怎会施展如此卑劣的手段呢?再说了,我与他之间本无任何仇怨,想当年若不是承蒙他与玄德公的大恩大德,我张绣恐怕早已性命不保,岂能存活至今!”
说到此处,张绣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而且,此前我曾收留玄德公在南阳长达数年之久,在此期间,玄德公不仅凭借自身谋略成功谋取了汉中与西凉等地盘,还连连在南阳一带迁徙百姓。”
“哼,这些举动难道以为我全然不知吗?他们兄弟的恩情我早已还清!如今他若真有歹意,岂不自毁名声?况且如今我已打算投靠张固,还是要尽早和他说清楚才是!”
贾诩再三劝阻,张绣却执意不听,命人准备迎接关羽入城。贾诩见状,顿感不安,连忙找了个借口出去,随即带着家眷与刘先等人,悄悄出城,向南悄悄离去!
次日,城外的关羽只率少数亲兵入城,与张绣会面。张绣设宴款待,席间二人推杯换盏,看似气氛融洽。然而,关羽心中早已盘算妥当,只待时机成熟。
酒过三巡,关羽忽然起身,说道:“张将军,如今曹操与张固大军联袂而来。怎么张将军却一点也不担心?也不点起兵马对敌?”
“张将军若有此心,某必然好好协助将军,击退二人!守护南阳安稳!”
张绣酒本已醉了一半,听到关羽的话语,哈哈大笑道:“云长兄不必劝说,我已下定决心,投靠张固。将来卸任前往建业,自有张固手下大将对抗曹操,我又何必劳心劳力?”
关羽眯起双眼,斜视张绣,怒道:“张将军果真不愿助我大哥一臂之力,兴复汉室?”
张绣摇了摇头,说道:“云长兄,人各有志。再说了,曹张双方数十万大军就要抵达,就凭咱们两个加起来这点兵马,又有何用?就算这次守住了,下次呢?”
说罢,张绣摇了摇头,继续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水。
关羽听后,知道张绣已经下定决心,无法再劝。于是关羽倒竖卧蚕眉,起身拔剑在手,怒喝道:“张绣!你身为朝廷大将,不思兴兵讨贼!今日我奉军师之命,特来取你性命!”话音未落,刀光一闪,张绣措手不及,当场毙命。
张绣部下见状,顿时大乱。关羽趁势率军冲出宛城,与城外大军汇合,强行掳走一部分张绣兵马,迅速向西撤离。
城外的贾诩得知张绣被杀,长叹一声:“果然不出所料!张绣不听我言,终有此祸!”他虽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只得收拾残局,向南极速出发。
关羽率军返回,心中虽有一丝愧疚,但想到此举能为刘备除去一患,便也释然。他命人快马加鞭,将此事报知刘备和诸葛亮,自己则率军驻扎丹水县,静待下一步指令。
而就在此刻,宛城之中已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状态。城中各处皆是乱兵横行,他们肆意地打砸抢掠、纵火焚烧,整座城池都弥漫着浓烟和哭喊声。
随着张绣不幸遭杀,其智囊贾诩竟然也神秘失踪,这让张绣的得力部将胡车儿瞬间不知所措。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胡车儿一时间难以理清头绪,完全不晓得接下来究竟该如何行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他决定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收拢手下的兵马,以稳定局势。
于是乎,胡车儿迅速展开行动,四处奔走召集离散的士兵。然而,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本拥有足足五万之众的强大兵力,其中有一部分被关羽率领的军队掳走,还有许多士卒趁着混乱之际逃离了战场。待到胡车儿好不容易完成兵马收拢工作时,发现手中仅剩下区区两万人马。
由于胡车儿对张绣生前制定的战略计划一无所知,眼见目前麾下仅有两万兵力可用,他心中焦虑万分。权衡再三,胡车儿最终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连夜带领这两万残军,向北投奔曹操而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贾诩正带着一家老小沿着道路向南疾驰。一路上,贾诩始终眉头紧锁,脑海里不断思考着应对当前困局的良策。终于,在经过一段漫长路程之后,贾诩似乎拿定了主意。
只见他停下脚步,唤来了自己的儿子贾星,并郑重其事地吩咐道:“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寻求援助。你速速骑上快马,加紧赶路南下,务必寻到张辽将军,请他快点北上,抢在曹操之前占领宛城。”
说罢,贾诩便将一封密函交予贾星,目送他骑马飞奔离去。
而此时此刻,远在襄阳的刘先所送出的紧急信件早已送达目的地。得知张绣归降的情报后张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派人传讯给作为先锋部队的张辽,命令他加快行军速度,火速北上接管张绣及其所属的宛城防务。
而张固自己,则亲自统率着余下的八万雄师,浩浩荡荡地越过汉水。当他们踏入南阳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加快了行军步伐,一路向北挺进。
没过多久,贾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新野这个地方见到了张辽。双方甫一相见,贾星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上前将贾诩的那封信件以及宛城所发生的惊天巨变,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张辽。
张辽听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后,不由得大惊失色。以他多年征战沙场、阅历无数的经验和见识,自然能够一眼看出,此时此刻的宛城由于张绣的不幸殒命,已然陷入了一种毫无防备的脆弱境地。
在此刻的局势之下,张固与曹操两方之间已经展开了一场时间赛跑。究竟是谁能够抢在对手之前率先抵达宛城,谁就能牢牢掌控这座战略要冲。
而成功占据宛城之人,无疑将会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当中抢占到至关重要的先手优势,从而左右整个战局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