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的志向,是清除党人,再打碎自东汉开国以来,依赖士族豪强治国的模式,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较为健康的秩序。
士族豪强把控朝政,导致底层无论多么优秀,都毫无上升的希望。
而上层哪怕是头猪,只要有个好的出身,就能身居高位。
如此扭曲的体制,便是导致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
张新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一定要有大义在手,否则处处都会受到大义和名分的掣肘,无法施展。
因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必须的。
当然了,若是大侄子乖乖听话,也可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先前在青州时,刘辩已经登基。
何进手握天子,张新没有勤王的条件。
即使他能勤王成功,也很容易被天下人当做叛逆,不得人心,从而变成张卓。
董卓进京时他也没去,那是因为党人势大,即使他提前带兵来到雒阳赶跑董卓,也不会是党人集团的对手。
所以他一直在等。
等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占据大义的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
如今他击败了董卓,收复雒阳,声势滔天,一时无两。
党人也因为遇上了董卓这个不讲道理,不按套路出牌的莽夫,死的死,逃的逃,不复以往威势。
长安朝廷内的那些党人,已经成不了气候。
至于关东那些党人诸侯?
袁绍被他扣上了通董的帽子,又被张辽杀得损兵折将,名望大损。
加之青州在他手上,幽州又有他的人。
袁绍在冀州除了和韩馥掐起来,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
哪怕他想去比较贫苦的并州,太行山脉里的黑山黄巾也不会允许。
酸枣诸侯一兵未发,便食尽星散,在天下人的面前拉了坨大的。
随后他们又推举刘虞为帝,这让有识之士纷纷看清,什么诛杀国贼,什么匡扶汉室,都是假的。
这些党人要的只是权力而已。
至于袁术......
冢中枯骨罢了,不足为虑。
张新若能打进长安,迎回刘协,一个录尚书事的辅政之位是没问题的。
就算百官觉得他年轻,不愿意让他加录尚书事,只想让他当个打手也不要紧。
他手中不是还有刘宏的遗诏嘛。
到那时,他便能名正言顺的接过辅政大臣的职责,以刘协的名义下诏,宣布袁绍为叛逆,占据大义,攻取冀州。
届时青幽并冀四州连成一片,他再拉拢朝中的有志之士,变法改革,内修政理,积蓄力量。
待时机成熟,便可横扫天下。
至于长安朝廷的党人余孽会不会配合?
张新一点都不担心。
别忘了,无论是在这个时空,还是在原本的历史中,袁绍领兵攻打皇城,袁术放火烧毁南宫,都是实打实发生过的事情。
党人若是肯配合,张新还愿意暂时利用他们一下。
若是不肯,他就要继先帝之遗志,开启第三次党锢了!
形势如此,已经没有必要继续跟着历史走,等什么吕布杀董卓,李郭乱长安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现在,就是他攻取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佳时机!
思及此处,张新抬起头来,意气风发。
正在此时,一名乌桓突骑赶来。
“明将军,董兵援军已被击退,回到山上去了。”
“我知道了。”
张新微微一笑,令乐进留在此地看管降卒,他自己则是率领黄巾旧部来到了北邙山下。
这山上,还有一个大宝贝呢。
......
徐荣很郁闷。
这两天,孟津的张新军就像是发了情一样,对他猛攻不停,搞得他十分疲惫。
好不容易击退了对方,睡得正香呢,董卓又大半夜的派人前来找他,叫他出兵救援。
徐荣听闻张新奇袭成皋,又连夜进军雒阳,大惊失色。
董卓不能不救。
但北邙山也不能不守。
万一他全军出击,孟津的张新军趁势攻取北邙山,雒阳门户洞开,即使他能救下董卓,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徐荣思量再三,决定亲自率领五千兵马去救,并让副将小心防备,免得孟津的张新军趁机偷袭。
结果他刚下山,还没行出十里,就一头撞上了乌桓突骑。
幸亏他麾下的士卒训练有素,发现对方骑兵到来,很快就列好了阵型。
那些乌桓突骑也不强攻,只在外围不断呼哨,以骑射干扰,消磨徐荣军士卒的体力。
徐荣苦苦支撑,心中焦急。
这些乌桓突骑攻不破他的阵势没错,但他也不是来防守的啊!
再不进军,万一董卓被张新宰了怎么办?
可是,步卒在骑兵的眼皮子地下进军,基本相当于找死。
正在徐荣左右为难之时,突然望见西面火起。
函谷关烧起来了。
得,这下不用纠结了。
函谷关起火,无非就是两种情况。
第一,张新不仅击破了董卓,还趁势攻打函谷关,意图截断山东董兵的退路。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
从时间上来看,张新来不及。
从士卒的体力上来看,张新军连夜疾行,击破董卓已是极限,不可能再有多余的体力,跑到几十里外的函谷关下。
张新攻打函谷关的可能性不大,那函谷关就只能是董卓自己下令烧的了。
董卓此举,无非是想废弃函谷关,让张新无法据守,好保障山东董兵的退路。
既然如此,就代表着董卓已经润了,他也没有必要再去帝陵救援了。
想通了这一关节,徐荣当即下令,缓缓退兵。
五千董兵保持阵型,朝着北邙山上退去。
徐荣回到山上没多久,张新就率领黄巾旧部来到了山下。
这让他气得想骂娘。
其他关隘的守军,还能通过函谷关回到长安。
他往哪里跑?
北边是孟津的张新军,南边是五千骑兵,东西皆是大山,无路可走。
张新都不用攻他,只需要据守几日,待他的粮草耗尽,山上的守军就会不战自溃。
指望其他关隘的友军来救?
别闹了,他们现在估计跑都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管他?
“突围?”
徐荣心中不断思索,随后摇了摇头。
向北突围是不可能的,哪怕他能击败占据董卓大营的张新军,也过不了黄河。
即使能过黄河......
他又能往哪里去?
那就只能向南突围。
可是,向南突围,又要面对张新骑兵的追杀。
从北邙山到函谷关有差不多七十里,这么长的距离,足够张新的骑兵把他来回冲个一百遍了。
“要不......降了?”
正在徐荣犹豫之时,一名亲卫走了进来。
“将军,张新派了使者过来,要不要见?”
徐荣抬起头,心跳加速。
“请进来。”
亲卫出帐,过了一会,一名文士步入帐中,略微躬身,行了一礼。
“青州治中孙乾,见过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