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中午,王二毛惺惺作态来到陆家庄,张口便要让陆远召集全村人寻找胡坤一行人。
按照陆远设定的剧本。
这事若不能闹得全村皆知,绝对不会派人进山。
不是陆远派人进山,而是老刘头和陆大江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威胁众人进山找人。
“胡哥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作为陆家庄的村长要负全部责任!”
随着王二毛在村委会门口的大喊大叫,中午干完活回家吃饭的村民们纷纷驻足观瞧。
通过对话得知,有一伙人两天之前进入了村后大山,直到现在都没有人从里边出来。
担心众人出事,王二毛这才来陆家庄请求陆远派人手搜山。
陆远面无表情地说道:“王二毛同志,请你冷静一下,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你们县里人难道就知不知道,这个季节进山找人,别说是全村出动,就是发动整个公社,都未必能找到你说的十几个人。”
“况且,你口口声声说胡坤一行人进了我们村后面的大山,我怎么没听说这事?”
说罢,陆远大声问道:“乡亲们,这位来自县里的王二毛同志,说他的朋友胡坤带着十几个人进山,时间是前天,大伙想想看,你们可曾看到有一伙人进山?”
看热闹的乡亲们纷纷摇头。
陆远没见过,众人也没有看见有人进山。
王二毛一边暗骂陆远花样多,一边说道:“你们没看到,只能说明你们眼瞎,反正胡哥进了这座山,两天两夜都没有出来,陆村长,我最后跟你说一遍,立刻派人进山找人!”
“一旦事情闹大,别说你一个村长,就算你们公社主任都未必能承担起这件事情带来的责任。”
众人当中唯有陆远和王二毛知道,胡坤一行人其实是秘密进山。
担心浩浩荡荡进山,必然会被人发现踪迹。
万一有人尾随其后,分他一杯羹怎么办?
小人们的心思,大部分都有相似之处。
看到好处,很少会和他人平分。
担心冬季进山危险重重,进得去,出不来。
另一方面,胡坤又担心动静闹太大,将会出现黄雀在后的局面。
抱着各种复杂的心思,胡坤才会鬼鬼祟祟地进入山里,刻意躲开当地村民。
陆远和王二毛,一个对小人心思甚是了解,另一个则是胡坤多年的手下。
深知胡坤是什么德行。
见利忘义,欺软怕硬,有好处的时候,恨不得全盘通吃。
稍微遇到点风险,便将手下人通通推到前面,不管这个人跟胡坤混了多少年,反正在胡坤眼中都是随时可以牺牲的东西。
“干爹,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不出陆远所料,这边发生的事情很快在陆家庄传得沸沸扬扬。
陆大江风驰电掣地跑到老刘头家,气喘吁吁地说道:“胡坤带人进山失踪了。”
“你说的胡坤,是上次请你在公社喝酒的那个人?”
“没错,就是他!”
陆大江三言两语介绍他和胡坤的关系。
着重提及胡坤不但是当地大混子,还是县里三把手胡学文的亲侄子。
要背景有背景,要钱有钱,要手下有手下。
总体来说,没有胡坤没有的东西。
老刘头皱起眉头说道:“既然这个人啥都不缺,为啥要在这个时候进山?难道不知道大雪封山,小命随时都要不保吗?”
“管他呢,反正这件事对咱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陆大江迫不及待地说道:“干爹,胡坤可是胡学文的亲侄子,手底下还有一帮人,这次带人进去,两天两夜都没有从里边出来,不用想,肯定遇到了麻烦。”
“如果咱们把他救出来,不但胡坤会对咱们爷俩感恩戴德,胡学文肯定也要重重地答谢咱们,而且还能让陆远嗯和胡家彻底翻脸。”
“你先等等,你越说越糊涂了,这事和陆远又有什么关系?”
老刘头长年累月的倚老卖老,生出了许多的怪脾气。
为彰显自己和其他村民不一样。
每次村里发生大事小情,其他村民过去看热闹,老刘头必然不会出现在现场。
在他看来,只有闲着没事的闲汉懒汉,才会去打听别人的闲事。
老刘头可是道德模范,劳动标兵。
即便听闲话,也不会亲自前往现场。
过不了多久,自会有人将消息通知他。
由于事发突然,大部分村民聚集在村委会看热闹,老刘头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干爹您别着急,我慢慢跟你讲。”
陆大江颠三倒四地将事情又讲了一遍。
胡坤的手下王二毛得知胡坤迟迟未归,猜想可能是在山里遇到了危险。
因此找到陆远,要求陆远发动村民进山找人。
不管王二毛怎么说,陆远就是不派人。
说是要将这件事情汇报到公社,等到公社研究出结果,陆家庄按照公社的命令行动。
“我看陆远说的那些全是鬼话,之所以不愿意派人进山,很可能因为胡坤是胡学文的侄子。”
陆大将不怀好意地分析道:“王二毛刚来就透露了胡坤和胡学文之间的关系,陆远那个瘪犊子和胡学文可是有仇的,不派人救他一点都不奇怪。”
“而当胡坤被咱们救出来,会不会将陆远恨之入骨,胡学文这位三把手,能不为他侄子报仇吗?”
“嗯!你说得没毛病,走,去看看。”
经过陆大江的各种分析,老刘头认为这次是个结交县里大干部的好机会。
距离劳模评选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别看老刘头自信胜券在握,可是不到最后一刻,依旧不敢放松警惕。
不管咋说,陆老八确实为百姓们做了不少的实事。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老刘头的礼物收买,眼下的优势也只是暂时的。
老刘头的支持率,仅比陆老八高出一点点。
倘若这件事情当中帮了胡家,必然少不了披红挂彩,大受表扬。
老刘头很高兴,果然没有白收陆大江这个干儿子。
关键时期,干儿子远比两个亲儿子更加管用。
陆大江比老刘头还要高兴。
有了胡坤的照顾,以后不但能在当地横着走,到了县里也能八面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