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那充满回忆的树屋之下,无需琳琅小公主再如往常那般,小手紧抓树干,吭哧吭哧地费力攀爬。
黛玉嘴角勾起一抹温婉的微笑,轻轻地将她娇小的身躯揽入怀中。
她足尖轻点地面,身形轻盈如同林间飞燕,带起一阵微风,眨眼间便稳稳地跃至了树屋门前。
树屋内,一切陈设都保持着原样,井然有序,仿佛上次的雷电,未曾在此处留下任何痕迹。
那张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木桌,依旧静静地摆放在树屋中央,几盏精巧的茶具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其上,似乎还残留着上次品茗时的淡淡茶香。
窗边,几本话本子随意地堆叠着,书页间夹杂着干花,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与花香,一切都保持着黛玉与琳琅小公主上次离开时的模样。
树屋外,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那两张由琳琅亲手布置的藤椅仍静静地守在门口,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像是尽职守卫家园的卫兵,不论面对多强大的敌人,都不会后退一步。
琳琅小公主一到这里,便像只欢快的小鸟,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满都是开心。
身上的喜悦掩都掩不住,那快乐,就如杯中的香槟,不断地往上冒泡泡,溢出来,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黛玉看着这样的琳琅,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她发现,在琳琅身边,好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能轻易将忧愁与烦恼都统统拂去。
黛玉不明白,这样一个单纯天真、心地善良的小公主,究竟是如何被外界传成那样不堪的模样的?
说她嚣张跋扈、无理取闹、蛮横任性;又说她不学无术,对诗书礼仪一窍不通,是个目不识丁的粗鄙之人;更有甚者,传言她挥霍无度、奢侈浪费,傲慢无礼,对宫人动辄打骂;还说她嫉妒心重,容不得圣上对除她以外的公主皇子有半点好……
简直是个集万千恶名于一身的小魔王。
可如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黛玉才深知,那些传言,都是多么荒谬不经。
琳琅先是站在树屋前,极目望了一会儿宫墙外。
可惜除了屋顶和白云,其它什么都看不见。
她低不可闻的轻叹了口气,周身瞬间被一种淡淡的、略带忧伤的气息所包围。
良久,琳琅回转身,上前两步,轻车熟路地蹦到藤椅上,盘腿坐下,双手撑着下巴,一脸好奇地望着黛玉:“青阳,你一般在家做什么?”
斑驳的阳光稀疏地洒落在她脸上,照着她那双圆溜溜如猫眼似的大眼睛上。
此刻的她,仿佛与这个世界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斑驳的阳光融化,只留下一颗向往外面世界的心。
黛玉早在她对面的藤椅上落坐,此时正微微闭目,感受着周围的灵气争先恐后往她身体里涌。
闻言,也没多想,随口答道:“打坐,练功,读书,弹琴,陪小宇轩玩耍,偶尔去逛逛街市和书铺……”
她刚说到这里,就听对面藤椅上传来琳琅轻轻的啜泣声。
声音虽细微,却如针般扎人心扉,让周围整个空间都弥漫起了一股浓浓的忧伤。
琳琅前后情绪转变太快,黛玉一时难以适应。
她一愣,赶忙起身,轻步走到琳琅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琳琅早埋首在藤椅的扶手中,肩膀微微颤抖,显然情绪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黛玉轻声细语地安慰她:“琳琅,你别哭,有什么事情,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琳琅缓缓抬起头,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再落下。
她哽咽着说:“我……我只是觉得好迷茫,好似拥有一切,又好似一无所有。”
黛玉静静听着,并不打断她,只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拍打着她的肩头。
琳琅稍稍停顿了一下,好似在考虑如何措辞,“我宫里有许多金银和父皇的赏赐,看似富贵,可我想买街上的一串糖葫芦,却出不去宫门,有钱没处花。”
“我拥有父皇最多的宠爱,可父皇那么多儿女,就如三姐,前一日父皇还夸她贤静贞淑,后一日就因一点小事被责罚,禁足于宫中。这宠爱,说收回就收回,又能长久到几时呢?我虽身处高位,却总感觉如履薄冰,生怕哪一日就失去了这一切。”
‘有时候我想,我还不如囚犯,他们至少在外面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可我,只能被囚禁在这巨大的皇宫里,时时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束缚……”
黛玉将琳琅被弄乱的一缕发丝捋到她耳后,默默将她揽到怀里,无声地安慰。
这世间的悲喜从不相通。
琳琅身为公主,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也如笼中之鸟,失去了寻常人家的自在与温情。
而自己,虽无公主之名,却得亲人庇佑,能在这红尘中寻得一隅安身之所,已是莫大的幸运。
黛玉又想起回京路上,那日船行至江边,见一渔翁披星戴月,独驾小舟,江风虽寒,渔翁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容。
黛玉当时不解,问身边的父亲:“他如此辛劳,为何还能笑得出来?”
父亲笑道:“傻丫头,这世间之人各有活法,渔翁虽苦,却也乐得自在,每日与江水为伴,鱼虾为友,心中自是安然。”
如今想来,父亲之言不无道理。
琳琅有琳琅的束缚,自己有自己的忧愁,而那渔翁亦有他的快乐。
人生在世,谁又能说清,谁比谁更好呢?
不过是各有各的缘法,各有各的修行。
想到这一点,犹如有一束阳光穿透林梢,轻轻照耀在她的心房,让她在一瞬间领悟了诸多曾经未曾触及的真谛。
与此同时,黛玉那宁静如深潭的识海之中,一直静默的断魂笔,突然间仿佛被某种莫名的力量唤醒,无召而至,悄无声息地落在了黛玉纤细柔嫩的手心之中。
笔身上散发着莹润的绿色光晕,隐隐与之前已有不同。
而她体内那深藏的断魂笔功法,与她心灵相通,此时敏锐地捕捉到了她心境的微妙变化。
在这一刻,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在她体内涌动,\"咔嚓\"一声轻响,如同枷锁断裂,功法瓶颈被强势突破。
那原本停留在第一层已久的“一笔断魂”,在无尽的灵力激荡中,悄然蜕变,跨越了界限,跃升至了更为深奥的第二层——“一笔轮回”。
一笔轮回,寓意着生死轮回,生生不息。
黛玉震撼地感受着体内那股不断涌动、澎湃如江河入海般的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股力量,似乎汇聚了天地间最为深邃、最为玄妙的奥秘,宛如宇宙星辰,在她的血脉中跳跃。
它仿佛能轻易地勾连生与死、阴与阳,让万物轮回在笔尖的轻舞间得以逆转,乾坤亦在其挥洒之下黯然失色。
当它轻轻划过空气之时,周遭的空间犹如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触动,有无数细小而精致的轮回之轮在缓缓而有序地旋转。
每一个轮回之轮都散发着幽幽的、深邃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它们不仅闪烁着清润的光辉,更带着一股源自远古、深沉而难以言喻的威压。
这股威压,好似能够穿透世间一切虚假的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甚至能直视人心中最隐秘、最深处的灵魂。
四周的天地灵气,犹如感应到了她体内那股磅礴力量的召唤,被一种无形的牵引力所驱动,从四面八方的虚空之中,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地涌动而来,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滔滔不绝地向她所在的位置汇聚。
这些灵气轻盈地穿梭于她的周身,如同精灵般跳跃,然后悄无声息地融入她的体内,仿佛春雨润物无声,细腻地滋养着她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条经脉,乃至每一个细胞。
在这股灵气的滋养下,她的身体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每一寸血肉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随时准备爆发出来,震撼这个世界。
黛玉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汹涌澎湃,打破了某种桎梏,让自己的修为在这一刻,实现了质的飞跃。
无论是灵识的浑厚程度,还是肉身所蕴含的力量,都好似脱胎换骨,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她缓缓地站起身,动作轻盈而优雅,衣袂随着她的起身轻轻飘扬,如同晨风中摇曳的荷叶,又似夜空中舞动的流云。
那一刻,黛玉宛如一位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仙子,带着淡淡的笑意,降临在这纷扰的人间。
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令人心生敬畏,又忍不住想要靠近,探寻那份不可言喻的魅力。
黛玉缓缓抬头,双眸好似穿透了层层叠嶂的云雾,凝视着那浩瀚无垠、星河璀璨的天际。
那一刻,她全身的血液,好似被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神秘力量点燃,瞬间沸腾起来,如江河奔腾般激荡着她的每一寸血脉,让她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
黛玉微笑,自己距离救回弟弟,又前进了一大步。
琳琅无意中抬头,痴痴地看着这样的黛玉,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