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黛玉缓缓收功,轻吐一口浊气,仿佛将体内的杂质一并排出。
她转动更显明亮的眼眸,不经意间,便捕捉到了琳琅这副憨态可掬的小呆瓜造型,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琳琅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黛玉,那双满是好奇的大眼睛仿佛要将黛玉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尽收眼底。
她发现,黛玉在收功之后,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柔和的光晕所包围,如同初晨时分的露珠在花瓣上闪烁。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温柔地洒落在黛玉略显纤细的身姿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使得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柔美,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
黛玉的容颜,在这光影的交错映照下,更显得清丽脱俗。
她的肌肤犹如上好的瓷器,白皙中透着淡淡的粉,好似初雪般纯净无瑕。
眉眼间流转着别样的风情,每一次眨眼,都似在诉说着美丽的故事,人也随之变得愈发动人心魄。
她站在那里,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一般,不染尘埃,清丽脱俗,让人心生向往。
两次会面下来,琳琅对黛玉的喜爱之情愈发浓烈。
每一次相见,都让她更加坚定了想让黛玉成为她伴读的念头。
她问过父皇了,父皇说只要黛玉同意,他便下旨。
琳琅渴望能与黛玉朝夕相处,共同成长。
然而,当她兴高采烈地询问黛玉的意见时,黛玉却遗憾地向她透露了一个消息——明日,她将出趟远门,与清虚真人及清风道长一同前往昆仑山的太清观,解救他们陷入昏迷中的师傅,暂时做不了她的伴读。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琳琅瞬间愣在了原地。
她原本以为,自己与黛玉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了许多,却没想到转眼间又要面临分别。
黛玉看出了琳琅的失落,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怜惜。
她其实本无需向琳琅细加解释自己的行踪,但既已将琳琅视为朋友,她自然不愿让琳琅心中存有任何误会。
琳琅得知后,心中涌起了无尽的羡慕与不舍。
她羡慕黛玉能够有机会远行,去领略那广阔天地的万千气象,壮美山河,更何况,目的地还是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昆仑山自古以来便是道家修炼的圣地,云雾缭绕间,蕴藏着无数奇珍异兽与未解之谜,更有甚者,传闻昆仑之巅,有仙人隐居。
据说,那山中不仅有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更有能够洗净凡尘俗世的清泉,还有能让人脱胎换骨的仙草灵芝。
黛玉此行,能够亲眼见证那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奇景,感受超凡脱俗的仙境之美。
她想象着黛玉漫步于昆仑之巅,俯瞰着群山万壑,心中不禁生出无尽的向往与憧憬。
同时,她也不舍与黛玉的分别,这份刚刚萌芽的友谊,似乎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要面临考验。
她渴望能与之同行,然而,她心中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奢望罢了。
她身为皇族,有太多的束缚与责任,无法像黛玉那样自由洒脱。
可能唯有在梦境中,她才能遨游昆仑,与黛玉并肩相伴,那或许是最为接近现实的慰藉。
黛玉见琳琅如此失落,心中更加怜惜。
她略一思索,便从袖中(实则从葫芦内)取出一本太极内功功法。
这本功法是权景瑶昔日所赠,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如今,她将其郑重地递给了琳琅。
琳琅伸手接过功法,不解地看向黛玉。
琳琅年仅九岁半,距及笄之年尚有五年半之遥。
这段时间虽然漫长,但对于一个渴望成长、渴望自由的心灵来说,却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黛玉轻声对琳琅说道:“与其在此黯然神伤,不如未雨绸缪,早作筹划。”
“今日无法出宫,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无法跨越这高高的宫墙。”
“何不将时光倾注于有意义之事,譬如勤学苦练,以待将来能派上用场。”
然而,练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内功修炼,更需心静,持之以恒。
普通人练,须经岁月沉淀,方能显现真章。
黛玉唯恐琳琅心生懈怠,便悉心为她阐述了这本功法所蕴含的诸多裨益。
“这太极内功心法,若能修炼至炉火纯青之境,不仅能强健五脏六腑,更能调和阴阳,疏通经络,使气血如涓涓细流般畅行无阻,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奇效。”
黛玉的话语中满是对太极内功心法的推崇,“修炼至高深之处,更能感知天地之灵气,与万物心心相印,步入超凡脱俗之境。那时的你,或许就能真正体会到何为自由,何为无拘无束。”
琳琅愈听,眼睛愈亮,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修炼有成、遨游天地的模样。
她的身躯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内心的激动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然而,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只让那抹愈发耀眼的光芒在眼眸中闪烁。
黛玉见状,心中暗自欣慰。
琳琅已经对这门功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她继续不紧不慢地细数着太极功法的种种妙处:“初练之时,你或许只会感到体内气息如微风拂面,细雨滋润。”
“但随着功法日渐精进,这股气息将汇聚成滔滔江河,奔腾不息,渗透至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滋养着你的筋骨皮肉,令你的体魄愈发强健,犹如枯木逢春般,焕发出勃勃生机。”
“五脏六腑,在这股内力的滋养下,亦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心主血脉,练功后,你的心跳将变得铿锵有力,血脉畅通无虞;肺主呼吸,功法运转间,你的呼吸将变得深长而均匀,肺部功能显着提升,犹如山间清风般悠然自得;肝主疏泄,练功可助你平肝熄火,令你心境愉悦,不轻易为外物所动,宛如静谧湖水般波澜不惊;脾主运化,内功助力下,你的脾胃功能将更加强健,消化吸收能力倍增,犹如沃土育苗般茁壮成长;肾主藏精,太极内功更能固本培元,使你精力充沛,元气充盈,犹如松柏常青般屹立不倒。”
黛玉一口气讲了修炼太极内功的诸多好处,她仿佛已经看到了琳琅在未来修炼有成、光彩照人的模样。
而琳琅则是听得如痴如醉,心中的激动与向往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此外,太极内功还能巧妙调和人体阴阳,使之达到和谐统一之境。”黛玉继续说道,“阴阳平衡,乃人体健康之基石、生命之源泉。功法运转之际,阴阳二气在你体内自然流转、相互交融,达到一种动态和谐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你身体上,更深深影响着你的情绪与心态。当你真正掌握这门功法时,你将会变得平和、从容,面对世间种种挑战皆能保持一颗淡然之心、宠辱不惊。”
琳琅听罢,眼眸中的光芒更加璀璨夺目。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修炼太极内功后所展现出的自由自在、淡然自若的模样。
而此刻的黛玉,在她眼中也变得更加耀眼、更加亲切。
黛玉言辞间略感口干舌燥。
她站起身,走进树屋。
琳琅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黛玉从桌上倒了一杯清茶,也不忘为琳琅同样倒上一杯,并借机在她那杯茶中悄然滴入一滴稀释的药泉。
既然决意教她练功,她自当先为其重塑经脉,以求练功路上事半功倍。
琳琅接过茶杯,惊讶地发现,茶水竟是温热的。
从她们来到树屋,两人分明没有烧茶,亦未曾踏入这树屋半步。
莫非是今日的黛玉太过耀眼,以至于让她产生了幻觉?
琳琅摇摇头,摇去头脑中荒诞的想法,小手伸向黛玉刚刚倒茶的茶壶。
茶壶是冷的。
琳琅愕然望向黛玉,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黛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轻声道:“不错,我方才以内力温热了杯中的茶水。”
琳琅闻言,小嘴微张,惊得半晌合不拢。
黛玉不再理会琳琅的惊讶,现在她越是震惊,日后练功便越是用心。
于是,她继续不紧不慢地细数着太极功法之妙处,
时光悄然流逝,当黛玉详尽地传授完太极内功的修习要领时,太阳已经悄然升至天穹之巅,洒下万丈光芒。
琳琅沉浸在刚得到的功法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她知道自己虽然无法立刻跟随黛玉前往昆仑山,但有了这门功法相伴,她的未来,也将充满无限可能。
最后,黛玉向琳琅承诺道:“等到你自个儿开府之时,若你还想出行游历,我必定相陪。”
这句话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琳琅的心房,让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与目标。
这一刻,琳琅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变迁,她与黛玉之间的这份友谊,都将如同这太极内功一般,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御膳房那边隐隐传来了饭菜的诱人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琳琅盛情邀请黛玉共进午餐以表谢意,却被黛玉婉言谢绝。
她归家心切,离家这两日来,家中父亲、权景瑶以及小宇轩定然焦急万分、翘首以盼。
两日未曾相见,黛玉心中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几乎要将她淹没。
黛玉辞别琳琅,踏出宫门,在御史台找到刚下衙的父亲后,父女俩一同坐上马车,朝着林府的方向驶去。
正午的阳光炽烈而温暖,马车在光影交错中缓缓前行,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