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温言等人来到落霞陂之后,立即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着手修建营寨,挖掘防御工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防御能力。与此同时,探马们也纷纷向四周散去,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这一系列的行动表明,苏温言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充分的准备和警惕。
并且,就在苏温言离开的第二天,北辽的水师就已经沿着河道逆流而上,迅速抵达了骅州城外几里处的港口——安山镇。这个消息让还呆在骅州的诸多将领振奋了起来,他们实在没想到苏温言说的是真的,同时也让他们对封锁叛军水师有了更大的把握。
赵国公泰禾在对方抵达安山后,便马上带领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向着安山镇前进,与北辽水师汇合。当他率领手下士卒来到安山镇时,这支水师的统领带着几个亲兵走出镇子迎接,并恭敬地向赵国公行礼说道:“北辽水师丰源见过国公。”泰禾看着眼前的人,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因为他不认识这个人,甚至可以说这个人在北辽军中似乎并不出名。尽管如此,泰禾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和威严,回应道:“丰将军客气了。”
对于这个名为丰源的北辽将领,泰禾并没有太多了解。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至少对自己算得上是尊重有加的。而此时,泰禾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战斗上。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胜利。因此,他决定先放下对丰源身份的疑虑,专注于与北辽水师的合作。
待水师与乾军汇合之后,泰禾便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往自己的地点,安营扎寨。他自己所守的地方位于宁吉正东方的五阳道,此处是对方东进的必要路口,只要守住这里对方便无法向东前进,只能向南面一个路线行进。
在这广袤的战场上,乾军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他们将庞大的军队分为六部,每一部都坚守着特定的战略要地,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些要地包括通往宁吉及周边城镇的必经之路,以及重要的水道。随着北辽水师的加入,水道也被成功阻断,进一步加强了对宁吉的围困。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双方的探马成为了情报战的关键。乾军各部队纷纷派出精锐的探马,与敌人的探马展开殊死搏斗。乾军的目标明确:拔掉宁吉周围的所有钉子,让城中的崔古失去对外界的了解,如同一个瞎子般无助。经过数日的激战,乾军成功消灭了宁吉周边的所有探马,彻底切断了敌军的情报来源。然而,乾军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的探马继续在封锁线上日夜巡逻,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乾军还在森林各处布置了大量的稻草人,以迷惑敌军,使其难以判断乾军的真实部署。
为了进一步迷惑叛军,乾军各部每天的做饭时间都比平时增加了三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炊烟持续不断地升起,即使远在宁吉,也能清晰看到乾军的活动迹象。这种策略不仅可以让叛军产生错觉,以为乾军人数众多,而且还能掩盖乾军真正的作战计划。在这个充满智谋和勇气的战场上,乾军正一步步逼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