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漕运就是大明的沉重负担
“爱卿,军中早都取消跪拜礼,当着朕也无需下跪,水师训导官没给你说吗?”
崇祯带着一丝玩味,笑眯眯看着黄蜚,他打心底欣赏这种既忠君爱国,又勇猛异常之人。
这次伤亡将士中,水师占得最大,需要好生安抚,历史没给大明水师太多机会,那就让我亲自给吧。
“臣有罪,臣一定改之!”
黄蜚有点不好意思,穿着盔甲确实不太方便,与圣上第二次见面,不敢那般造次。
“哈哈哈,下次记住了。”
“臣遵旨!”
收起笑容,崇祯回到桌案坐定,开口道:
“朕意将水师划归禁军序列,仍独立成军,本次虽存在折损,然俘获之舰船可增加一定实力。
天津一平,海河船厂经过发展已初具规模,水师前途不可限量也,你黄蜚接下来可有事做了!”
“臣绝不辱使命!”
听到天子如此一说,黄蜚喜上眉梢。
大明水师从宣宗以后迅速没落,到后来基本不受重视,皇帝数月前既给银两又给特权,如今重组后首战告捷,只不过伤亡大了点,倒也不算离谱,他的信心更足了。
“黄爱卿接下来抓紧整修船只,不能作战之舰船全部改成运输船,无法再上阵之伤卒可根据情况划归运输序列!
爱卿除了要积极发展水师,还要助朕全面开海,此事朕稍后会与爱卿细细商议!”
“臣遵旨!”
“报...”
李若链出现在门口。
“启禀陛下,毕阁老、刘尚书等四人带到!”
“快传!”
“遵旨!”
崇祯眼前一亮,城破之时就传旨,命四人速到天津。
传旨时还包括被凉拌两三个月的藩王们,这几人来得够快,一众藩王明日应该也能到。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津一役剿灭反贼,乾坤再造,乃我大明之幸也!”
“吾皇威武...”
刚到御前,毕自严挂着欣喜与膜拜之色,巩永固、刘遵宪、刘国能跟着附和。
“哈哈哈...”崇祯浅笑,这通彩虹屁全部笑纳。
“赐坐!”
“谢陛下!”
“京师当下是否如常?”
几乎每天都有奏本与相关讯息送来,不过崇祯还是得亲口问问。
“禀陛下,京师已趋于稳定,曹厂督与方秉笔等人功不可没,参与反叛之余孽基本甄别完善,李弘济等人府邸产业已全面收归国库。
天津被围之消息曾引发恐慌,多亏陛下高瞻远瞩,皇家集团售卖平价粮米器物,少数商贾趁机哄抬物价,被驸马与刘将军迅速扼杀于摇篮之中!”
“甚好,卿等皆居功至伟也!”
“臣等惭愧!”
几人受到夸奖,表现得很谦虚。
“京师粮米用度尚能维持多久?”
“陛下,多则十五日,少则十日。”
巩永固连忙作揖。
崇祯默默点头,转而问向李若链。
“李爱卿!”
“臣在!”
“天津缴获是否点清?”
“禀陛下,查获反贼于城中囤积之现银700余万,黄金3万余两,粮米约二十七万石,珠宝玉器等物仍在详细整理之中。
被扣押之商船物资反贼带走少许,损坏不算大,尚存者已被范阁老计入俘获商船名单,此乃锦衣卫统计之初步账册,请陛下御览!”
李若链随即将一小本本呈上,这可是他与属下没日没夜弄出来的。
崇祯不关心细账,只看了几眼总数,这次收获很大,只是战后重建及抚恤都将花费颇多,估计剩不了几个子儿。
顿了顿,开口道:
“天津之围已解,各河道中损毁船只加紧清理,尽快恢复畅通,商贾被扣之粮船物资原物奉还!
反贼囤积之粮米分批次运往京师,此事交由驸马与锦衣卫交接,议事后速速办理!”
“臣等遵旨!”
“贺爱卿!”
“臣在!”
天津巡抚贺世寿起身拱手。
“城墙与城内设施重建,需花费几何?”
“禀陛下,臣预计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
“嗯...”崇祯陷入沉思,战后重建简直花钱如流水啊,三两天也不可能统计详尽。
该花就花吧,要将天津打造成中转枢纽,这点钱还远远不够。
“刘尚书!”
“臣在!”
刘遵宪起身拱手。
“朕从缴获之银两中拨三百万交予天津,你工部与贺爱卿一道,着手城池修缮!
另南水门至海湾百余里水道需予以梳理,工部详勘后即刻实施,由巡抚衙门具体经办!
朕之目标,乃两千料福船可畅通无阻,直达天津城!”
“臣等遵旨!”
“诸位,从本次战役即可看出,运河任意城池被占据,都将影响朝廷命脉,每年疏通运河费用数不胜数,早已成为朝廷负担。
山东与江南一线尚不明朗,朕不能被一帮不轨之人掣肘,运河漕运实乃羊肠小道,海运迫在眉睫,大明欲置死地而后生,绝不可对海运视而不见!”
崇祯掷地有声,一众臣子虔诚地接受圣训。
范景文、毕自严、刘遵宪,包括巩永固早已接受过这个思维,将军们不一定懂经济,不过战略上他们分得清,主要乃天津官员得灌输灌输。
崇祯必须借机说清楚,以便今后天津方面展开工作,缓了缓,接着道:
“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之后却迅速没落,西洋档案甚至被刘大夏刻意烧毁,从此大明对番外事宜知之甚少。
隆庆先祖重新开关,然上下阳奉阴违,堂堂福州市泊司一年之关税,竟仅数千至万余两不等,何其荒谬!
谁能告诉朕,大明先期踊跃向外拓展,最终却畏海如虎,舶税聊胜于无,到底是何原因?”
这个发问不容易回答,厅中落针可闻,臣子们无不微低双眸。
毕自严偷偷瞄了皇帝一眼,四目相对中,老毕瞬间懂了,连忙轻咳一声:
“陛下,臣以为涉及面非常之广,有中枢之考量,有各利弊之牵涉,然归纳起来,不外乎总体两点!”
毕自严故意停顿,就此事内阁六部与天子早都讨论过若干次,温体仁、陈奇瑜传回来的奏本中,也能看出很多端倪,他这大明财神爷自然门清。
看今天这架势,明显陛下有借他人之口的意味,从而引发讨论及促进共识,他必须主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