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到住处,已是夜深,舟车劳顿加上连日来的紧绷,以及宴会的应酬,让他身心俱疲。

匆匆洗漱后,倒头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晨雾尚未散尽。

林向安用过早食,换上昨日刘知县赠送的蓝绸儒服,戴上儒巾,整了整衣冠,便独自前往县学。

林远、王和信一路奔波,便让两人在家里休息。

之前赚的赌金,林向安给他按照一百两的本金来算,便各自分了一千两。

不过两人各自只拿一百两,其他给林向安拿着,说是放他手里作本金。

林向安刚走到县学附近,便有不少学子看到他,很快就知道他是新科举人。

便纷纷作揖行礼,态度恭敬。

“林前辈!”

“林前辈安好!”

林向安微微一笑,朝人群点点头,算作回应。

门房见状,连忙迎上来,毕恭毕敬地领着他往里走。

县学的举人本就屈指可数,今年竟一口气出了四人,堪称本县盛事。

这一结果激励了不少学子,也让新科举人身份愈发受人尊崇。

往昔,林向安在县学读书时,见到同窗,有时还要恭敬行礼,客气寒暄。

而今,他只需微微颔首,浅笑示意,便已足够。

县学士子大多比林向安年长,如今见了他,也要毕恭毕敬地称一声前辈。

那些交情较深的同窗好友,即便私下仍可畅谈,但在公开场合,也不敢再随意直呼其名。

若是有人轻慢,便会招致士林非议,影响名声。

毕竟,生员中举后,便不再只是寒窗苦读的士子,而是正式步入仕途的举人,身份上的变化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差距。

进入县学,林向安便门房径直带到周教谕的书房。

段昊初也刚来,已端坐其中,正与周教谕交谈。

见他到来,二人皆微微颔首,略作寒暄后,周教谕起身,领着二人前往大成殿祭祀。

此次祭孔仪式虽与当初中秀才时相似,仍需向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献上芹、枣等素祭。

但礼制较为简化,不似先前那般繁复隆重,反倒显得从容不少。

周教谕和他们二人交谈,笑着邀请道:“你们二人高中乡试,是本县学子的榜样。可否抽空与众生员谈一谈科考心得,必能鼓舞人心。”

林向安与段昊初对视一眼,心下早有准备。

他们本就是从县学走出的,如今一朝得中,自然愿意为后学者提供一些经验。

段昊初微微一笑,爽快道:“先生所言甚是,我们既然受学于此,理当回馈县学。”

林向安亦拱手道:“儒生愿尽绵薄之力,不知先生意欲何时举行?”

周教谕略一思索,道:“且看二位何时方便?我知道你俩刚回来,事情繁多,可缓些时日。”

林向安想着三天的时间,家里的重要的事定能处理好。

便笑着说道,“先生,不妨定在五日后。”

“好,那定下具体时间,晚些时候我让下人给你送去。”

段昊初想着和林向安错开时间,便笑着说,“既然这样,我就定在三日后吧,”

“甚好,此番讲学,倒也无需拘泥格式,可谈谈二位备考之法,或是科场应对之策,定能让学子受益。”

敲定讲演之事后,二人去办理了退学手续。

日后再要求学,基本是要到京师国子监去读书了。

将学舍的物品打包清理好,早先贵重物品已经拿回家,都是一些零碎物品,也不多。

如今剩下学报的问题,还需要和大家商议一番,暂时就不管了。

随后,便准备回双林镇。

......

早在官府的报子传来消息时,镇上的百姓便得知林家出了个举人老爷。

这几日,无论是茶楼酒肆,还是街头巷尾,都是关于林向安的议论。

有人感慨林家祖上积德,有人羡慕林家光耀门楣。

更有人感叹林举人年轻有为,日后前程无量。

林家人知道消息后,他们家的铺子便一直优惠。

镇上的人一直盼着这位林老爷回来。

这不今日正午,迎举人的队伍一路行来。

锣鼓声、喝彩声响彻街巷。

这仪仗队是刘知县准备的,让人送林向安回镇上。

镇上的百姓早已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争相一睹林举人的风采。

孩童们被大人抱起,兴奋地看着这难得的场面,妇人们议论着林家日后的风光,老者捋着胡须,连连点头,称赞林家教子有方。

随着迎接的队伍逐渐接近林家门口,围观的百姓也纷纷跟随,簇拥至宅前。

轿夫稳稳地停下青绸轿,前方差役扬声高喊:

“恭喜贵府林向安老爷高中浙江省乡试第五名举人!”

声音响彻街巷,激起人群中一片热烈的议论与喝彩。

轿帘被缓缓掀开,林向安自轿中走出,步伐稳健,神色沉稳而从容。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林家大门前,只见林老太、林秋兰、王四顺等人早已等候在门口,神情紧张又满怀期待。

听闻他回来了,一家人便早早守在门前。

此刻,真正见到林向安安然归来,心中的激动再也压抑不住。

还未等林家人开口,人群中已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

“林举人,恭喜啊!”

“林老爷高中,真是咱们镇上的光荣!”

“林家祖坟冒青烟喽!”

乡里乡亲们争相上前拱手道喜,脸上洋溢着笑意,纷纷夸赞林家教子有方,林家门楣生辉。

在众人的道贺声中,林向安迈步走向大门,站定后郑重朝家人作揖,声音坚定而恭敬。

“奶,爹,娘,孩儿幸不辱命,考中举人回来了!”

林老太的眼眶微微泛红,望着站在面前的孙儿,满是欣慰。

她用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拍了拍林向安的手臂,连声道:“我的乖孙,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林秋兰的眼中也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抬手替林向安理了理衣襟,声音里满是骄傲:“安儿,这一路辛苦了,都瘦了!”

王四顺高兴得合不拢嘴,见状,将早已准备了红封,给到差役们。

林向安问候了家人后,转过身来,面向周围的乡亲们。

此时,围观的乡亲们仍旧围在门前,议论纷纷,喜气洋洋。

“各位乡亲们,在下多谢各位的好意,今日刚回来,还需祭拜先人。等后日家里摆流水宴,招待大家。”

林向安笑着看向周围的乡亲们,感谢道。

毕竟林家在这一带也算有钱人,如今趁着这个机会,宴请大家。

让林家地位得到正式转变。

“林老爷,大善啊!”

“多谢林老爷!”

“林家大善啊,日后咱们有福了!”

“这可是咱们镇上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喜事啊!”

“林家这门庭,从今往后怕是要日日高朋满座喽!”

待安抚好众人后,林向安这才进屋。

门外的乡亲们见家中已然开始忙碌,也纷纷识趣地告辞。

临走前仍不忘再送上几句祝贺:“林举人以后定要光耀门楣啊!”

“等将来高中进士,可别忘了咱们镇上这些老乡!”

......

林家早已备下迎接的红毡,从门口一直铺到院内。

映衬着今日的喜庆氛围。

林老太与林秋兰亲自搀扶着林向安,缓缓踏入门槛。

院中张灯结彩,喜气盈门。

正堂前早已摆好香案,香炉中青烟袅袅,供桌上陈列着丰盛的祭品,寓意着向祖宗告慰这一大喜之事。

林家并无专门的家族祠堂,祭拜祖先多在院中简行。

不过如今不同往日,林家已然今非昔比。

等日后有了余力,自当修缮祖坟,重建宗祠,以光耀门楣。

林向安肃然而立,恭敬地取过香烛,深深一拜,口中低声道:

“祖宗在上,林家后人不负先人庇佑,得中举人,愿祖宗安息。”

同时宣读了祭文,随后将祭文捷报焚化以上达先祖。

随后点燃香火,青烟直上。

林家其余人亦随之躬身行礼,场面庄重而肃穆。

祭拜礼成,院内顿时恢复了热闹,欢声笑语不断。

家中老少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林向安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兴奋地询问着他在省城的见闻。

镇上的亲友闻讯而来,纷纷上门道贺,携带着贺礼,满脸喜色。

到了下午,就连一直未曾上门的王老爷子、王老太都来了,老两口带着王家的人,登门来林家道贺。

得知林向安中举的喜讯后,王四顺与林秋兰夫妻二人便提前张罗食材。

相比当年中秀才时的宴席,这次的规模定然更大,来贺之人也会更多,必须早做安排。

幸好家里经营着酒楼,食材方面并不成问题,直接预订即可。

这种时候,商家们哪会涨价?

反倒是纷纷给林家让利,甚至主动相送些上好食材。

毕竟,新科举人老爷家设宴,这可是镇上难得一见的盛事,谁不愿沾点喜气?

林家、王家的亲戚们陆续上门,家里顿时热闹非凡。

王四顺见状,立刻让酒楼派大厨和伙计过来帮忙,确保宴席周全。

林秋兰则热情招呼王家的媳妇们,带着孩子们到前院小坐,喝茶闲聊,品尝点心,让她们自在些。

而在正院,王老太、王老爷子已经落座,由林向安亲自接待,林老太亦陪在一旁,与两位长辈话家常,气氛倒也和乐。

至于家中其他男眷,则由王四顺招呼安排,酒茶不断。

自从林向安中举的消息传回王家坞,族中几族老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王、林两姓本就是姻亲,比旁人更亲近些。

原本就有往来,如今更该主动投靠。

不管怎样,这一小辈只有林向安最出色。

王家日后,看样子也得多依仗他,才能重新恢复往日荣耀。

“安儿,你这边席面准备怎么办?打算设几日?”

王老爷子被几位族老推举,亲自登门与林家商议。

林向安考虑到时间安排,早上便与段昊初沟通过,决定错开宴席日期。

最终,段昊初定在明日设宴,林向安则安排在后日,之后再摆三日流水宴,让乡亲们都能来喝杯喜酒、沾沾喜气。

“爷,宴席定在后日,随后再摆三天流水宴,乡亲们有空都可以过来吃酒。”

他这一趟乡试之行,净赚近九千两。

再加上当初谢二爷送的一千两,总计已有上万两银票。

扣除王和信、林远的分成,以及送礼、路费等花销,七千五百两银票属于他自己。

估计比家里的存款还要丰厚。

毕竟,家中之前的大笔银子都已投入田地、铺子、宅子等产业之中。

王老爷子点头道:“如此甚好。我和王家几位族老商量过,想着你中了举人,这喜事要办得体面些,便打算宰六头牛、六头羊给你添喜。”

林家本就养着猪、鸡、鸭,家禽不缺。

但中了举人,身份自然不同,整个县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登门道贺,宴席规格自然得有所区分。

乡绅士族的席面,牛羊是必不可少的。

王家族人合计后,决定就添加牛和羊。

牛肉虽比猪肉便宜,但官府对耕牛交易管控甚严。

乡下村子之间消息流通,哪个村子有老牛,或者受伤牛,不适合耕地,会在运到市场买卖之前,可提前定下来。

在林向安回村前,就已经打听好了。

只需去官府报备,胥吏出具证明即可。

六头牛、六头羊,少说也得值两、三百两银子。

其实,这笔银子本可以留给林向安做进京的盘缠,但林家如今比王家富裕,断然不会收银子。

与其如此,不如换成牛羊添喜,更能显得王家有诚意。

林向安闻言,正要推辞。

“爷,好意我心领了,不必....”

王老爷子却摆摆手,语重心长:“安儿,这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虽是林家人,但也是我王家族人。王家族人虽已没落,但好歹是本地的大姓宗族,如今你中了举人,族里自然要有所表示。”

见王老爷子都说这样的话了,林向安就不好拒绝了。

林老太也是个明白人,与其等着旁人来投靠林家。

不如顺势接受王家的这番心意,让两姓关系更进一步。

她轻轻拍了拍林向安的手,笑道:“安儿,既然亲家如此说了,你就收下吧。”

长辈开了口,林向安便也不再推脱。

“既如此,那孙儿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老爷子满意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提及更重要的事情,林家的祖坟与宗族祠堂。

“安儿,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如今你已是举人,想来林家的祖坟、族田也该安排妥当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林家虽在此地扎根多年,但到底是外来人,并无真正属于自己的祖坟地。

现如今林向安高中举人,家族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是时候考虑家族祠堂与祖坟的修建问题了。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