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数日,汉军都没有见到匈奴人的影子,刘备也乐得乘此机会观察霍去病治军方式。
战场上军队能否灵活应对敌方使出的千奇百怪的阵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帅的命令能否及时下达。
刘备曾多次与田楷交流战场之事,田楷治军的极限便是军队能迅速执行自己的命令,可以在几种简单的阵型间切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去病,他还考虑调动士卒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即鼓舞士卒积极思考沙场事宜,用各种手段鼓舞士卒主动参与战斗。
毫无疑问,霍去病的训练方式更高级,使军队具有更强的战斗力的同时培养了底层军官,可以保证军队在战中和战后指挥系统的完整。
战场上,指挥系统的崩溃无法避免,懂兵的统帅都知道要逮住对面的军官杀,所以双方比拼的其实是谁指挥系统崩溃的慢。指挥系统崩溃的越慢,军队保持战斗力的时间越长。
如果孙策的系统可以显示军队训练度,那么田楷军队撑死70,而霍去病军队在95以上。
刘备悄悄记下这一点,打算回到平原后仿照霍去病整顿军队。
终于,第七日时,汉军遭遇匈奴骑兵。
那日烈日高悬,黄沙漫天,汉骑尚且无法睁眼。待大风稍歇,刘备抬头,迎面便是匈奴铁骑。左贤王令旗落下,十万匈奴骑兵发起冲锋,天地为之颤抖,场面尤为惊人。
霍去病反应极快,环首刀指天,大喝道:“列车悬阵!”
铁骑冲锋是匈奴人的惯用手段,霍去病在战前便反复交代遇到骑兵冲锋要即刻呈车悬阵,在其出声之前,军队中有反应快之人就做出变位。
左贤王站于事先建造好的高台之上,俯视战局。他亲眼望着匈奴骑兵最前锋已然扎入汉军当中。
成了!左贤王嘴角勾起笑意。自古以来,匈奴人的冲锋便是汉人的噩梦,不论汉人用什么稀奇古怪的阵型,只要匈奴人的铁骑冲进其中,保准要阵散人亡。
哪怕霍去病此刻率领的是骑兵,他依旧不惧。匈奴人都知道,骑兵最好的打法就三种:冲锋、骚扰和包抄迂回。
在左贤王看来,应对骑兵冲锋最好的方式便是冲锋回去,硬碰硬,看看谁家儿郎本事更高。列阵啥的通通是自取死路,单单人类都不一定能列好阵,更别说多几万匹马了。
视线中,匈奴骑兵扎进汉军,汉军中间露出豁口,任由匈奴骑兵穿过。
军队一分为二,莫非阵破了?刘备紧张到吞口水。史书对战场细节从来不作描述,他可不知霍去病的阵法是否发挥作用。
下一刻,两股汉军分别形成一个偌大的圆圈,宛如一个巨大的车轮。车轮滚动,最外围的骑兵挥舞环首刀,齐齐夹击中央的匈奴骑兵,将他们杀的人仰马翻。
这样的车轮不断增加,一个接一个,连成一大片,不断向前滚动,收割着匈奴人的性命。
骑兵冲锋破敌的关键之一便是分割敌方军队,使对方无法结阵。正因如此,霍去病的车悬阵应运而生。
骑兵组成圆形大阵,内部的圆向外翻,外部的圆往内滚,中军始终有大量士卒来补充缺口,即使匈奴冲破一个圆圈,后面还有无数个圆圈,后面的圈被冲破,前面的圈又会形成。
无论怎样冲锋,匈奴人都达不到切割军队的目的。
刘备叹为观止,这是什么样的一位统帅才能列出此阵!列车悬阵的难点不在想,而在练。
这场大战当中,刘备可以学霍去病在战前如何鼓舞士气,在战后如何安慰士卒,偏偏学不来战场上霍去病所列的车悬阵。
他手上也有乌桓人组建的骑兵,扪心自问,他们达不到这种水平。这是士卒的差距,刘备的资源还不足以培养出如此精锐。
左贤王心急如焚,指挥匈奴骑兵迂回到侧翼,试图从侧翼突入。
可他的尝试只能是徒劳,车悬阵下汉军不存在薄弱部位,哪个部位出了问题中军都能迅速增援。
遭遇战还在继续,车轮前进的速度不曾有片刻减缓。
左贤王慌了,车轮马上就要冲到他高台之下!
他下令匈奴骑兵返回列阵,前后形成三条一字长阵,首排的匈奴骑兵向汉军骑射,而后迂回到汉军左翼,第二排的匈奴骑兵在前排人离开后故技重施,移动到汉军右翼,末排骑兵则是直接前进骑射。
十万人的骑射,直接射穿这五万人不成问题。
霍去病目光如炬,业已看穿左贤王的意图。匈奴骑兵刚刚呈现退态,他马上下令汉军分为两拨,从左右翼冲杀匈奴骑兵试图阻拦匈奴人骑射。
可匈奴毕竟有十万人,汉军只有五万,阻拦匈奴犹如痴人说梦。
刘备视线之外,有两万余匈奴人背手抽箭,拉动轻弓。被汉军缠绕的匈奴人有意空出所在的一片空地,让汉军直面匈奴人的箭矢。
这种情况下继续冲锋,放任更多士兵进入匈奴人的射击范围就是自寻死路!两万人的骑射如果命中,足以完全摧毁汉军。
刘备眼眶欲裂,雌雄双股剑交叉,几乎要下达撤退令。不是他怂,汉昭烈帝打了一辈子仗,什么时候怂过。实在是除了撤退,他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危急时刻,无数令旗舞动,传达霍去病的命令。刘备瞳孔收缩,霍去病下的是大穿插的命令。
五万汉家儿郎不作丝毫犹豫,猛地夹击马腹,混淆到匈奴人当中。五万骑兵穿插十万骑兵,在装备不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无疑是自寻死路,结局肯定损失惨重。但在此刻,大穿插反而成了汉军最好的作战方式。
有匈奴人做盾牌,骑射的伤害至少要缩减一半。
若是左贤王不下达终止骑射的命令,汉军面前只有五万多的匈奴骑兵,因为他们刚刚才表现出离开空场的意思,彼此之间有一定距离,汉军轻而易举便可完成穿插。届时汉军死缠烂打匈奴骑兵,左贤王刚刚创造的良好局面马上便会化为虚无。
若发动骑射命令,他的儿郎少说要死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