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收到陈庆之与陈玉成的书信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将可能会有办法的人都唤来议事。
具体人员有:军师徐庶、别部司马王韶以及幕僚是仪、简雍。
刘备将情况告与众人,忧心仲仲道:“百姓不明所以,受蛾贼蛊惑,倒行逆施,不满于我军,不知诸位可有良策使百姓安心?”
众人陷入沉默,纷纷思考着对策。
是仪率先跨步出列,对刘备拱手说道:“主公,百姓敢于靠近军队为蛾贼打探情报,皆因主公之前下令不许伤害百姓,他们有恃无恐,石达开有对其有恩,自然会如此行事。”
“依仪之见解,只需抓其首恶处决,以儆效尤,再加强对各个村庄的监督,扶持村中豪富为主公效力,便可暂时击破蛾贼的基础。”
刘备听完,心中默默认可了是仪的计划。
百姓心里默默支持蛾贼,那勉强还可以视作百姓,安抚民心是战争结束后的事情。
之后只要推出好的政策,民心迟早回到刘备这里。
但现况是百姓在村中私藏蛾贼,主动为蛾贼探查情报,已经变成了蛾贼的探子+后勤补给人员。
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认定百姓是蛾贼军中成员。
既为敌人,杀掉并无什么不可。
刘备正欲点头,简雍却突然说话:“此举只为暂时之法,蛾贼在北海深入人心,断不是扶持一些个豪富、以百姓镇压百姓的办法能解决的。”
简雍继续说道:“蛾贼在北海均分土地,无地、少地的百姓得到利益,因而为蛾贼效力。”
“有人得到土地,就会有人失去土地。照理说,之前的世家豪强,包括一些颇有家产的村长、恶霸,都该厌恶蛾贼的统治,主动寻求接纳主公才是。”
“可为何,蛾贼驻扎于村庄中,这些村长却没有派人联络主公呢?”
“由此可见,石达开绝对采取了一些措施。除却世家豪强因家中存粮无数而被刘黑闼处决,剩下的人极有可能接受了石达开任免的官职。”
“因此,北海上下,皆从石达开。”
“主公要杀的首恶,是哪些首恶呢,用什么标准定义首恶呢?在蛾贼势力中当官,按理说位高权重,称得上首恶,那您要把他们都杀掉吗?”
“好歹是在一方势力中为官,能轮到村中的那些个泼皮吗?不还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当官。这样的话,您所杀之人,不全是深得百姓爱戴之人吗?”
“您初来乍到,恩德不施,却强加暴力。百姓本就不支持您,如此一来,岂不是杀一人而逼反百人,而后又杀又反,到最后,您要把整个北海屠干净吗?”
简雍说完,刘备背冒冷汗。
他并非没有意识到简雍所说问题,而是低估了蛾贼的影响力。
前世打了一辈子仗,大大小小的起义军见过不少,从影响汉末大局的黄巾,到不值得被载入史册的小股起义,受百姓爱戴的不少,刘备不可能没办法应对。
是仪所说的法子,就是前世汉末诸侯处理起义的常规途径。
也有极端一点的,曹仁选择过直接屠杀。
刘备肯定不会选择曹仁的方法,但简雍分析常规途径,竟得到了刘备会采取曹仁方法的结论。
可所有人都不支持自己、所有人都拿起了武器反抗自己,除了把他们杀掉,还有什么办法?
尤其是现在处于战争期间,没时间推行政策收揽人心。
政策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而战场最缺的就是时间。
是仪的办法有问题吗,寻常来讲没有问题,普通起义都能这么镇压。
可惜他遇到了石达开。
清帝国好歹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哪怕处于后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物就能重创的吗?
说洪秀全草包,那也是相对于他的地位而言。
把朱祁镇王振组合扔到洪秀全杨秀清的位置,别说十三年,十三个月就得扑街。
这俩人坐到洪秀全杨秀清的位置上,起义大概率都不能发动。
归根结底,对手变强了,老方法就不管用了。
清朝的冷兵器挡不住洋枪洋炮。
想赢,得有更高级的装备。
刘备生出一些好奇,他笑眯眯地看向不修边幅的简雍:“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吗,还是有人教你的?”
简雍的能力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刘备不信他一个人能想出这些。
就算简雍重生也同样想不到。
简雍端正神色,语气中充满敬佩:“方才雍所说,皆出自范先生之口。”
他转身对一名护卫说道:“你去我帐中,将范先生请来!”
刘备眸中闪过一丝异色,对简雍口中的范先生更为好奇。
简雍性情倨傲,行为不检,哪怕待在刘备身边,也不注重行仪威严,只管自己舒适。
除诸葛亮之外,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就一个人占一张坐榻,手枕着脖子与人讲话,不屈附任何人。
为什么和诸葛亮在一起他不这样呢?
如果忌惮权势的话,跟刘备在一起时更该注意仪表才是。
毫无疑问,折服简雍的是诸葛亮杰出的能力与高尚的品德。
全汉末也只有诸葛亮一人能折服简雍!
但现在冒出一个人来,简雍光提到他就十分敬佩。
刘备不由好奇这位“范先生”的能力、品德。
不多时,一名文人打扮,精神抖擞的中年男子进入帐中:“范仲淹见过刘青州!”
刘备轻抬手:“免礼。方才宪和说他否决惩治蛾贼首恶的措施,皆出自你之口,料来你是一位有大才之人。不知,不惩治首恶的话,又该如何对付蛾贼呢?”
范仲淹轻轻拱手,语气铿锵道:“蛾贼在北海国内‘均贫富、分田地’,百姓因而追随。百姓所重,无非土地。”
“主公可令斥候张贴告示于大小村庄,告知百姓占领北海后不会收回土地,百姓与主公没有利益冲突,反抗自然会随时间而消失。”
“战场之事,实为庙堂之事。现在您暂时受挫,并非军人作战不卖力,将领能力不过关,而是未能将恩德施舍于百姓。既如此,暂且等待一些时日,瓦解石达开的力量,而后便可一战破敌。”
“待民心归附时,蛾贼的威胁便与寻常贼匪无异。”
范仲淹的眼睛引起了刘备的注意。
当了一辈子君主,为确保任用人员恰当合适,刘备不断锻炼自己识人的能力,有时仅通过三言两语的试探就能摸清一个人的能力品格,观察对方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情胸怀。
范仲淹说话时,眸中流露出的对百姓的爱护不似作假。
刘备追问,继续探查范仲淹能力:“可百姓的土地大多来自世家豪强,此举会不会激怒地方势力?”
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刘备在北海立足未稳,还需当地势力支持。
等外患全部清除后,再对付这些家伙不迟。
范仲淹摇头,安慰道:“青州大可放心。早在分田地之时,蛾贼便与北海大族结怨,大小家族几乎被屠戮干净。”
“哪怕是侥幸留存下来、不得已投靠蛾贼的,族中粮草也被洗劫一空,日夜盼望主公到来,哪里会反抗主公呢?”
“主公可令他们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出面,宣传主公仁义,加快百姓对主公的看法的扭转。”
“哪怕他们在赶走蛾贼后心有不满,那时主公已在北海站稳脚跟,轻松便可处理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