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了情报之后。
他心里没有一丝的波动。
因为他本身对朱慈炯和朱慈炤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
朱慈炯和朱慈炤进入部队当中去历练,朱慈烺就只是把他们当普通的将士来看待。
手下有着好几百万大军的皇帝,会为了一个百户受伤而紧张和难过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朱慈炯的伤势也并不严重。
只要配合治疗,休养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倒是朱慈炯在战场上的表现,让朱慈烺觉得还不错。
至少面对敌人的进攻他没怂,有勇气和胆量跟敌人拼命就是好事。
否则朱慈烺以后都不敢重用朱慈炯,给他的封地也不会太大。
朱慈烺看完情报之后没有给出任何指示,其他人也就当这个事情没发生过。
大家继续该干嘛就干嘛。
只是才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锦衣卫再次送来了密报,这一次是朱慈炤受伤了。
朱慈炤也是在战场上拼命。
在战斗中被敌人砍了几刀,他也亲手斩杀了好几个敌人。
第二兵团的兵团长周文斌,自然也是知道朱慈炤的真实身份的。
就把朱慈炤安排给第2兵团的一个营长当参谋。
可朱慈炤一直闹着非要上前线。
那个兵团长又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面被朱慈炤烦得不行,就同意他上前线了。
所以才有了后面受伤的事情。
不过朱慈炤的伤势也不是太严重,好好治疗休养一番也能恢复过来。
朱慈烺将对此没有任何表示。
他正在考虑着要对部队进行改革……
……
秦朝的军功制分为很多级。
斩敌一名甲士即可为一级公士。
?斩敌数名甲士为六级官大夫?。
?斩敌更多甲士可为七级公大夫?。
?斩杀的敌人数量够多,到了十九级关内侯?,并可拥有一定的封地和岁俸。
?后面还有更高的级别。
朱慈烺觉得这个军功制很有意思,这完全可以借鉴一下的嘛。
再结合后世的军中等级制度,还有这个时代通用的九品制。
朱慈烺把士兵分为普通列兵,往上是丙级士兵,乙级士兵和甲级士兵。
再往上则是士官,分为甲乙两个阶梯,每个阶梯又分上中下三个等级。
这都是还没有入九品的将士。
主要是基层士兵,以及基层士兵当中的骨干,甚至还有机会担任小旗和总旗的副手。
主要是负责带兵冲锋陷阵,或者是担任技术骨干。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指挥员的。
小旗官改为九品,总旗为八品,百户为七品,千户为六品,副营长为五品,营长为四品,副兵团长为从三品,兵团长为正三品。
再针对不同的兵种做出一些调整,这一套品级制度适用于地方守备营。
各大野战兵团和水师官兵,其品级会拔高半品到一品。
比如各大野战兵团的兵团长,那就是从二品。
虽然品级没有高出多少,但是野战兵团的将士更容易立功。
那么就还有值爵位的加成。
光有品级没有爵位,跟有品级有爵位的将领,那可是天差地别的。
最简单最直白的来说,不同品级的将领能够拿到不同的俸禄。
而有了爵位的话,那就就多了一份俸禄。
并且很多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
而有品级的职位是没办法传给子孙后代的。
那么差别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