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就像看到冰淇淋的小孩,眼睛里闪烁着星星。他开口就问:“仙师啊,我总是听师兄师姐们谈论结胸证,说这个证那个证的,听得我云里雾里的。您能不能给我讲讲,这结胸证到底是咋回事儿?”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摸了摸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哟,小家伙对中医感兴趣啦?行,那仙师我今天就给你上一堂生动有趣的结胸证课程!”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结胸证啊,可是中医里头的一个大学问。咱们先说说这脉象,你记住了,如果脉浮大,那就像是河里的浮萍,飘飘忽忽的,这时候你要是贸贸然给人下药攻下,那可就是闯了大祸了!为啥呢?因为这脉浮大,往往说明正气还在跟邪气搏斗呢,你这一攻下,正气立马就垮了,邪气趁机而入,那病人可就凶多吉少了。所以啊,脉浮大的时候,咱们得悠着点,别急着下药,不然,嘿嘿,小心仙师我找你算账哦!”
小弟子一听,吓得吐了吐舌头,赶紧点头称是。
仙师接着又说:“再来说说这结胸证的症状啊,要是病人啥症状都有了,比如胸痛啊、肚子胀啊、呼吸都费劲了,这时候他要是再烦躁不安,哎呀,那可就更麻烦了!这就像家里着火了,你不仅不赶紧灭火,还在那儿急得跳脚,这不是火上浇油嘛!所以啊,这时候的病人,烦躁那就是个不祥之兆,说明邪气已经嚣张得很了,正气都快被压得喘不过气了。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医生啊,心里也得有个数,治疗起来可得格外小心。”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头暗暗佩服仙师的学问真是高深莫测。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有点儿疑惑:“仙师啊,您说的这些我都记住了,可是,这结胸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为啥会得这个病呢?”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拍着小弟子的肩膀说道:“你这小家伙,问题还真不少!好吧,那我就再给你讲讲这结胸证的由来。”
“结胸证啊,其实就是因为邪气跟正气在体内打架,打得不可开交,结果把胸部的气血都给堵住了。你想想啊,要是你的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那感觉得多难受啊?所以啊,这结胸证的病人啊,往往就是胸口这儿憋得慌,呼吸都费劲。而且啊,这邪气要是太厉害了,还会往下走,把肚子也给堵住,那时候啊,病人就不仅仅是胸口难受了,连肚子都会胀得跟个大气球似的。”
小弟子一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仙师啊,您这形容得太生动了!那要是得了结胸证,岂不是就像胸口被压了块大石头,肚子又胀得跟孕妇似的?”
仙师一听,也忍不住笑了:“哈哈,你这小家伙,倒是挺会想象的!不过啊,话说回来,这结胸证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治疗起来可得小心谨慎。所以啊,你以后要是碰到了这样的病人,可千万别慌,得沉住气,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治疗。”
小弟子连连点头,心里头对仙师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不过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仙师啊,那得了结胸证,到底该怎么治疗呢?”
仙师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子,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治疗啊,那可得看具体情况了。要是邪气不太厉害,正气还能扛得住,那咱们就可以用些解表的药,让邪气从表面散出去。要是邪气太厉害了,正气都快扛不住了,那咱们就得赶紧用攻下的药,把邪气从下面赶出去。不过啊,这攻下的药可不能用得太猛了,不然正气也跟着伤了,那就麻烦了。”
“哦,我明白了!”小弟子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就像打仗一样,要是敌人不太厉害,咱们就用点儿小手段把他们赶走;要是敌人太厉害了,那咱们就得赶紧用大招,把他们一举歼灭!不过啊,这大招也不能用得太猛了,不然自己也得受伤!”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小家伙,倒是挺会举一反三的嘛!没错,就像你说的这样,治疗结胸证啊,就像打仗一样,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策略。所以啊,你以后要是想学好中医,那就得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有一天,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蹦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这脑袋里装满了问号,就想知道那个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的情况,咱们中医有啥妙方呢?”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髯,说道:“嘿,你这小子,问题还真不少!来来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事儿。”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太阳病啊,就是咱们中医说的外感病的一种,脉浮而动数,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浮脉呢,就像风吹动的树叶,轻轻飘飘的,说明有风邪在作怪;数脉呢,就像夏天树上的知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说明体内有热;动脉呢,就像是有人在你脑袋里敲鼓,咚咚咚的,说明有疼痛在捣乱。所以啊,这时候病人就会头痛、发热,可能还会微微出点汗,但奇怪的是,他们还怕冷,这说明表邪还没解呢。”
“可有些糊涂医生啊,一看病人发热,就以为是里热,给病人用下法,这一下可好,动数脉变成了迟脉,就像冬天的河水,流得慢悠悠的。这时候啊,病人就会觉得胸膈里像有个大石头堵着,疼得厉害。胃里头也空空的,外来的邪气就在里面捣乱,搞得人上气不接下气,烦躁得要命,心里头那个难受啊,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
“再这么发展下去,阳气就内陷了,心下就会变得硬邦邦的,这就是咱们说的结胸。这时候啊,就得用大陷胸汤来救场了!”仙师说到这里,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那碗神奇的药汤正在拯救苍生。
“来来来,咱们看看这个大陷胸汤是怎么做的。需要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换算成咱们现代的计量单位啊,就是大黄30克(6两x5克\/两)、芒硝50克(一升约等于50克,这里咱们为了方便计算就这么估算了)、甘遂0.5克(一钱约等于0.5克,这里咱们得小心点儿,甘遂可是有毒的哦)。先把大黄放到六升水里煮,煮到剩下两升水的时候,把药渣倒掉,然后把芒硝加进去,再煮两开儿,最后把甘遂末加进去,搅和搅和,温温地喝下去。喝下去之后啊,要是拉得快,那就不用再喝了。”
“这里面啊,大黄可是个猛将,能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呢,就像个温柔的助手,能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甘遂啊,虽然有毒,但也是个厉害的角色,能逐水消肿、破积通便。它们三个联手啊,就像是三个大侠一起闯荡江湖,什么妖魔鬼怪都得靠边站!”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连连点头:“师父啊,这大陷胸汤真是太厉害了!那要是没结胸呢?”
仙师微微一笑:“要是没结胸啊,那就另有一番景象了。病人可能只会头上出汗,其他地方一滴汗都没有,就像是头上戴了个汗蒸帽一样。小便呢,也不利索,这时候啊,身体就容易发黄。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请出五苓散这位大侠了!”
“五苓散啊,可是个多面手。里面有猪苓、白术、泽泻、茯苓、桂枝五味药。换算成咱们现代的计量单位啊,就是猪苓9克(18铢x5克\/两÷2,因为1两等于24铢)、白术9克、泽泻18克(一两六铢x5克\/两,为了方便咱们把六铢也算进去了)、茯苓9克、桂枝5克(半两x5克\/两)。把这五味药捣成散末,用白开水冲服,一天吃三次。记得啊,得多喝点热水,这样汗出来病就好了。要是发黄呢,就加点茵陈蒿进去,效果杠杠的!”
“这里面啊,猪苓就像个清洁工,能把体内的水湿都扫干净;白术呢,就像个营养师,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泽泻啊,就像个排水工,能把多余的水分都排出去;茯苓呢,就像个和事佬,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桂枝啊,就像个暖宝宝,能温阳化气、散寒止痛。它们五个联手啊,就像是五虎上将一起上阵杀敌,什么妖魔鬼怪都得俯首称臣!”
有一天,一个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满脸求知欲地问:“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知道吗?如果一个人伤寒了六七天,结果胸那儿热得跟火炉似的,还硬邦邦的,这该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家伙问题还挺刁钻,但脸上依旧慈祥如初升的太阳,缓缓开口:“哦,你问的是这个啊。伤寒六七日,如果结胸热实,脉沉紧而实,感觉心下(就是胃那块儿)疼得要命,一按下去硬得跟石头似的,这时候啊,就得请出咱们的大陷胸汤来主持大局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仿佛看到了救星:“大陷胸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师父,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有啥神奇之处?”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髯,笑得那叫一个高深莫测:“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这大陷胸汤啊,说起来简单,就三味药:大黄、芒硝、甘遂。不过,这配伍可是大有讲究哦!”
“首先,大黄,咱们来个六两,换算成现代计量,那就是30克(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嘛,简单得很)。大黄啊,那可是将军之药,攻下之力杠杠的,能把体内的热毒、瘀血一股脑儿地往下赶,简直就是肠道的清道夫!”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暗自嘀咕:“这大黄这么猛,吃下去不会拉肚子拉到虚脱吧?”
张仲景仙师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哈哈一笑:“放心,有我在,怎么会让你拉肚子拉到怀疑人生呢?接下来是芒硝,一升,换算一下,大约是50克。芒硝啊,那可是软坚散结的高手,能把那些硬邦邦的结块给软化掉,让它们乖乖投降。而且,它还能清热泻火,跟大黄一唱一和,那效果,杠杠的!”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后一味药了。
“最后啊,就是甘遂了,这个得小心点儿用,一钱(匙),换算成克,大约就是0.5克。甘遂啊,那可是峻下逐水的猛将,能把体内的水湿、痰饮一股脑儿地赶出去。不过呢,这家伙有点儿猛,所以用的时候得悠着点儿,不然啊,嘿嘿,有你受的!”
小弟子一听,吓得差点儿没跳起来:“这么猛?师傅,这方子不会把人吃出问题来吧?”
张仲景仙师瞪了他一眼,假装生气地说:“胡说什么!只要对症下药,这方子可是救命的神器。来,我给你讲讲怎么煎这药。”
“先把大黄放水里煮,水得多点儿,六升吧,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就是1200毫升。煮到水剩下一半儿,也就是二升,大约是400毫升的时候,把药渣子捞出来。然后啊,把芒硝加进去,再煮两个开儿,就是等水开了再煮两分钟。最后啊,把甘遂末加进去,搅和搅和,温温地喝下去,一升一次,大约就是400毫升一次。喝下去之后啊,要是拉得快,那就别再喝了;要是拉得不痛快,那就再来一次。记住了吗?”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把这方子的煎制方法记得滚瓜烂熟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担心:“师父啊,这方子这么猛,万一病人吃了受不了咋办?”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安慰他说:“放心吧,只要是对症下药,这方子可是稳如老狗。而且啊,这方子还有个小秘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小弟子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啥秘密?师父快讲!”
张仲景仙师神秘一笑:“这方子啊,其实是在考验咱们的医术和判断力。你看啊,大黄、芒硝、甘遂,这三味药都是猛将,要是用得不当,那可是要出大事的。所以啊,咱们在用这方子的时候,一定得小心谨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这也算是咱们中医的一种修行吧!”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对张仲景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好奇:“师父啊,这方子这么猛,要是用在现代人身上,会不会有啥不良反应啊?”
张仲景仙师想了想,认真地说:“这个嘛,说实话,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用药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不过啊,只要咱们掌握了中医的精髓,辩证施治,那这方子用在谁身上,都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当然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跟古代不一样了,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咱们也得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
小弟子一听,觉得张仲景仙师说得太有道理了。不过,他还是有点儿不死心:“师父啊,您就不能再给我讲点儿这方子的趣事或者典故啥的吗?让我这学医之路也有点儿乐趣嘛!”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小家伙,还真是会找乐子啊!行,那我就给你讲个关于这方子的趣事吧。”
“话说啊,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病人,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疼得死去活来的。我一看,这不是大陷胸汤的证吗?于是啊,我就给他开了这方子。结果啊,这家伙吃了药之后,拉得那叫一个痛快,病也立马好了大半。他感激涕零啊,非要请我吃饭不可。我呢,也就欣然接受了。结果啊,那家伙请我吃的竟然是火锅!哈哈,你说这事儿逗不逗?”
小弟子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师父啊,您这运气也太好了吧!吃火锅都能碰上这事儿!”
张仲景仙师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谁说不是呢?不过啊,这事儿也提醒我,咱们中医啊,不仅得学好医术,还得学会跟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啥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治病嘛!”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已经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跟着张仲景仙师学医术,将来也能成为一代名医!
不过啊,他心里还是有点儿小九九:“师父啊,这大陷胸汤虽然厉害,但要是能用点儿更幽默、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来,咱们中医的知识就能更好地传播出去了!”
张仲景仙师一听,眼睛一亮:“哟呵,你这小家伙还挺有想法的嘛!行,那我就来试试用更幽默、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这大陷胸汤吧!”
“你看啊,这大陷胸汤啊,就像是一支特种部队!大黄呢,就是那冲锋陷阵的先锋官,勇猛无比;芒硝呢,就是那负责爆破的工兵,能把那些硬邦邦的结块给炸得稀巴烂;甘遂呢,就是那负责清理战场的后勤兵,能把那些残余的水湿、痰饮给一网打尽!这样一来啊,咱们体内的敌人就被彻底消灭干净了!怎么样?我这讲解方式还算接地气吧?”
小弟子一听,笑得差点儿没从椅子上掉下来:“师父啊!您这讲解方式简直太绝了!要是早点儿这么讲,我早就把这方子记得滚瓜烂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