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银刀计二
几日后,顾白便来到了池口,跟随顾白来的,还有白帝城的一些爱国商家,他们是自发跟着顾白来军队慰问的,对此,郭宣自然是欢喜得很,能受到百姓如此爱戴,这在大陆也是仅此一份了吧。
“英雄军!英雄军!”百姓们一边喊,一边把拿来的慰问品从车上卸下来,让士兵们搬进军营去。
郭宣心里那个美啊,这顾白还真是自己的福星啊。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看来云州真的很久没有什么值得百姓乐道的事情了。
军营的酒席简单了些,但是商家恭维的话可没少说。
终于招待完这些商家,派人送到了最近的城池去住宿。
“郭将军,临行前,柱国大人有几句话要我带给你。”说着拿出那把银刀,递给郭宣。
“哦,顾都尉,跟我来。”
两人来到帅营中。
“我父亲有何话要你带给我?”
“柱国大人说,朝中有人把你私自征兵的事情报给了陛下,陛下不悦。让你小心行事。”
“就这?父亲是何意?”
“嗯,我也不知道何意。柱国大人只是这么说。”
郭宣无语,父亲这是什么意思,不可能就让顾白来跟我说这些,还把银刀给了顾白。这银刀可是父亲随身携带之物,给顾白是想告诉我,顾白是自己人。
“顾白,你就直说吧,父亲还说了什么,他把银刀给你,是信任你。”
“那将军这么说,我就直说了,柱国大人说,你可以放手征兵,尽快打下襄阳城。”
郭宣更加迷糊了,自己征兵已经让陛下不悦了,父亲为什么要自己多征兵?当初自己出征时,不是说军中事宜,全由自己决断吗?现在自己只不过征了一些兵,陛下有何不悦?陛下不会认为十万士兵就能打下襄阳吧。
“顾白,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陛下不悦,父亲还要我征兵。”
“我此次来,也是陛下授意的,来协助将军征兵的。但陛下也有要求,今年务必要打下襄阳。现在朝廷内有很多人弹劾将军私自征兵,想拥兵自重。陛下想着将军能打下襄阳,让那些人闭嘴。我想柱国大人也是这样的意思。”
“原来是这样啊。朝廷的那些人,就知道内斗,根本不关心战局如何。”郭宣有些气愤。当初让许文平带军驻防落鹰潭,他就知道有人没安好心,他现在慢慢明白过来了。
郭宣想发泄一番,可是顾白在眼前,他又不好发作。逐渐生起闷气来,他总不能当着顾白的面说,襄阳城这点兵力根本打不下来,能守住池口就已经很厉害了。
待顾白离去之后,郭宣自己冷静下来,把整个事情好好梳理了一番。
自己原本在渔阳城,刚打出了名气,有了自己的军队。却又被派到这南方来,却只给十万士兵,还要派许文平来监视自己。自己好不容易征点兵,被弹劾,还要求打下襄阳城。这不是明摆着压制自己吗?
郭宣终于想通了整个事情,现在心情更堵了。
夜里,江面一只小船正在向北岸而去,划到中央,迎面遇到了落鹰潭的巡逻船。
“什么人?”
小船上的人见被发现了,于是反问道:
“你们可是郭宣将军的兵士?”
“我们是许文平将军是兵士,你是什么人?”
小船上的人不再回答,而是慌忙跳入水中,消失不见。
巡逻船发现不对,也已经来不及了。跳上小船检查一番,找见一节藏在竹筒中的信件。拆开信件一看,只见信上写着:十月十日,火烧落鹰潭。
巡逻船火速告诉了许文平。
许文平看着信,若有所思。
“将军,他们要火烧我们,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许文平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踢了那士兵一脚:
“计什么计,事情都败露了,人家还会来吗?”
那士兵也是一脸委屈。
“来人,把这送去许府。”
几日后,这封信便来到了郭若南手中,虽然单凭这几个字还不能确定什么?但是猜疑已经在郭若南心中萌芽了。他给了郭若廷面子,让他叫郭宣把新征的士兵调往落鹰潭。郭宣不但没做,还在大力征兵,这不得不让郭若南心生猜疑。
这封信如果是真的,那郭宣已经和源州那边接触过了吗?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和源州达成了什么目的?
“陛下,花儿有消息。”有太监说道。
“拿进来。”
太监把密信给郭若南。
郭若南看着密信,两封信是互相佐证的。这郭宣好大的胆子。郭若廷,你也想坐坐那位置是吗?郭若南有些愤怒了,他没想到郭若廷会有异心。
“来人,去叫文俭益、司徒鹰和许炳仪过来。”
……
三人看过花儿密信,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你们怎么看待这事?”
“郭宣和源州有染,证据确凿啊,陛下。”许炳仪说。
“他为什么这么做?郭若廷他想要什么没有?”
“陛下亲自问下郭若廷不就知道了。”文俭益说道。
“陛下贸然去问郭若廷,必定会打草惊蛇,陛下可先派人到池口,将十万白羽军调往落鹰潭。如果郭宣没有阻拦,那说明其中或许有什么误会,如果郭宣不愿,那就是有问题了。”司徒鹰说道。
“如果,是真的,这郭宣是什么时候和源州有勾结的呢?我实在是想不出他为什么这么做?”郭若南心里是不愿意相信的。但花儿会的消息,不会有假。
“其实我一直想说一件事,就是那顾白的事,当初在襄阳城之战发生前,襄阳城发生了一件事情,顾白喜欢的一个女人,被人杀害了,那顾白带着那女人离开了襄阳城。这是我外孙说给的,应该不会有假。”许炳仪说。
“这能说明什么?”文俭益说。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顾白根本没有参与防御襄阳之战,反是有人看见他和源州军在一起。再者他一个书生,如何能杀死一个士兵,还拿到了火器,投靠了郭宣。其实,他是源州的细作。”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种可能。这样就说得通,郭宣和源州有勾结了。”文俭益说。
“那郭宣为什么要火器献上来呢?如果朝廷得到了火器,郭宣没什么好处?”司徒鹰说道。
“那火器工部仿制不出来,火药的没有配方。现在还在摸索呢。”郭若南说道。
“会不会郭宣知道工部一时仿制不出来,上交火器,只是为了陛下的信任,便于他的后续操作。”许炳仪说道。
“这么一说,或许就说得通了,他要在火器仿制出来之前会有所动作,所有他才如此着急征兵,还有顾白也去池口协助。当初,我就觉得半年时间征兵十万,这速度也太快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文俭益说道。
“或许,你们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陛下,问一下郭若廷就知道了。”
郭若南不语,思索良久。一旦这封信给郭若廷看到了,很快事情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往最坏的方面想,郭宣会和源州合作,那么云州就危险了。
现在郭若廷手中并没有太多的筹码,除了池口的军队,也就是渔阳还有一些部下了。难道就凭这些,他们就以为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源州到底许诺了他们什么?让他们敢如此冒险。
“文俭益,你觉得谁去池口比较合适?”
“汤驰山。他是老将,自从陛下登位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
……
几日后,汤驰山拿着圣旨来到了池口,当郭宣得知旨意,他整个人都傻了,这是什么意思?他彻底迷糊了。把他的精锐都调到落鹰潭,那他要这些新军有什么用,为他人做嫁衣吗?
看来,这郭若南是要把自己往死里逼啊。自己到底做什么?让他这么针对。
“汤将军,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呢?”郭宣实在不解。
“这能有什么意思,朝中有人希望你死。朝中那帮人就爱玩这一套,怕你强大了威胁到他们。当初楚皇他们就是这一套。”这汤驰山可真敢说,他一向不屑于现在的朝廷。
“不会吧。郭若南如此狠心吗?我父亲为什么不辩驳一下。”
“郭若廷现在自身难保了,我都到这里了,你们郭家估计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怎么会那么突然?”
“你觉得突然,那说明他们早就暗地里已经行动了。你想想这段时间有什么不对的?”
郭宣不语,确实,这段时间确实很不对劲。各种针对他郭家,这郭若南也太狠心了。
“郭将军,你要我带兵走吗?如果你不想,我就回去了,我可不想掺和进你们的缠斗中。”
“汤将军,可否等一等,我想一想。”
“你想吧。明天我再找你。”说着汤驰山转身离去。
郭宣头都快炸了,他想找人来商量下,可是不知道找谁,现在他不确定要相信谁。如果朝廷早就对自己有想法,那么身边的人就有问题了,难怪自己的一举一动,朝廷都了如指掌。
顾白,只有顾白是自己人。
“来人叫顾白来见我。”
不多时,顾白来到了营帐。
郭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把圣旨给顾白看了。
顾白一看,心里也是一惊。这事就这么成了?一直以来,他都没什么好的头绪,自己只是实话实说,事情居然就水到渠成了。这苏木未免也太厉害了。
“陛下这是何意,为什么要这样?”
“还不是怕我强大,威胁到他,他就是这样篡位得来的,怎么会不防着别人。”
“那将军打算怎么做?”
“我不知道,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将军难为我了。我也无甚想法。”
“你直说吧,都这个时候了,说什么都不要紧。”
“将军,我们这么想吧。如果顺从了陛下,相当于交出了兵权,你自然可以安然的回去,或许能平稳的度过一生。如果你不交,就会被以谋逆被治罪,朝廷会派兵剿灭。将军如果抵挡住了朝廷的剿灭,再这自成一方,将领需要面对云州和源州的夹击,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无非就这结果了。”
郭宣沉默了,叹了口气,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没有别的了吗?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还有一种,就是投靠源州,和源州谈条件,争取自己想要的利益。”
郭宣呆住了,他从未往这方面想,如果投靠源州,自己的家人就没有生还机会了。
“此计不可,我家人尚在白帝城呢。”
“如果是为了家人,交出兵权是最好的选择。可将军你想过吗?郭若南也姓郭,他敢杀你的家人吗?他不怕百姓议论吗?那可都是他的亲人啊。”
郭宣一听,确实,郭若南应该不至于杀害他的家人。
“如果投靠源州,我该有什么条件?”
“那就看将军有什么志向了,成一方异姓王,领十郡之地,开府置国官。”顾白说。
“对方会答应吗?”说实话,如果能这样,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这远比在云州被处处猜忌要好得多。
“那就要看将军有什么筹码了,筹码小了可不行。”
“我该如何做?”
“目前,将军的筹码并不多,就手中二十万军队,几百艘战船而已。”
“那我打下落鹰潭和周边几个城池,一起投诚于源州,可够筹码?”
“够是够了,可谈何容易?打下落鹰潭倒是可以,可打周边城池,会有很多士兵不愿,那是造反,他们的家人都在云州呢。”
“如果我投诚了源州,你该如何?”
“我与源州有世仇,自然不会随将军去,我自会留在云州,投奔他人,定要手刃那襄阳祸主叶伦。如若不行,也只能认命。”
“那你为何要帮我?”
“将军不是还没决定吗?谈不上帮。我只要杀那叶伦,源州士兵只是听令而为,我自然不会迁怒士兵。如今叶伦在襄阳,想杀谈何容易,如果他过了汉水,与云州正面交战,才有更大的机会。”
“容我想一番。你去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