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心潮澎湃,难掩满面激动之色,当即抱拳,声若洪钟道:“魏延愿戍樊城,为关将军前驱,充作前哨!”
刘备继而问道:“若曹军再犯,汝欲何为?”
魏延目光坚定,昂首挺胸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主公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主公吞之!”
言辞铿锵,豪气万丈,在场众将无不为之折服。
“好!”刘备欣慰的看着魏延:
“仗将军今日之勇烈,定不负兴汉之大业!”
而后,遂封魏延为扬武将军,表为义阳亭侯,武将位次仅在关张赵黄之后。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又提出一个意见:
“今既有樊城为前哨屏障,襄阳之地相对安稳。前线诸将若欲将家眷迁至襄阳,可告知于糜先生,我自会遣人妥善安排宅舍。”
刘备此言,让诸将心中无比感动。
樊城襄阳一水之隔。
若能获短暂休沐,朝发而暮至襄阳,即可省亲叙情。
此于前线浴血之将士而言,实乃恩泽深厚,福泽殊胜,难以言表。
魏延为首诸将一起拱手:“谢主公!”
当然,将士们念及亲眷皆安处后方,一旦听闻曹军来犯,亦必当以死相搏!
宴罢,夜临。
诸葛亮望江思索,徐庶走到他的身旁。
“本为此战首功之臣,操持全局者,却毫无居功之意。公如此高义,反倒令我等深感惭怍啊!”
诸葛亮笑了笑:“既共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宏志,又何必在这功劳簿上锱铢必较。我等所图,乃跟随主公光复汉祚之千秋伟业,岂为一己之名利所驱?”
徐庶看向诸葛亮,未免心疼:“可你如此,未免委屈了自己。主公六顾空返,他却不知,事事皆有你为其背后谋局!”
“元直,此事万不可为主公所知。”
“为何?”
诸葛亮看着涛涛江水,长叹一口气:“主公七顾之恩,我无以为报,自投身麾下,主公待我优渥至极。倘若他知晓七顾之前我之所为,恐相待愈厚,彼时我更觉无以为报。唯谦缄而行,方可安于此间,不负主公隆遇也。”
“呵呵呵!”
徐庶慨然而笑:“旁人都怕自己的功劳小,唯你却虑自己功劳太大,非得我等为你分功不可?”
“岂是分功?元直计谋深远,不在我之下,此番成事,元直居功至伟,吾仅效微劳,何敢言功。”
“请勿此言!孔明所为,旁人不知,我可深知。与你相比,我不过繁星比之皓月,驽马比之麒麟,不值一较也!”
“元直说笑了,我实不如元直也!”
“是你先说笑的!我不过据实而言!”
“元直,你……”
“哎,孔明,咱们就非得为这种事争论不休么?我且问你,接下来,当如何应对孙权归吴之事?”
“为何要应对?”
“当今天下,曹操雄踞北方,南方诸侯,唯我家主公最为强势。曹操为孤立我家主公,必借此机拉拢孙权,促成曹孙联盟,到时当如何应对?”
“放心吧!”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有一人在,曹孙联盟必不得成!”
“你是说鲁子敬?”
“不,我说的是孔文举。”
“这孔文举不过一介愚腐,能做……”
徐庶本不以为然,然而细思下去,却面容渐变,抬起头看向诸葛亮,竟现满眼惊恐之色。
……
江东,柴桑!
此时,江东最重要的几位臣子终于聚到一起,共同商议营救主公之策。
分别是:孙瑜、孙皎、张昭、张纮、周瑜、鲁肃、虞翻、程普共八人。
如步骘、全琮、诸葛瑾等尚未有与会资格。
黄盖则与黄忠驻守江夏,亦未能前来。
按说,以孔融在如今江东的身份名位,足有资格参加此类会议。
但大家谁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叫他。
当然,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没来,正是太史慈。
本来,周瑜是有心叫太史慈前来的,但被鲁肃阻止了。
鲁肃认为,以太史慈之心性,必主张放弃营救孙权,另立孙策长子孙绍为江东之主。
然而,若真如此,一旦曹操放归孙权,江东必面临分裂内乱的局面。
主公既在,当以营救为先。
其实,在某个阶段上,几人的看法大致一致。
那就是曹操不会杀害主公,而会想尽一切方法说降主公。
可若至彼时,江东前路又当如何?
张昭的看法倒是很乐观:“倘若如此,江东正可举州而降曹,在座各位必封侯列爵,各大世家也得以保全,又不负叛主之名,岂不幸哉!”
周瑜皱眉,冷哼不语。
孙瑜程普等亦面显不快。
鲁肃没有义正辞严的直接反对,而是给出了一个反问:“先生岂不知,曹操之于世家,用且防之。若我江东世家归附,或因欲灭刘皇叔,一时倚为臂助。然功成之后,必欲削权柄,以亲信代之而治江东。彼时,世家将何以自处,主公又将置身何地?”
虞翻亦赞同这个观点:“若以主公之性情度量,尚不能容之。曹操之疑忌,更甚于主公数倍,数年之后,又当何为?”
众人颔首。
以孙氏三代主公之性,但得一地,必威压当地士族,若心有不服,屠戮其族,直到诚心投效。
江东陆氏深有感触。
鲁肃的意思:好容易江东才稳定下来,若真如此,江东士族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程普一哼,瞪了张昭一眼:“当下之计,当以解救主公为先。何以先以族利为首?”
张昭叹气:“可若不如此,还有何计可救主公?”
周瑜说道:“以我家主公之烈性,岂肯屈身降曹。倘因之触怒曹操,致遭其害,又将奈何?”
这个观点众人真没法反驳。
你总不能说:“吾家主公性本怯懦,十之八九,终将降曹。”
鲁肃觉得时机差不多要成熟了:
“我有一计,或可救得主公!”
众人急切问道:“子敬有何计策?”
鲁肃沉吟道:
“可差一人,出使江北,告知曹操,可劝降我家主公。曹操必许其私见主公,而后可让他告知主公忍辱负重,假意屈从,而借机重返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