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 权贵反扑,暗流涌动
洛阳,宫城内殿。
张让接过信使呈递的密函,挥手示意左右退下,拆开信函快速浏览。函中文字工整,内容却让他面色阴沉。冀州崔家来信,袁尚已查封乐陵铁矿、诛杀豪强,并查获崔家与十常侍勾结之证。
“大胆狂徒!”张让拍案而起,脸上的肉颤抖着,“竟敢触碰我等根基!”
他快步走到内室,召集赵忠、郭胜等几位心腹常侍,将崔家来信展示给众人。
“事态严重啊。”赵忠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若让袁尚继续查下去,我等与世家勾结之事必然曝光。”
郭胜面露忧色:“此子年纪虽轻,却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若不尽快遏制,后患无穷。”
张让踱步思索,突然停下:“既然明刀明枪拿不下他,那就借朝廷之力。”他转向众人,“传旨各部,搜集袁尚过失,明日朝会上,让他在百官面前难堪!”
“还需打通何进。”赵忠补充道,“袁家与何进交好,若何进出面为袁尚辩护,恐怕事倍功半。”
张让冷笑:“何进那草包,离了陛下撑腰,不过是个杀猪的。我自有妙计对付他。”
次日清晨,洛阳宫城太极殿。
百官肃立,等待汉灵帝刘宏升殿。殿下文武官员分列两侧,低声议论着昨日从冀州传来的消息。
“据说袁显甫在乐陵诛杀三家豪强,冀州世家人人自危啊。”
“那三家罪行累累,诛杀不冤。”
“话虽如此,但袁显甫此举,分明是在向世家宣战。军器一事若追查下去,牵连甚广。”
议论声中,汉灵帝在十常侍簇拥下缓步入殿,众臣跪伏行礼。灵帝面无表情地挥手示意百官平身,然后坐到龙椅上,懒洋洋地开始了例行朝政。
朝会进行到一半,御史中丞李膺突然出列:“臣有奏。”
灵帝抬眼:“何事?”
李膺展开奏章:“臣弹劾冀州刺史袁尚,擅自处决地方豪强,越权专断!据探查,袁尚未经朝廷批准,私自在乐陵县诛杀当地三家豪强,并没收其家产。此举逾越地方刺史权限,请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袁家在朝中根基深厚,李膺此举无异于向袁氏家族宣战。
未等灵帝回应,太尉张温也站了出来:“臣附议。查袁尚自上任冀州刺史以来,多有僭越之举。在冀州开设钱庄,干涉民间金融;收缴地方铁矿,垄断军需物资。种种行为,有割据之嫌,请陛下严惩!”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支持弹劾的官员纷纷出列,指责袁尚种种“罪行”;而袁家旧部和清流官员则为袁尚辩护,强调其为民请命、整治贪腐的功绩。
“安静!”灵帝猛拍龙椅扶手,打断了喧哗,“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朕命司隶校尉即刻派人前往冀州,彻查袁尚行为是否越权。在结果出来之前,暂停其处理冀州军需事务的权力。”
张让在灵帝身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早已买通司隶校尉,此次派去的必是心腹。
朝会结束后,何进匆匆走向自己的府邸。身为大将军,他深知此次事件背后的政治角力。刚进府门,一名亲信快步上前。
“大将军,袁绍求见。”
何进点头:“速请。”
不多时,袁绍阔步入厅,面带忧色。未等何进开口,袁绍先发制人:“大将军,今日朝堂之事,想必已知晓。我儿遭此诋毁,实乃十常侍与世家勾结,欲掩盖其贪污军需之丑事!”
何进示意袁绍坐下:“我已听闻冀州之事。尚公子处事果决,但恐怕打草惊蛇了。”
袁绍将一叠竹简推到何进面前:“这是显甫派人送来的证据,请大将军过目。”
何进翻阅片刻,面色凝重。竹简上详细记录了崔氏、郭氏等世家与十常侍勾结,贪污军需款项、制造劣质兵器的证据,事实确凿,令人震惊。
“此事重大!”何进拍案而起,“若属实,十常侍罪不容恕!但现在张让已先发制人,陛下已有成见。我需时间周旋。”
袁绍沉声道:“还望大将军秉公持正。显甫此举,实为国为民,不容诬陷。”
“我自会据实禀奏。”何进许诺,“暂请袁公子忍耐一二。待我寻得适当时机,必为他洗刷冤屈。”
与此同时,乐陵县衙。
“主公,不好了!”典韦大步闯入,“邺城传来消息,朝廷已下令暂停主公处理军需事务的权力,并派司隶校尉前来调查!”
袁尚放下手中竹简,神色不变:“意料之中。”
“还有更糟的。”典韦继续道,“冀州世家联合起来,城中粮价飞涨,百姓开始恐慌。”
这才是真正的打击。袁尚微微皱眉:世家切断物资供应,企图以经济手段逼他就范。
“传令下去,开启府库存粮,以平价供应百姓。”袁尚果断下令,“同时,派人星夜赶往幽州,请荀攸火速调集物资驰援。”
典韦领命而去。袁尚独自站在窗前,冷静分析局势。十常侍来势汹汹,背后必有重大利益。他需找到更加确凿的证据,才能扭转局面。
片刻沉思后,袁尚召集亲信:“召集张允、刘猛,速来议事。”
不久,几位心腹齐聚厅内。袁尚开门见山:“朝廷已被十常侍蛊惑,指控我越权专断。司隶校尉即将前来调查,诸君可有良策?”
张允拱手道:“使君不如暂避锋芒,先放下查抄世家的念头,待风波过去再图后计。”
袁尚摇头:“若我退让,不仅前功尽弃,更会助长豪强气焰。百姓期盼已久的公道,岂能半途而废?”
刘猛建议:“不如先发制人,将查到的证据尽数公布于众,让百姓知晓真相。世家与宦官勾结盘剥百姓,此乃大罪,民心所向,朝廷也不能不顾。”
袁尚若有所思:“此计可行,但时机尚未成熟。我们手中的证据虽多,但最关键的部分尚缺。十常侍在军中安插耳目,若证据不足,反而会授人以柄。”他环视众人,“我们需双管齐下。一面应对朝廷调查,一面加紧搜集证据,同时稳住民心。”
商议已定,袁尚开始部署:“张允,你秘密前往邺城,与徐庶会合,共同搜集世家与十常侍勾结的更多证据。刘猛,你负责安抚百姓,确保粮价稳定。典韦,你带一队精锐,护送甄宓等人返回邺城,保证她们安全。”
众人领命而去。袁尚独自留在厅内,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万年公主赠予他的信物,象征着朝廷的支持。现在,他需要利用所有能用的关系,化解这场危机。
“来人。”袁尚唤来亲信,“准备马车,启程回邺城!”
与此同时,邺城崔氏府邸内。
崔赞得意洋洋地挥舞着手中密函:“见到了吗?朝廷已经出手,袁尚那小子翻不了天了!”
郭伏却面露忧色:“事情没那么简单。袁尚不是易于之辈,况且他已掌握了我们与十常侍的部分证据。若他狗急跳墙,公之于众,我等也难逃其咎。”
崔赞冷笑:“你太高估他了。没了朝廷支持,他拿什么跟我们斗?断其粮草,让他在乐陵寸步难行,不出半月,必然屈服!”
郭伏摇头:“我派人打探过,袁尚在乐陵已开仓放粮,安抚百姓。葛陂、范阳等地的粮商也在暗中支持他。此子心思缜密,恐怕早有准备。”
崔赞脸色变了:“那就彻底击垮他!联合各家,切断他所有后路。同时派人前往洛阳,加紧施压,务必让朝廷罢免他的职务!”
两人正密谋间,管家快步入内,低声汇报:“家主,刚收到消息,袁尚已启程前往邺城!”
崔赞、郭伏面色大变。袁尚此举出乎意料,他不是应该留在乐陵应对朝廷调查吗?
“速派人盯紧他的行踪!”崔赞厉声命令,“无论他有何图谋,都不能让他得逞!”
冀州道上,一队车马疾驰而过。马车内,袁尚沉思着接下来的对策。
世家和十常侍联手,已在朝廷布下天罗地网。但棋差一着,满盘皆输。袁尚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既然你们要玩,那就来个大的吧。”
马车驶向邺城,扬起漫天尘土。一场看不见的博弈,才刚刚开始。